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呈坎老村古贤慧韵

天高地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地域的呈坎村不仅建村历史悠长久远,且存世古建筑又保存得完好齐整,以及存留古遗跡还众多面广,成为了世界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出彩、最迷人,且流淌着先贤古人们聪明智慧的八卦风水古村落,因此被世人赞誉为了“中国风水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8月19日上午,我们徽州之旅的行程来到了这里,不仅耳闻目睹欣赏了呈坎古村落风光景色,还身临其境体验了呈坎古村落风水文化。虽然说只是半天时间走马观花般的领略与了解,但对于被民间俗称为:“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的快言戏语,也有了个比较直接和比较实际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呈坎村庄隐藏在万绿丛中,在村庄外延线上往里望去,视觉的远方处能隐隐约约闪露出片片的白墙和点点的黑瓦,若不加以细致观察,就容易将其村庄忽略过去。为了能更清楚一目了然地观光或游览呈坎的村容村貌,我们沿着青石板铺就成路的进村小道,迎着清晨的朝阳,径直着向前方走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此时早已是荷莲清香混着水草芬芳的盛夏酷暑之季,只见村前明澈清澄的池塘水中,那荷叶绿荫成片成块地覆盖绝大部分的池塘水面,或粉红或耦白的鲜荷睡莲的花儿,竞相间争奇斗艳般地盛开怒放着,对着远道慕名而来的游客朋友们频频点头示意,表示着热烈欢迎之情;而水岸边那浓密墨绿的万千柳枝儿则随风飘逸,左右摇摆着向前来观光游览的人们纷纷拍手叫好,送上了古村人好客之请。如此之般的美貌风景,如此多娇的山水风光,甭管大家的拍照水平高低与否,都会被一一摄入进了每部手机中,又都映入到了我们的眼帘里,从而直观留下了大家对古村落那靓丽美好景观的赞叹;又具体增强了我们对呈坎村那惊艳吸睛的第一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有关资料介绍,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而这里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着人类活动的足迹;到了西周时期这儿曾产生过灿烂多姿的青铜文化,而当时的山越人就以此地方为家园聚集居住,他们在这儿经历着刀耕火种简单生产的状态,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直到了唐朝末年,呈坎村的罗氏始祖文昌公和秋隐公二位先贤,为了躲避当时的黄巢农民起义之乱世,从江西南昌举家搬迁到了皖南山区。初到此地时举目四望,他们一眼就相中了这儿是一块万物中和,风清气爽,山明水秀,景致极美的风水宝地,便在这儿驻足不行,落地安生了。经过近千年的光阴变幻,岁月流转,并将这儿打造成为了今天如此这般美丽多姿的模样,又建设成为了今时如此这般动人多彩之美颜,也终究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水到渠成,山前路开风水极佳、八卦惊人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当地民间传说:还是在东汉的三国时期,孙权带领着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理,以及大将吕蒙诸将领们征服了这儿的土著山越人后,看到了这片土地地处在万山之中,四面八方则对应着八座大山,而山形相间交错,河水奔流不息,人情敦厚憨实,民意纯朴至极,世风端正有序,有平川可耕田,有河水能渔业,脉祖背靠黄山,五星倾情朝拱,而龙溪河流又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将村庄分为鱼形太极,为大地留下了一幅形似逼真的天然八卦图象,真可谓是大自然的造物主,专门为徽州儿女创造了这个举世少有,人间罕见的风水八卦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这儿景观山川秀丽,池塘碧绿,风水极致,美貌奇异,着实成为了古徽州风光景致中耀眼闪亮的风景,使之变成了艺术院校学生们钟爱的速写与速描绘画的基地,还成为画家或艺术工作者们特别钟情的素材采风与作品创作最佳最美的场所。几乎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人在此写生作画,也让此景致成为了古村落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而许多影视作品或节目也以此为拍摄基地,陆陆续续为大家络绎不绝地端出来一道道色香味美的精神食粮大餐。无形中也为呈坎古村落的如画风景,添加了更加多彩的景观元素与更加多姿的景致色采,使它的风景更加五彩斑斓,也让其的风水更为绚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呈坎建村之初乃是其始祖先贤们按照先天八卦的形式布局来建村的。按照《易经》中的说法“(坎)为阴,(呈)为阳,二气统一,天人合一”。所以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东汉三国时期所形成的“二墟三街九十九巷”的古村落的建筑格局。但因街和巷之间的路径曲曲弯弯,极易缺少或失去方向感,让人们不便分清何谓东南西北,自身又没有什么规律可依。因此整个村庄宛如一座迷宫,又形似一个”迷魂阵”,千百年来,仍然是个外人能进得来,却出不去的地方。