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90华诞了

星🌟哈哈

<h1><b>记得小辰光想进和平饭店大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一般的上海人拿能会住得起这么高大上的饭店。休息日能跟着大人到和平饭店门口去兜兜,已经是绝对时髦,上档次且相当拉风的事了。出门,大人一定会把我们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为是去外滩上只角出风头。时光荏苒,一晃上海的老克勒和平饭店已90华诞了。岁月蹉跎,但步入耄耋之年的和平饭店,依然有被惊到。她还是那么风度翩翩。也许是保养得周到,饭店里每个细节,无不弥漫着老时光的胭脂香,透溢着上海人精致的腔调与格调。</b></h1> <h1><b>讲起来勿相信,土生土长的上海人,60多年来,还是这次听和平饭店博物馆的讲解员的介绍后,对这座在黄浦江畔站了近一个世纪的殿堂,算是有了完整的了解。</b></h1> <h1><b>位于上海南京东路20号的和平饭店,是中国首家世界著名饭店,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建筑。</b><br></h1><h1><b><br>走进南大门后的内厅</b></h1> <h1><b>1929年8月1日开业,前身是沙逊大厦,至开业那天起就是上海最有派头的地标。只是它一开始叫“华懋饭店”(CathayHotel),创始人,维克多· 沙逊(Victor Sassoon)是英籍犹太人。沙逊家族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上海非常有名的犹太富翁,他的一生有太多传奇,和平饭店也是他人生的传奇之一。</b></h1><h3><b><br></b></h3><h3><b>走进门厅一侧有咖啡雅座</b></h3> <h1><b>这栋20层的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由芝加哥学派哥特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师Palmer &amp; Turner设计,最具特色的就是海拔77米的绿色铜护套屋顶。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b></h1> <h1><b>作为外滩万国建筑群及上海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张重要名片的和平饭店,2010年7月28日,历经三年修缮,耗资5亿港元,使其重整雄风,让这座百年老店既不失原有风貌,又能满足了二十一世纪旅居生活需求,再一次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饭店除了外立面、大理石地面、雕花屋顶、大厅中的古铜镂花吊灯等带有“和平文化”的经典元素都被悉数保留外,位于顶楼饭店原创始人居住过的那一层现改为沙逊总统套房,饭店的整体服务设施及服务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升,成为无可厚非的“世界经典酒店”。翻新后的饭店虽然中文名称保留了“和平饭店”,英文名称更改为“Fairmont Peace Hotel”(费尔蒙和平饭店)。</b></h1> <h1><b>狗是维克多·沙逊最喜欢的宠物,墙头的一对狗狗是</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沙逊家族的族徽。族徽中间是一个盾牌,表示坚固不破。盾牌两侧各有一条回头相向对视的灵缇犬,意味着快速敏捷。</b></h1> <h1><b>和平饭店分南楼和北楼。1854年(清咸丰四年),和平饭店南楼的创办,名为“中央饭店”,是西侨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家带餐饮业的旅社。正门设在南京东路23号,靠外滩的19号属边门。现在的规模是1908年建造的。</b></h1> <h1><b>南楼大门</b></h1> <h1><b>南楼全景</b></h1> <h1><b>1926年,和平饭店北楼开始建设。</b></h1> <h1></h1><h1><br></h1> <h1><b>大厅墙面上的雕花</b></h1> <h1><b>大厅中央的天顶设计采用了能从不同角度吸收阳光的八角玻璃顶</b></h1> <h1><b>2019年8月1日,和平饭店迎来90周年华诞。据说饭店的厨师团队用90天制作了以和平为特色的巨型蛋糕为饭店庆生,玻璃艺术家施森彬创作并捐赠了艺术玻璃雕塑《和平鸽》。</b></h1> <h1><b>大厅四面墙上,是反映老上海人生活的立体铜雕,这是其中的一景:黄包车夫</b></h1> <h1><b>大厅一角的雕塑“和平天使”</b></h1> <h1><b>走往客房部的过道</b></h1> <h1><b>北门</b></h1> <h1><b>空调出风口挡板,这样的盘花图案据说是当年最流行的花纹,它在饭店不少场景里都有出现</b></h1> <h1><b>一楼的爵士餐厅</b></h1> <h1><b>东西向长廊</b></h1> <h1><b>东门内的正厅</b></h1> <h1><b>饭店里不同层面,不同造型最出花头的是楼梯,它是你百看不腻的一道风景</b></h1> <h1><b>由于建筑总体设计呈对称格局,所以每一层面的楼梯都居C位,可能自带强烈的设计感,所以不论站在哪一角度,原本木纳楼梯,却让你感到特别抢眼</b></h1> <h1><b>8楼过道上迷你型的咖啡吧台</b></h1> <h1><b>镜厅</b></h1> <h1><b>8楼的和平餐厅,供应最经典的上海菜和粤菜</b></h1> <h1><b>能看得见外滩风景的副厅</b></h1> <h1><b>准点报时的和平钟稳坐在8楼的外阳台上</b></h1> <h1><b>前往舞池的过道</b></h1> <h1><b>和平厅对面还有一个几百平米的大舞池</b></h1> <h1><b>九楼是华懋阁崭新的开放式露台,是餐前酒后的最佳去处,可以360度的享受浦江两岸的天际线。</b></h1> <h3><b>进饭店大门后,从右手一扇小门上楼就是饭店的微型博物馆。</b></h3><h3></h3> <h1><b>里面陈列的每一样小物件都见证了和平饭店的历史变迁,也有不少是巨星政要到访过的合影。</b></h1> <h1><b>其中有一个暖壶,据说是很久前一个老外入住和平饭店,因为身体不舒服,饭店的人把这个水壶送给他,让他在路上多喝点开水,去年,老人回到了这里,把暖壶给送了回来,这不只是一个暖壶,更多的是一份酒店与客人之间的情谊。</b></h1><h3><b>因为不能拍所以只能文字描述一下</b></h3> <h1><b>一楼的过道里,左右两侧是展板,讲述了饭店里的一桩桩逸闻趣事</b></h1> <h1><b>作为远东第一楼,不少电影大片取景于此,不少重要会议在举行,也有不少名人来此小住。</b></h1><h1><b><br>1911年,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途经上海出席全市各界在汇中厅举行的欢迎大会,提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著名口号。</b></h1><h1><b><br>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汇中厅举行订婚典礼。</b></h1><h1><b><br>1933 年 8 月中国作家鲁迅先生从这里步行上楼,会见英国马兰爵士。</b></h1><h1><b><br>1936 年 3 月,美国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 51 房间 ( 现为 568 房间 ) 。</b></h1><h1><b><br>英国剧作家卡活尔爵士 (Noel Coward) 最有名的一部戏剧《私人生活》在 314 房间写成。</b></h1> <h1><b>一楼的客房接待处</b></h1> <h1><b>一栋有魅力建筑,他的每一个细节无不充斥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张力,正如建筑大师贝律铭说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和平饭店,这栋上海的建筑博物馆,就是最好的佐证。</span></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