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让小学数学教育逐渐走向生本—数学课程培训学习小结 为了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深入理解《生本学材》编写理念及思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8月28日,我校全体班主任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小盒科技联合举办的直播培训。培训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思想方法、《生本学材》教学内容、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的应用等多方面,共同探讨数学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促进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系统与教学场景的融合创新。 </h3><h3> 传统的教材,从狭义的角度界定,即教科书,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师和学生用书。而“学材”是与传统的教材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学生用书,即教师引领下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用书。“生本”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生本学材”是以学生为本的学材。正确使用生本学材,为未来而学,成为本次培训的主要论题。 </h3><h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任王永春向我们讲解了以下几个问题: </h3><h3> 1.小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h3><h3> 2.学生获得这些本质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3.重点内容怎么学习? </h3><h3> 4.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数学的本质? 王主任说,这几个问题不仅是小学数学老师需要解决的,也是生本学材编写的主要理论基础。重点体现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整体自主建构、掌握重要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向“生本”学习,非一日之功!这次培训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h3><h3> 短暂的半天学习,让我们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今后要多尝试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课堂。即使向“生本”进展的路上会遇到挫折,相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只要目标明确,心中有学生,我们将有一天也能成为孩子数学核心素养奠定的领军人物。</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