另外,由于其保存较好而遗留遗存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历朝历代的古建筑、古遗址达180多处,还有新石器、青铜器等国家重点文物等多处,因而这儿先后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古建筑之乡”、“中国国宝之乡”、“中国最佳旅游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所以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老夫子赞誉其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往今来不管风云岁月如何变化,时间空际如何变幻的呈坎古村果真是称得起这个“华夏风水八卦第一村”的美赞。所以世人又说,“世界的风水在中国,中国的风水在呈坎”。所以我以为,关于呈坎古村的种种称谓,不仅是叫之起合理,授之为有理,因为其本就是一块名副其实风水宝地。我以为,呈坎村的过去辉煌,今日灿烂,明天还会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呈坎古村小巷里,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对“拐弯抹角”这句成语之最完美的注解。因为小巷中的路比较窄,空间非常有限,但凡是来到了拐弯处,大家往往都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特别是古人们在坐轿子时,或搬运大件东西时,每每行之到了拐弯处,就会很难转弯掉头,真可谓差之毫厘,就能让你动弹不得,硬过不去。所以说,先贤古人们就在这儿动了脑筋,在往左拐弯的围墙处,就把墙砌成了有弧度的大圆圈弯;而在往右拐弯的房屋山 墙结合部且要让出来一砖的空间,在墙中间处凹进去,是为了方便大家的行走或搬运东西,也能让轿子在拐弯处可以轻松而过。但是在墙的上方,仍然要砖角齐整的露出来,在墙的地表面处也将墙基石完整留好,因为这一尺的土地面积是我的,我可以让出方便,且不可让出权利。这就叫做为“上不能让天,下不可让地,中间且要让义。”而就是这个所谓的“义”字,方可以体现出主人的一种格调与情怀,更能够呈现着主人的大度与利人。这个“拐弯抹角”又与“六尺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古人们尚且都能有如此之胸襟,而今天作为文明人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向古人们学习和行动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呈坎古村里,我观察到这个村建造圆圈拱顶门还是很多的,但凡在公共场合或不需要用到门板的地方,其门框的上方一定是用圆弧形的拱型顶来支撑和接受之重力的。说明了这儿的先贤古人们还是很有科学思维的,他们懂得:一是利用力学的原理来设计和建筑房屋或是城墙的,因为只有拱型顶部能接受承载之重力和压力为最大,也最为安全可靠;二是这种造型还有着美学的理念,不但结实或经久耐用,而且外观也非常好看,确实能起到了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些也是先贤古人遗留给当今世人们非常实用的生活哲理,不仅凸显着祖辈先人们的聪明才智,而且还折射着古代社会人们历史的价值观和审美趋势及流行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呈坎古村里的这座祠堂规模壮观又有气派,整体设计大气还上档次,而且飞梁架栋上雕刻精致又细腻,尤其是用料堪称上乘精细和名贵稀有,特别是大厅里的四根支撑立柱,清一色全都是金丝楠木。虽然已经千百年的时光流逝,时至今日它仍然能散发出阵阵幽芳清香的味道。据导游介绍道,如今这四根金丝楠木,每根都价值人民币三亿元,四根就是十二个亿,真可谓是价值不菲,而且它的木质成色和北京故宫里的金丝楠木都属同一种科目,绝对称得上是呈坎古村里的镇村之宝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是因这条龙溪河的缘故,过去这个村曾一度被叫做为”龙溪村”,并一直到了唐朝末年后才改村名为”呈坎”的。而这条龙溪河水是从北向南穿村而过的。龙溪之河水清澈又透明,水质也较好。它不仅是呈坎天然风水八卦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它还是古村里群众们的母亲河。大家靠着河住,沿着河行,吃着河鱼,喝着河水,用着河运,龙溪河水己经完全融入进呈坎民众的生活中和生态里,绝对是大家赖以生存又必不可少的生命中及生活里重要的生存因素。而一位村里的老阿姨恰巧蹲在河沿的石台阶上,正用河水清洗衣服,也成为了龙溪水是村庄生活生态中一部分的最好佐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就在我们要结束游览整个呈坎古村落的行程之时,在龙溪河边的小路上,只见从远处一位挑着竹筐的五六十岁年纪的村民向着我们走来。他挑着一担西瓜,估摸重量也要近200斤左右。很有些沉重的感觉,只见他为了帮助右肩上重担的平稳和省力,便用左手在左肩上支撑起一根橇棍,这样一来,不但他的行走平稳了,而且左右肩上都同时用力也可以稍微减轻重担在肩膀一侧上的受力,这同样也是力学上支点和扛杆的作用。看来古村中群众的聪明智慧也比比皆是哟,只要你能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原来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学,事事中也有着哲理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