<h3> 肇源县原名郭尔罗斯后旗,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肇源县拥有6500年的历史,这里曾为辽金腹地,元清王公世袭之所,既是辽国齐天皇后的故乡,也是完颜阿骨达肇基王绩之地,1956年原郭尔罗斯后旗“撤旗建县”更名为肇源县,这里江天辽阔,水肥草美,幅员面积4198平方公里,47.58万人口,21个民族,辖16个乡镇,6个农林牧渔场。位于北纬45°23ˊ--45°59ˊ,东经123°47ˊ--125°45ˊ。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庆市,北与肇州县,东与绥化市肇东市接壤。西南以松、嫩两江主航道为界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大安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市和哈尔滨市双城区隔江相望。</h3><h3>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br></h3><h3> 1947年2月7日,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合并,称黑嫩省,本旗属第四专区,专署驻肇州县。是年9月17日,撤销黑嫩省,恢复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建制,本旗仍属嫩江省。1949年5月5日,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本旗隶属之。1954年8月1日,黑龙江省与松花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原署各县旗皆属之。1956年4月 11日,经国务院批准,郭尔罗斯后旗政府奉令改称肇源县。此为“肇源县”之始。1958年8月27日,肇源县隶属松花江专署。1965年6月14日,松花江专署改为绥化专署,肇源县随属。1992年划大庆市管辖。</h3><h3> </h3> <h3> 肇源县第一中学坐落在美丽富饶、风光旖旎的松花江畔,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省备案的县办重点中学。在五、六十年代,就有许多名校的高才生被分配到这儿,这批优秀的的"革命人"为肇源这片黑土地孕育了一批优秀的儿女,一中又为他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70年来,一中培育出的学生在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为家乡的富强、为祖国的繁荣、为民族的振兴,发挥着领导才能,贡献着聪明才智,挥洒着辛勤的汗水,真可谓“惠兰并茂,桃李芬芳”。</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b>肇源一中</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人民广场</b></font></h3> <h3> 夜幕降临前的人民广场上,丰富多彩的各式文体活动覆盖了各年龄段、各民族热爱生活的人们。</h3> <h3> 肇源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极其丰富,“水、草、田”三分天下,有耕地180万亩、草原173万亩、水面103万亩。野生动植物繁多,有狐、貉、鹿等野生动物达200多种,草本植物1800多种,有蒲公英、地丁、车前子、防风、玉竹等野生药材百余种。肇源县可养鱼水面已发展到59.5万亩,水产品总量实现2.62万吨,名优鱼养殖面积达到27万亩,河蟹养殖面积5,000亩。水产品久负盛名,历史上曾是清王室鳇鱼贡品的重要产地,鱼类品种达6目11科39种。地下蕴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已探明油气总储量达7亿吨。地上有盐碱和建筑工程砂、黄粘土、火硝等,火硝产量、质量闻名全省,建筑砂石储量丰富。地下水资源十分丰沛,总量达51.4亿吨。<br></h3> <h3><font color="#ff8a00"><b>荷塘月色</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湿地草原</b></font></h3> <h3> 肇源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松嫩平原,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较复杂多样,保护区区系成分主要包括长白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蒙古草原植物区系成分,以及少量的大兴安岭植物区系。保护区地处松嫩平原的边缘地带,草原植物种类较多,保护区内泡沼分布较多,致使一些湿生和世界分布的植物种类较多,保护区原始地段的植物组成中蒙古草原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而且优势种和常见种也属大兴安岭、蒙古植物区系成分。保护区植物以北半球分布的成分较多,世界成分、温带与热带成分也有分布,总的来说,保护区属于中国湿地草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3> <h3><font color="#ff8a00"><b>二江码头</b></font></h3> <h3> 肇源的全鱼宴在东北出名,食客都喜欢吃的美食之一是"生鱼片、牛尾巴鱼"。</h3> <h3> 今年雨大,上游嫩江泄洪把码头的船上鱼馆淹在了水里,我有幸拍下这水上画面。</h3> <h3> 大兴乡前土村后土屯背靠碧波荡漾的湖水,这个美丽的湖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湖。在100多年前的清朝末叶,青花湖畔曾是一个盐场。青花湖水面40000亩,其中名贵鱼养殖区达5000亩。东面是菊花岛,南面是耕地,西面、北面是后土屯。湖面呈圆形。</h3><h3> 如今,40000亩湖水通过南引工程掬来嫩江水,滋养着20000亩稻田,灌溉着30000亩生态农业区。排列着5000亩名贵鱼水产养殖区,环抱着5000亩的菊花岛,水上鸭、鹅、雁踏浪扬波。青花湖施行立体养殖,水下产出鱼、蟹、虾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螃蟹年产量在50万斤,鳌花60万斤。鳌花养殖为“东三省最大的名贵鱼养殖基地”,“全国单湖螃蟹产量第一”,也是“全国淡水鱼健康养殖示范场”之一。</h3> <h3><font color="#ff8a00"><b>海兰色的青花湖</b></font></h3> <h3> 肇源大米,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h3><h3> 肇源县境内土壤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土层深厚,蓄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pH值在7左右,耕性良好,适宜种植水稻。清朝时期,肇源县就种植过水稻。肇源大米,米粒整齐,光洁度高,不含杂质,做出的米饭洁白光润,晶莹透明,营养丰富,胶质含量高,品味香醇,不回生,口感极佳。肇源大米含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富含多种微生素和微量元素。<br></h3><h3> 肇源县水资源丰富,松嫩两江流经县境长242.86公里,引松、嫩两江水灌溉。全县有9处大型灌区,28处中小泵站,末梢水田水池32处,总蓄水能力1600万立方米。特别是境内无大型废气排放企业,空气清洁,大气中微粒悬浮量、二氧化硫含量、氮氧化合物含量都很低,是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大米的理想佳境。</h3> <h3><font color="#ff8a00"><b>鱼米之乡</b></font></h3> <h3> 肇源是《早晨的太阳》(刘白羽),这片人杰地灵大地的未来,正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h3><h3> (🕊自驾行手机拍摄,所有数据内容来自"度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