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出行话今昔

振翼山人

<h3>  央视新闻关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报道中,《一张长图带你领略港珠澳大桥》的纪实报道,尤其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也由此想到了家乡三班镇的“出行”今昔。<br></h3> <h3>  <b><font color="#ed2308">人力、畜力为主力的五、六十年代。</font></b>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还小。奶奶住在三班镇,每逢周六日,父母都要带着我们兄弟几人回老家看望老人。三班至德化县城仅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可走,1958年公路才开通,全镇惟有一部马车,还是拉货的,不载人。 一路皆是或挑担,或匆忙赶路的行人。奶奶家无多余被子,父亲需挑着被褥带我们徒步回家。那吊在扁担上的被子被称为“移动的被子”。晴天还好,遇到下雨,斗笠遮不住,被子便会被打湿。<br></h3> <h3></h3><h3>  <b><font color="#ed2308">拖拉机、货车成宠儿的70年代。</font></b> 1969年1月,我回老家三班上山下乡,参加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大约在1973年,镇上首次出现“12匹”拖拉机,后也有了“45匹”大型拖拉机。因与驾驶员“大郑”为堂亲,我有幸坐过一次“12匹”拖拉机到县城。拖拉机颠簸在坎坷不平的泥路上,跳得厉害,我站在后车厢,紧抓扶手跟着车子蹦达,不舒服但心情好!当然是路上行人投来的羡慕眼光所致。 那时,社会上对职业的评价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一司机、二杀猪、三厨师。”未婚驾驶员更是年轻姑娘追逐的对象目标。可见开车地位有多高! 到了70年代,公路上渐渐有了货车。1974年,我被推荐到泉州师范读书,就坐着拉煤货车走出三班。其实,作为普通老百姓,能坐上货车也属不易。为此,我到学校后,还跟身边的同学们吹上好一段时间。<br></h3><h3></h3> <h3>  <b><font color="#ed2308">自行车普及的80年代。</font></b> 从70年代末开始,自行车逐步普及。自行车流就像现在的汽车流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也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我喜欢一路“嘀铃铃”地摁响铃铛回三班老家,因为家里刚购置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路依然不好走,特别是从岭兜到高步岭那段,坡陡路窄,稍不注意就会摔倒。一个下雨天,我骑车经过那条路段,一阵狂风刮过,把我从化肥袋上剥下遮身的塑料薄膜卷起,罩住头部,蒙了双眼,自行车失去控制,重重摔倒在左路沟旁,我顾不得头破血流,扶起撞破前轮的车子。还好,情急之下没忘了把车往左拐,若掉进右边的悬崖,小命就挂了!<br></h3> <h3>  <b><font color="#ed2308">摩托也疯狂的90年代。</font></b> 从沿海到内地,摩托车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小城镇中诞生了。三班镇与德化县城一样,跨入了从嘉陵到雅马哈,到大绵羊的摩托车时代。 为了能像大多数人那样光彩地骑着冒着黑烟的“铁马”回三班。我和妻子白天到浔中中心小学教书,晚上回家忙完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后,就又忙着糊蚊香盒子赚钱。特别是周六日,我俩可从早忙到深夜。虽然糊个盒子就0.5分,一天只赚十来元,但日积月累,加上勤俭节约省下工资,终于凑够购买摩托车的钱了。尽管还不能像那些因经营陶瓷生意发财而骑上“雅马哈”风驰电掣的风光,但当载着妻儿坐上新添置的“重庆”红嘉陵摩托车出现在三班镇父母的面前,感觉还是挺好的!<br></h3> <h3></h3><h3> <b><font color="#ed2308">自驾车、动车、飞机的新世纪。</font></b> 进入新世纪,自驾车、坐动车、乘飞机渐渐成了家乡三班人出行的主流交通方式。 堂亲“大郑”2007年买了辆“QQ”,五年后买了辆豪华版“捷达”,随手把“QQ”给了堂妹,今年他又买了辆红色“夏利”送给老婆。问他为什么不买合资品牌车?他说国产品牌轿车靠得住!最近,他又只身一人开车去西藏自驾游了。<br></h3><h3></h3> <h3>  前几天,住“大兴堡”隔壁的老郑婶,她在省城福州工作的俩儿子俩媳妇为了给她过七十岁生日,自驾车回老家三班,带着母亲到厦门,然后再选择一条既有乘坐动车、邮轮,又有乘坐飞机的出国线路,让从未出远门的老郑婶美美地逛了好几个国家,过足了眼瘾!<br></h3> <h3><font>    &nbsp;</font></h3><h3><font> </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老家三班70年光阴里的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万万想不到变化得这么快!”难怪那天在郑家祖祠过中元节时,特地从马来西亚赶回祭祖的老华侨郑根叔会发出如此深沉的由衷感叹! </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