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我和哥哥妈妈一起来到了荔枝湾粤剧艺术博物馆。</h3> <h3>大门口还有两个画出来的门神,可气派啦!这两个门神可是秦琼和尉迟恭。</h3> <h3>今天我们学习的旅程就要开始了!让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粤剧的历史沿革。</h3> <h3>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是形成于广州地区,主要流行于广州、广西、澳门和香港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民间说唱,小曲杂调。</h3> <h3>粤剧,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 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粤剧中,最重要的是行当。行当即角色类型,按人物性别,年龄,外形,身份,性格,划分为不同的行当。行当设置,是中国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一大特征。</h3> <h3>其中最著名的行当就属生旦净末丑。</h3> <h3>其次是:外,小,贴,夫,杂。</h3> <h3> 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舞台上的美术吧!按传统习惯,粤剧的舞台美术分化妆、衣箱(戏服)、杂箱(道具)、画布(布景)四部分。</h3> <h3>粤剧化妆,平常化妆都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之间。</h3> <h3>看,这是红船。它往往以天艇和地艇为一组。这船为什么是红色的呢?你们猜一猜。因为红色红红火火,非常喜庆。当红船到某一个村子,整个村子的人们都欣喜若狂,非常热闹!红船就是带着这样让人开心的任务,来到某个地方的。</h3> <h3>红船用来装什么的呢?平常一艘红船,就会装三个衣箱,三个杂箱,还有所有的演员。</h3> <h3>这是衣箱,用来装衣服的,所有演员的服装都装到这个里面,平常一个红船有三个衣箱。</h3> <h3>这是杂箱,用来装演员们的工具,平常一艘红船也有三个杂箱。</h3> <h3>好啦!现在我们来看看粤剧的乐器吧!古筝,扬琴,木琴,还有定音鼓,都是我们现在还在沿用的。</h3> <h3>再来点粤剧的饰品吧!这是粤剧的鞋子。哇!种类这么多!</h3> <h3>粤剧真的是很讲究。</h3> <h3>让我们看一看戏服吧!戏服原指台上的汉服,装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h3> <h3>轮到头冠出场了。这是相貂,貂多用黑色,椴料贴面。称为“黑相貂"。戏中身份是丞相的角色。</h3> <h3>说了粤剧的衣服,粤剧的帽子。我们来说说粤剧的名人。这是红线女老师,“红派”的创始人。当代粤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h3> <h3>这身衣服是红线女老师饰演李香君的戏服—— 橙红色白花西戏服</h3> <h3>这是罗品超老师,著名文武生,早年拍有不少粤语影片,代表剧目有《荆轲》《林冲》《罗成写书》《平贵别窖》《山乡风雨》等,曾认广州粤剧院副院长。</h3> <h3>这件衣服是罗品超老师饰演林冲的戏服——蓝色座马,林冲盔</h3> <h3>这是白驹荣老师,名小生,创“白腔”,有小生王之称,早年首本戏有,《泣荆花》《金生挑盒》。</h3> <h3>这是马师曾老师,著名爱国艺人,编导演一身兼的越剧艺术大师,“马腔"和“马派”表演艺术创始人。</h3> <h3>薛觉先老师,多才多艺的粤剧艺术大师,粤剧改革先驱之一。</h3> <h3>毛主席曾经勉励红线女: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h3> <h3> 正因为有无数像红线女这样的艺术家,在中国最苦难的时代,历尽千辛万苦,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粤剧,粤剧才得以源远流长,成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