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县

<h3>耀州书画公园</h3> <h3>衙门前</h3> <h3>耀县的山和云</h3> <h3>耀州,33万人口,1617平方千米的土地,无论是山还是塬,还是盆地都是美丽的风景。耀州窑闻名中国,何时把黄堡镇和陈炉镇划给耀州,耀州窑真正耀州制造。 </h3><h3>曾经<span style="line-height: 1.8;">据考古发现,耀州区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城北塔坡一带就是一处典型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资治通鉴纲目》中有关于母系氏族领袖“阴康氏治于华原”的记载,其治地大致在今塔坡原上。</span></h3><h3>夏商时,各地氏族部落先后结成方国,从事农业生产。据《陕西通志·夏商国邑考》记载,时雍州有国邑43个,位于漆沮之间的华原即属其一。</h3><h3>秦置郡县,京畿为内史,区境属内史地。秦亡,项羽立塞国,区境属塞国地。</h3><h3>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复归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始置祋祤县,属左内史。祋祤因何得名,众说不一,详见《杂志·史料考证》。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县属左冯翊。</h3><h3>王莽新时(9--24年),冯翊改属列尉大夫。不久,县制撤销。</h3><h3>东汉永元九年(97),恢复祋祤县,又撤翟道县(今黄陵县)入祋祤,仍属左冯翊。</h3><h3>曹魏黄初元年(220),将原在今甘肃宁县境内的北地郡及泥阳县侨置于祋祤境内,并撤祋祤并入泥阳县,隶北地郡。西晋因之。</h3><h3>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在原北地郡设北雍州,所辖北地郡(缩小地域)领泥阳县。太平真君七年(446),撤泥阳入富平。景明元年(500),复置泥阳,仍属北雍州之北地郡。</h3><h3>西魏废帝三年正月(554),改北雍州为宜州,改北地郡为通川郡,辖泥阳、富平、土门、云阳四县。</h3><h3>隋开皇三年(583),撤通川郡,泥阳改属宜州。六年(586),改泥阳为华原县。大业二年(606),撤宜州,并撤土门县(今富平境)入华原,改属京兆郡。义宁元年(617)置宜君郡,治华原,并恢复土门县。</h3><h3>唐武德元年(618),又改宜君郡为宜州,治华原。贞观十七年(643)撤宜州,华原改隶雍州。垂拱二年(686),为避武则天祖讳改华原为永安县。天授元年(690),复置宜州于永安。神龙元年(705),恢复华原县。天祐元年(904),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于县置茂州,旋改耀州,建义胜军节度,辖华原一县。耀州之名,即始于此。</h3><h3>后梁贞明元年(915),改耀州为崇州,义胜军为静胜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耀州,并改静胜军为顺义军,辖华原、富平、三原、云阳、同官、美原六县。</h3><h3>北宋开宝五年(972),升耀州为感义军节度,辖华原一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又改感德军太守,辖华原、淳化二县。元祐三年(1088),复辖华原、云阳、富平、同官、三原、美原六县。</h3><h3>金仍耀州,辖华原、美原、同官、三原四县。</h3><h3>元仍耀州,隶奉元路,辖华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五县。(惠宗)至元元年(1335),撤华原入耀州,县名为州名所代,辖同官、富平、三原三县。</h3><h3>明清仍为耀州。明万历前,辖同官、富平、三原、宜君四县;万历后只辖同官一县。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辖同官、白水二县。十三年(1735)降为散州(无辖县),改属西安府。</h3><h3>民国二年(1913),始称耀县,属关中道。十七年(1928)为省辖县。二十六年(1937),改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二十九年(1940),属第十区专员公署。三十三年(1944),第二区专员公署移驻耀县,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淳化、旬邑、彬县六县。三十六年(1947),改为第三区专员公署,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黄陵、三原、泾阳、淳化八县。三十八年(1949)一月,三区专员公署迁驻三原。</h3><h3>1949年4月28日全境解放,属三原军分区。</h3><h3>1950、1953年先后改属咸阳和渭南地区行政专员公署。</h3><h3>1956年为省直辖县。1958年底,撤县并入铜川市。</h3><h3>1961年8月县制恢复,又属渭南地区专员公署,1980年1月,改属铜川市辖县。</h3><h3>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4号):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以原耀县的行政区域为耀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h3><h3>行政区划</h3><h3><br></h3><h3>2001年,耀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驻南街)、柳林镇(驻柳林)、寺沟镇(驻寺沟)、庙湾镇(驻庙湾村)、董家河镇(驻董家河村)、瑶曲镇(驻瑶曲)、孙原镇(驻孙原村)、关庄镇(驻关庄村)、坡头镇(驻坡头村)、照金镇(驻照金村)、小丘镇(驻小丘);安里乡(驻梁寨河)、石柱乡(驻石柱)、演池乡(驻干桥庙)、阿子乡(驻阿子村)、白瓜乡(驻前咀子)。</h3><h3>200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永安路、天宝路2个街道办事处。</h3><h3>2015年,耀州区下辖8个镇(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小丘镇、照金镇、石柱镇),3个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锦阳路街道),另有3个街道交由铜川新区代管(正阳路街道、咸丰路街道、坡头街道)。全区189个行政村、8个板块型社区(邻德社区、解放社区、南泉社区、崇德社区、东站社区、天宝滩社区、华原社区、塔坡社区)、4个单位型社区(水泥厂社区、西北耐火材料厂社区、下石节煤矿社区、陈家山煤矿社区)。</h3><h3><br></h3><h3>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境西南,东经108°34′至109°06′,北纬34°48′至35°19′之间。北接旬邑县,南连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连,东南与富平县为邻,西南与淳化县接壤。</h3><h3><br></h3><h3>耀州区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缘。</h3><h3>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相对高差1196米,最高处为长蛇岭,海拔1732米,最低点是赵氏河谷,海拔536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