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沈纪念馆旨在纪念新中国文化巨匠、新文化运动先驱、北大著名教授、国学大师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三沈纪念馆位于汉阴县县城以西古城墙边的城新街。 沈氏三贤青少年时代曾生活于汉阴,现将其故居修葺完善,陈列“三沈”事迹及作品供后人瞻仰、纪念。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h3> <h3>“三沈”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h3><h3>沈士远</h3><h3>著名学者,庄子专家。 1881年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h3><h3>沈尹默</h3><h3>原名君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1883年6月11日出生于陕西汉阴县城。1905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五四”运动时,为《新青年》编辑之一,首倡新诗,旧体诗词功力颇深。书法精于用笔,于笔法、笔势多所阐发,被海内外公认为一代书宗和现代中国书法第一人。著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等。</h3><h3>沈兼士</h3><h3>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 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与兄弟沈尹默自费赴日本留学,从章太炎问学。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等职。1925年后任故宫博物馆文献馆馆长等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作有《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h3> <h3>这是三沈纪念馆的大门。这幅牌匾是已故中央文史馆馆长爱新觉罗.启功先生在开馆前所题赠“汉阴沈氏士远尹默兼士三贤纪念馆”。旁边的对联“山雄水奇秦巴地,毓秀钟灵汉阴城”是北大书法协会会长陈玉龙先生所赠。</h3> <h3>下面是三沈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