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聚江城

九狮山下

<h3><b>  清早六点退了房,领了打包的早餐,提着行李走出酒店大门,两辆出租车正好赶到。这酒店在宜昌市边缘,不好叫出租,所以昨天要求导游帮忙叫车,谁知这么准时。更没想到,导游竟然跟车来了,待我们上了车,他给司机付了车费,交待送到火车站,这才匆匆离去。导游是步行离开的,不知他将去向何方,望着他迅速消失的身影,不免有点伤感,有点愧疚。</b></h3><h3><b> 到了车站,第一时间就是取票。如今都是网上购票,自动取票,基本不用排队,又方便又顺捷。这次不知什么问题,同一手机同一时间买的车票,其中两张硬不打印,只得到窗口取票。车站也是,那么多的售票窗口只开一个,队伍排得老长老长,而且都是“急着赶车”,大家只能耐心排队。好在我们是提前了一个小时到的火车站,耗得起时间,否则真不知怎么办才好。</b></h3><h3><b> 此趟列车,宜昌始发,终点武昌。开车两小时后,列车驶过武汉长江大江,沿着蛇山西麓,驶进了武昌车站。</b></h3><h3><b> 一站式真好,下了火车就上地铁,一站就到了首义路,到了酒店,离妹妹家不远了。</b></h3><h3><b> 二妹住在民政厅小区,以前的家属宿舍。为了庆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首义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原来狭窄的街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破旧的房屋变成了高楼大厦;保留下来的楼房,进行了统一粉饰,面貌焕然一新。说起住老房子,其实也有好处,就是冬季供暖,又暖和又经济,新房子可没这享受。</b></h3><h3><b> 二妹住的地方环境真好,南边与文化体育中心、文化馆近邻;北面距起义门、楚望台遗址公园不远,是距起义门最近的房子;门口有公交站,路口有地铁站;屋后有好大的紫阳公园。</b></h3><h3><b> 紫阳公园北靠蛇山,西临长江,因园内紫阳湖而得名,总面积30公顷,水面将近一半。公园空气清新,湖水清澈,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确是闹市居民乘凉、赏景、休闲、活动的好地方,不巧此时园区封闭,正在进行提升改造,这次是无缘观赏了。</b></h3><h3><b> 下午,二妹和外甥领着我们参观了起义门和楚望台。</b></h3><h3><b> 起义门在首义路南端,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是古城九大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起义门的门楼建在楚望山上,地势险要,具有极重要的军事意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参加起义的南湖马炮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掀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华民国成立后,改中和门为起义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城楼在原址修复,叶剑英元帅还亲题了门额。</b></h3> <h3><b>  楚望台,位于起义门东面山岗上。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闻报得第六子,非常高兴:“子长,以楚封之”。朱元璋称帝后,真的封了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14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年少的楚王思念父母,故建“楚望台”,常在此遥望帝京。武昌起义时,楚望台有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军械库,是首义军攻占的首个目标,并且成了起义军的大本营。</b></h3> <h3><b>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武汉市修缮了起义门城楼,新辟了楚望台遗址公园,这里成了“首义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我们登临起义门,登临楚望台,游览首义碑林,漫步风雨长廊,感受到了浓郁的首义文化,感受到了浓郁的孝道文化,更加感受到了家人团聚的浓浓亲情。</b></h3><h3><b> 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聊,不时拍张照片,大家兴趣盎然,就连平日言语不多的外甥也是滔滔不绝,谈起义门,谈楚望台,谈城市建设,谈经济发展,感觉知之甚多,并且还很专业,令我惊奇,不由脱口说道:“你还蛮象个博士,”“网迷都是博士。”毫不谦虚的回答,而我就喜欢这种直爽。</b></h3> <h3><b>  到了武汉,不能不看长江夜景,不能不看武汉长江大桥的夜景。我们看了“户部巷”的灯火辉煌,看了“户部巷”的戏台,正如戏台上的楹联,“江畔消闲新街老巷长留客,楼边歌舞汉韵楚声总动人”。再瞧那长江大桥的流光溢彩,龟山蛇山的交相辉映,波光粼粼的江面,五彩缤纷的江岸,还有黄鹤楼和电视塔的光芒四射,无不令你叹为观止。</b></h3><h3><b> 晚上,三个妹妹拼床了,久别重逢,倾诉衷肠,或将是个不眠之夜。</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1972年春节摄于长江大桥照相馆</b></font></h3> <h3><b>  武汉人称吃早饭为“过早”,很有讲究,“户部巷”就是因早点而闻名遐迩的。早年,户部巷还是小巷,妹妹带我吃过早点。老大的锅,摊张老大的蛋皮,铺上一层糯米饭,撒上各种配料,不知是煎是烤,好了切成豆腐大小方块起锅。想不起叫啥名了,但味道忘不了,又酥又糯又鲜又香,特别好吃。这次咽炎患了,只能望梅止渴了。</b></h3> <h3><b>  上午我们登黄鹤楼,途经首义文化旅游景区,再次感受了首义文化的熏陶。此地称阅马场,位于蛇山南麓黄鹤楼下。有栋红楼,原是大清“湖北省咨议局”,后为“武昌起义军政府”,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武昌起义军就是在此,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告了中国千年帝制的灭亡。</b></h3><h3><b> 红楼东面,曾经是中医学院,叔叔曾经工作过的地方。1972年的春节,我和小妹就是在那度过的。时光流逝,时事变迁,旧地重游,旧事重提,不免令人感叹。</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1981年拍摄</b></font></h3> <h3><b>  我们是从南门进入黄鹤楼景区的,楼台上醒目的“黄鹤楼公园”,台座上“天下江山第一楼”更加夺目。国人无人不知中国的四大名楼,无人不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我们五零后,印象更深的还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今日,在毛泽东词亭重温这一诗篇,更有韵味,倍感亲切。</b></h3> <h3><b>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原址在蛇山黄鹤矶头,或许因此得名。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毁于光绪十年,遗址上只剩一个铜铸楼顶。1972年看见遗弃的铜顶时,以为会当破铜烂铁处理,不想珍贵文物今日依旧,正供海内外游人欣赏。事实证明,往日担忧实在多余。</b></h3> <h3><b>  今日的黄鹤楼是1981年重建的,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更有胜像宝塔、“黄鹤归来”、牌坊、亭阁,烘托主楼更加壮观。登楼远眺,“楚天极目”,看大江奔流,看一桥飞架,看高楼林立,武汉三镇尽收眼底,尽入画中,不由心潮逐浪,激情倍增。</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2003年拍摄</b></font></h3> <h3><b>  相见时难别亦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下午我们就要离别武汉,返回河口了。两天时间太短,可是我们饱览了江城的美丽风光;欣赏了妹婿的高超厨艺;尤其是在二妹六十岁生日,我们回忆了共同的生活,倾诉了姊妹的情谊,为二妹的生日举杯,为全家的幸福祝福,并且获得家乡河口的孩子们、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的一致响应,我很欣慰,我很满足。</b></h3><h3><b> 再见江城!再见江城的亲人!常回家看看,回河口看看。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再一次的重逢!</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