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上篇————作者:高玉娥

玉儿

<h3>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哪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小河水把我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呢,多少疼爱,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h3><h3> 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是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临别时送我上路,几多叮咛,几多期待,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父老乡亲!我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一曲高歌,唱出了我的心声,唱出了真真实实的自己。</h3> <h3> 我出生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西寨乡西寨村里,家境清寒,父母都是老农民,父亲是村里的村主任,母亲在家务农,看孩子。1958.10.19日我瓜瓜落地,哪年正好是大跃进,吃大锅饭。母亲告我我们家6口人,4个女儿连爸爸妈妈是6口人,我是姊妹们中的老4,我生下来母亲没有奶水,家里口粮不够,因为是吃大锅饭,集体食堂,每天我大姐端着大锅去生产队打饭,而且饭也是汤汤水水的,米面很少,母亲越吃不上奶水越少,就哪样我长到4个月了,母亲熬了玉米糊糊喂我,我小不吃,母亲就用小勺子硬喂我,我连哭带吃,把母亲的衣服都糊成硬硬的隔壁,就这样母亲不辞辛苦的把我喂大。父亲只管在村里面当主任,管事情,而且又生下个姑娘,4个姑娘了,谁还待见哩,就母亲不知辛劳的抚养我。</h3><h3> 到了4岁就记得母亲去地劳动了,把我锁在家里面一个人,哪年已经分下小块地了,我一个人还小,趴在窗台上等着母亲回来,左等右等也不回来,饿了,看见我家地下有个萝卜,我就像大人哪样把塔埋在小柴祸台的灰里面,因为中午做了饭可能灰还热的,一会儿也不知熟了没有,我就啃吃了,等母亲回来看见我一脸灰灰,手也是黑的,问我吃什么来,我就告诉她,母亲含泪说:可怜的女儿。后来我五岁了,每天吃苦苦菜,是母亲去挖的哪个野菜。用一个小木碗端着吃。母亲说:你是吃苦苦菜长大的。而且小时候的我人高马大,到现在也是家里的姊妹们,数我高大的。</h3><h3> 1966年正月我上了小学一年级了,哪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高兴的背上书包去上学了,在学校我是高才生,每年有奖品是优秀学生,德才兼备。而且我爱跳舞,唱歌,又是班干部。语文,数学都是满分。每当六一,或者元旦学校庆祝,举办文艺晚会我都参加。一说跳舞我就高兴的,化妆,穿新衣服,不吃饭也得去跳。</h3><h3> 到了初中了,学校也盖成新房子了,条件好了点了,我们家条件也好了,电也有了,我在学校读书也买起铅笔本子了,在小学我是用石板写字的,根本没有纸和笔。我学习也是在我们班名列前茅的,而且也还是班干部。年年是优秀学生,也有奖品奖状。有时候奖品是笔,有时候奖品是本本。我高兴的拿着奖状和奖品回去,父母说:俺孩好!他们也是特别高兴。</h3> <h3>  1972年的冬天,我参加了西寨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时我正在读初中,学校抽出了我和秀英,毛转文,保鱼,巨英,风兰,还有刘四科老师,音乐老师李玉光,其她(他)人是各村的文艺骨干,当时我学了个舞蹈是【高楼万丈平地起】,我从小爱唱歌,跳舞,跳舞不成问题,老师一交就会,那是张德光老师教出来的舞蹈。他是四川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来到了昔阳县文化馆工作,又被分配在我们西寨公社文化站,当时的昔阳县每年正月都要汇演,每个公社出一个或者二个最好的节目,拿去汇演,我们那年汇演了,结束了之后全体演员共同合影留念。照片中前排左起第三个是我,第二排左起第五个就是张德光老师,挨着的是公社党委书记林世怀,下来是音乐老师李玉光。</h3> <h3>  照片中共36个演职人员,我们村的人最多,演员有:高俊英,李桃如,我,秀英,转文,保鱼,转英,这是七个女的,男的有:所文,银贵,金文(去世),成文(去世),保文(去世),维所(去世),桃柱,良柱,二柱,九个,共十六个,光我村就占了一半,一来我们村是文化村,人才多,二来我们吃住方便,在家吃饭住宿,其他人都是外村的都的住下来,他们还得起伙食,用人做饭,当时的团长就是我村的李二柱。