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宁明县新教师岗前培训

庞大

<h3><font color="#167efb">策划:庞兴堂、吴秀英</font></h3><h3><font color="#808080">供稿:何沐芹、陈芳玲、云惠莹</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黄光云、 黄 敏、 莫 莉</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脊梁,是学校改革的重要保障。为了让新教师能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教学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教师职业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初步具备新课改下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宁明县教育局于8月24日至8月26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我县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共145位新入职教师参与了此次培训。(其中,高中新入职教师35名由宁明中学负责组织培训)</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一场“门规”教育的“注入式”培训。以引导新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帮助新入职教师梳理职业道德观,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基本技能。提高新教师从事乡村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座+互动交流+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任务驱动”等形式交叉进行。集中培训3天+在岗研修60天,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分集中培训和在岗研修两阶段进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8月24日上午,宁明县2019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开班典礼在宁明中学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崇左市教育局黄创新副局长、宁明县教育局黄春华副局长出席开班仪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黄春华副局长对新教师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牢记使命,永葆“敬业奉献”的工作激情;二要勤于实践,提升“学高为师”的专业素养;三要加强修养,树立“德高为范”的师表形象。他希望新教师能扎根宁明,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为宁明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黄创新副局长从《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多个角度结合了我国国内教育的特点,给我们分析了教师培训政策的趋势,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教师培训政策的走向,还给我们分享了教师培训应该倾斜的重点内容,强调教师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使我们受益匪浅,作为即将走上岗位的教师,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8月24日下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彭展声教授《新时代教师应有素养及发展路径》的讲座,着重介绍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四个时期分别为:合格胜任型教师,该时期主要指合格数量问题;素质型教师,主要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专业型教师,该时期要符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最后就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由起初的教师供给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当今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然而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素养包括:教育教学素养、评价素养、咨询素养、创新素养、合作素养等。课程内容还讲到“教师四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做个“四有”好教师。</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8月25日上午,崇左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赵利群科长的《基础教育管理规章解读》,从三个关键词分析崇左市基础教育发展状况,“七大块42条”详细地解读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提升学员的素质,强化教育和管理意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真正做到学有所进,学有所成 ,学以致用。</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李成才副教授的《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方法》,以有趣的例子,分析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方法,要求我们遵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家长和社区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8月25日下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李洪梅讲师进行《学生年龄特征及教育对策》讲座。李洪梅讲师从社会热点事件切入主题,引发我们深思,进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行为表现和意识层次进行分析,从本我安全本能,自我社交需求和超我规则认知三个方面对学生年龄特征作了精彩的阐述,并提出了丰富的建议,为新一代教师的成长注入力量。</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8月26日上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王波平教授的《师德体验课程〈爱与责任〉》 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王波平教授首先分解“师”与“德”的涵义引以延伸教师工作的崇高性、示范性、导向性、德育性,并引用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言及国家教育文件给我们深入阐述了师德的体现与重要性。这一堂课也鞭策我们即将入岗的新教师要强化师德,提高政治素质,要真正从思想行动上做到“学为人师”。明白老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尚职责。</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小黄平化校长主讲《乡村教育观与教师成长》,黄平化校长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乡村,“没有永远的乡村,也没有永远的城市”。我们要理性的、辩证的看待工作上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指导我们在今后的岗位工作中要学会积极反思学会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所缺乏的是什么,还要学会给自己做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学会尊重上级,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学会沟通,学会和学生、领导、家长、同事沟通。沟通交往是一门艺术,摸清这门艺术能够使得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沟通是从心灵开始的,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的畅通无阻。</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8月26日下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戴红稳教授主讲《备课要素及教案规范》。戴教授从宏观方面:学段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导读)、课时计划;从微观方面:小说、童话、神话等不同文体的课文特征,甚至细到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学法、品词品句以及教案规范编写等方面并结合典型的案例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们受益匪浅,如拔开云雾见青天,我们的教学之路不再迷茫,我们对教学工作信心满满。</font><br></h3> <h3><font color="#b04fbb">  两位班主任和学员一起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细微的后勤工作、新颖的培训管理,温暖学员的心。</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学员主持、总结,专家与学员互动。这样的培训新颖,这样的培训更灵动。</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学员感悟:</font></b></h3> <h3><font color="#39b54a">  满魏萍感悟:三天的培训短暂而又充实,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更进一步的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通过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通过“新时代教师应有素养及发展路径”的这个讲座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充分相信学生。在讲座上,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是的时代在变教育环境也会变,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学习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在主题为“师德体验课程”的讲座中,我懂得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三天的培训我更清楚的懂得了新入职教师工作要求以及在日后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总之这三天收获颇多。</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梁莹宛感悟:经过三天的培训,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所掌握的东西远远还不够,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领域的东西十分广泛,不仅仅教书那么简单!通过这几天学习如何做一名班主任,师德体验,以及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用什么方法对策,心理学等方面去了解学生,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们要对我们的工作负责对我们的学生负责,把教书育人时刻放在最高处,做一个有高素质的教师,争取做到三年上路,五年成骨干,十年变教授!</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结业典礼上,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庞兴堂副主任要求新老师们以这次培训学习为起点,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认识自我,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不断研究,求真务实;用心实践,完善自我;勤于反思,不断探索,努力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夫君子之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务必要确立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在奉献进取的过程中提升人格素养、文化修养和道德涵养,在宁明这片沃土上,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font></h3>

教师

培训

素养

教育

教学

学生

我们

工作

讲座

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