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

行者无疆

<h3></h3><h3> 第十八、十九天,8月26日、27日,若羌(晴,浮尘,15℃-34℃)。新疆巴音格楞自治州若羌县经且末、民丰、于田至策勒县城,行程828公里。<br></h3><h3> 进入新疆巴音格楞自治州,见识了公路限速的作用。除了路旁告示牌的频繁提醒、各种摄像头的设置外,在每隔一定距离(60、70公里)的检查站间设置交警人工填写区间到达时刻,提前到达,除遭训斥外路旁停车场等候放行,一定比正常行车时间长。当然我是没被处罚过,因为我边走边玩,时不时地路边停车拍照,不经意间就降低了平均车速。因此路上极少有超车行为,大家都按限速跑,这样是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宽阔的公路,沙漠无人区,车辆稀少,是否在浪费生命!此种情况仅存在巴音州,进入和田地区,路卡、限速大为改善,看来各个州、区的日常警务工作区别还蛮大的。</h3><h3> 进入城区,路障设置频繁,事业机关门前设置铁栅栏,入内必须七扭八拐蛇行,还要经过X光安检。就连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宾馆都有防爆警务人员安检,如此内地供私人方便出行的个体旅店、客栈全部取缔。重要街区,路口必设有警察与警务车辆随时待命。每个县域都设有安全检查站,需打开后备箱、发动机舱盖,放下所有车窗接受检查,填写车辆、驾乘人员信息,有武警荷枪实弹值守,刷身份证抬杆放行。加油也需刷身份证、刷脸比对信息。</h3><h3> 为拍摄塔克拉玛干大漠风光,摸黑起床,第一个进店吃早点,五十多公里后驶进沙漠公路。还好,日头不高,斜影还有,风沙未起。当我第二次从大漠深处返回车内时已近11时,虽未到中午(这里14时为中午),但风沙刮起,沙丘阴影已短,一天里的拍摄黄金时间已过,此时再行驶100多公里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已无意义,虽然可能有更好的沙丘形态,但无光线配合,再好的景色也出不来好片。正如著名演员李雪健那句广告词“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h3><h3> 对于新疆的行摄,虽只是短短的两三天,但体会颇深。一般早上风比较小,空气比较透,经过白天的暴晒和风吹以后,下午开始空气就变得浑浊,透透度不佳,无风也飞沙。</h3><h3>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面对浩瀚无垠的黄沙,眼前的一个个沙丘,以前只在电影、电视中看过的景象,头脑中闪现“死亡”二字。在沙漠里,任何生命都是渺小的,沙漠里渴死的探险者应该是在昏迷恍惚中慢慢失去意识,毫无痛苦地死去的。他们进入沙漠前是预知了风险的,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死亡还是会伴随整个行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而不畏生命!</h3><h3><br></h3><h3>若羌县城城郊的枣园</h3> <h3>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尝了尝青枣,不甜呢</h3> <h3>  这是且末县的棉田,由于干旱少雨,棉秧叶子卷曲,落满沙土,缺少生气。</h3> <h3>多日不浇水,田地干裂。</h3> <h3>棉桃,毫无生机。</h3> <h3>棉花</h3> <h3>且末县</h3> <h3>路边的沙漠胡杨</h3> <h3>  昏黄的天空,正午的阳光,入像不美,就当胡杨林景区的预热吧。</h3> <h3>  防风固沙,沙漠公路旁辛勤劳作的固沙护路工人。此田字固沙苇草方格培埋每隔3——4年进行一次,培埋还是比较频繁的。</h3> <h3>固沙苇草,生长于沙漠里的植物。</h3> <h3>  操作过程:将扎好长短的苇草按一定规矩平铺,然后用工具从中间踩下至相应深度即可。</h3> <h3>培埋工具</h3> <h3>固沙网格</h3> <h3>塔克拉玛干沙漠</h3> <h3>  鞋里倒出的沙土,进沙漠深处两趟,倒了五次。</h3> <h3>临近中午,沙尘扬起。</h3> <h3>民丰县城</h3> <h3>于田县城</h3> <h3>于田县城城郊的湖泊、草场</h3> <h3>  民丰县城城郊的尼雅河,沙漠河流基本都是季节性河流,非季节时几乎干枯,到季节时似洪水猛兽,万马奔腾。</h3> <h3>沙漠苇草,防风固沙的主要材料。</h3> <h3>野骆驼,这一群有8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