文武前场也都是我们村里的人。</h3> <h3>  这张照片是我1974年6月初中毕业时照的,是西寨中学全体团员和联合校长马克勤,中学校长张路明,王仲德付校长的合影留念,哪时的我是15岁,在学校我认真读书,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是班委干部,卫生委员,每年都是优秀学生,还有奖励,文艺,体育样样精,说唱就唱,说跳就跳,记得音乐老师李玉光,他教我唱晋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哪是现代晋剧红灯记里面李铁梅的唱段,老师一教我就会唱了,因为我从小酷爱音乐,有音乐天赋,哪时候我们西寨每年一台戏,总要唱五天的,再加上喇叭里广播里也流行唱现代戏,我这人一听便学会了,哪时候每当六一和元旦我们学校都要文艺演出,我是又唱又跳的。同学和老师都为我叫好!自己也觉得自豪!从学习优秀,文艺骨干,体育运动会也是骨干,体育代表西寨中学去参加县运动会,铅球还得了全县初中组第三名。各方面多优秀,所以就是团员了。记不得我们的初中毕业照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照了,把照片弄哪了。只留下这张团员照。</h3> <h3>  这张照片是我在1976年6月参加昔阳县教育局举办的春季运动会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左前排是我们高中的班长张宝珍,中间哪个是杨怀锁,他早年因病去逝,年龄是20岁左右,最右边是李爱华,上排最左边是刘新宇,挨着是李双林,下来是我,最右边是我侄女(同学)高秀英,她是我赤屁股一起长大的,同岁,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跳舞,一起参加运动会的最好的闺蜜。这七个同学除了班长张宝珍是闹林沟的人,其他(她)同学都是西寨和武家川的,而且我们七个人从初中到高中,是四年半的好同学,而且其中张宝珍,李爱华,李双林,高秀英和我,我们还是文艺骨干。记得我的班主任翟老师,在元旦晚会时给我们前排了一个音乐剧,这个音乐剧的故事是:小李做好事的故事,剧中需要男女朗诵,老师在好几个同学里选我当了女朗诵,男朗诵是班长张宝珍,我的普通话说的好,词语记得好,所以老师选了我。哪个演出受到了学校的好评,主要是班主任翟老师剧子编的好!翟老师也是我们最优秀的好老师,德才兼备。</h3> <h3>这张照片也是参加县运动会的照片,中间前排第三个是带队李丰田老师,挨着的是文体老师李玉光老师,哪个李丰田老师在去年逝世了,年尽82岁,他是东关人,我在东关住,所以特别知道。李玉光老师是最好的文体老师,他文体是专长,特别的专业,拉起二胡非常好听,非常得体,年轻时候的他:精干、聪明、特别与众不同。是个好文体老师,后来来到城里面住,经常见他骑个自行车在街上,每次见他我总要上去问个好和叨舌几句,它是下思乐人,我和丽华老乡去思乐看戏也见他,他身体很好,非常健康,现已80岁了。</h3> <h3>  这张照片是1974年6月我们初中毕业班委会成员照片,前排第二个是我的班主任张进才,他是上思乐人,是个好老师。挨着他的是联合校长马克勤(已去世),它是马家沟人。下来是中学校长王仲德,他是中思乐人,再下来是音体老师李玉光老师,他也是下思乐人,你看光思乐人就三个。在初中我是卫生委员,可能我比较爱干净,所以老师就选我当卫生委员了。到高中还是卫生委员。</h3> <h3>这张照片是我们西寨村的三朵金花,哪是初中毕业时照的,初中毕业照是我庆生以来第一次照相,以前我们西寨地处偏僻,根本没有人照相,这是毕业呀校长在城里请来的照相师傅,所以我们三个人:左起第一个是我,中间那个就是我的侄女高秀英(也是我的同学),最右边的是毛转文,我们村里初中同班同学共有14个同学,6个男生,8个女生,为什么光我们三个人一起照相,因为我们三个人是爱好相同:就是爱跳舞,爱体育,爱打扮。你看我们择的是小刷子头,小蓬头,捆的红头绳。三个人梳的头都一样的。个子也一般高,上衣都是夏天的白上衣,裤子是兰裤子,就连鞋子也都是黑色的。三多金花名不虚传。</h3> <h3>  这张照片按顺序排左起是我风良姨(又是同学),中间是我,最右是我三姐,哪年我三姐是高中毕业,啊!我想起来了,为什么我们初中没有毕业照,当时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还没有念完高中,所以光照了全学校的团员照。我们三个人的照片非常照的好!话说我风良姨,她是瑶沟人,是我妈的亲戚,我叫姨又是同学,她哪时去西寨读书,我们学校清贫,没有宿舍住,就住我家了,当时我家姊妹七个,孩子们多,就将就着也得让她住的吧,毕竟是亲戚,就哪样初中二年半就一直住在我家。赶上高中学校有钱了才盖了新校区,她才搬在学校住。</h3><h3> 记得我们读初中时,哪时候也不怎么好好学习,文革时期乱的很,【读书无用论】,【资产阶级臭老九】,所以我们学校每天光搞勤工俭学,每天劳动,闹林沟开荒地,种土豆,闹林沟离西寨有12里路,走山路,哪么远,我们一早5点吃了饭,6点背上干粮出发,拿上撅头出发闹林沟,从西寨的西坡出发一路羊肠小道,荆棘林喇,非常难走,只是我们年轻跟着老师和哪些高中生,不怕吃苦不怕累,也不觉得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到了村里,离山上还得走三里路,才到目的地。哪是开荒地的,全是荆棘丛生,硬刨出来的地,先把地刨出来,下次再来种土豆种子,再接几个月,土豆成熟了就来刨土豆了,每个学生还得背上自己刨的回村里,村里给我们吃饭,玉米窝头,酸饭汤,偶尔大队给吃一顿白面馒头就好的不行了。这样吃了人家村里的了,还得回报人家的,还得给人家村里春天打粪,撒粪,多亏我们学校人多有三,四百人,二天就把它们村里的活干完了。当时村里是集体所有制。有时候我们在哪里住三,四天。累的我是腰酸背痛,吃不住。本来是个弱女子,还顶好劳力,哪能顶住的,干不了二天就病倒了,哪时我姨风良就是病号,人家身体有心脏病的,每每劳动学校就照顾她,她就趁着回回家,她就基本不劳动什么。但是我们就不能哪了,一个我是干部,二个我身体强壮,不能老不去。就哪样上了高中依旧那么劳动。</h3> <h3>  这是我和我同学安风良,也是我姨,前面已经说了,我妈妈的亲戚,我们一起读书,一个家睡了二年半,非常要好,非常亲切,后来毕业之后她去了寿阳工作,老公很有钱,她生活的非常好,是个有福之人。</h3> <h3>  这张照片是1976年参加县运动会时照的照片,时隔多年照片下右边少了一块,哪是原来在我母亲家里的像框里面放的,现在拿出来就少了一个角角,还是李丰田带队,李玉光体育老师,其他是我们全体参赛队员。前排左起是风娥,怀锁,李丰田老师,李玉光老师,张宝珍,刘新宇,这二个都是我四年半的好同学!第二排左起是:李双林,刘巧玲,我,高秀,毛转文,高林娥,这几个都是我们西寨和武家庄的女同学,而且是最好的同学,高林娥是上班同学。第三排左起第一个是:李爱华,张丑英,张维锁,赵小兰,贾怀俊,李海生。其中我们西寨村的有:张维锁,赵小兰,李海生,李爱华是武家庄的,也是我四年半的好同学,张丑英是闹林沟的,贾怀俊是西武川的,他俩都是上班同学。我们一起训练了三个月,一起吃苦耐劳,一起努力奋斗,一起加油!成功的参加了运动会,给我们西寨中学添光争彩,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和表扬,也受到了县运动会主委会的奖励!</h3> <h3>  这是我1976年6月份高中毕业时的照片,哪个时候就条件好了,老师带着我们坐车去的大寨游玩,并且合影留念。我们全体学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这次毕业是翟老师班主任和李连成数学老师,还有王贵恒老师,一起来的,最中间哪是翟老师,王贵恒老师,李连成老师,三个老师挨着在中间坐。我是在最下面一排的右边第一个,我高兴的面带微笑,坐姿势非常好看,全班同学都在高兴的合不拢嘴了,第一次大家一起去大寨游玩虎头山,最后照了班相,这就算是毕业了,我们有的同学连初中是四年半的同学,有的就是光高中二年,哪时候初中,高中都是二年学制。回想起来我们毕业前一天的晚上,同学们在学校一起吃了饭,高兴的唱歌,玩耍,恋恋不舍,最要好的同学就是我们班干部,我们晚上在学校玩到很晚了,又一个一个送我们回在自己家,和我们大人告了别,才相继离去。</h3> <h3>  不知怎么毕业的全体同学照,我在最下面一层的最右边,一会儿我们又重新照一张,我尽然坐在了最中间,我不知道怎又照了一张照片,这照片人部全了。</h3> <h3>  这张照片是我和秀英的合影留念,秀英是我赤屁股一起长大的,是我侄女,和我同岁,又是同学,小时候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跳舞,不管干什么都在一起,过年一起把我们村的住户都走遍串门,我俩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共同进步。记得有一次,那年我们才十岁,我去她家叫她玩,她妈不知道怎惹下她了,她坐在地上哭个不停,她妈怎说也不起来,我去一叫她马上不哭了,跟我一起去玩了,她生平就是爱哭。我不是那样的人,我帮家里做完事情,我是个理智的人,就跑出外面玩,不在家里捣乱。我们俩个在家里都是帮家里和泥,那时候我们刚有了点煤,是参着红土和泥烧的,我和她一起去担红土,星期天就把泥和一大堆,放起,用了加点水再搅拌一下就可以了。我和她一起跳舞,一起参加体育比赛,真是一对最好的同学和娘门。</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高四班班委会的合影留念,前排中间坐的是王贵恒副校长,代物理老师,左二是班主任翟老师语文老师,右二是李老师数学老师,左一是我卫生委员,右一是毛转文文艺委员,后排左一是李玉祥生活委员,张宝珍是班长,白林云是学习委员,李维明是劳动委员,贾慧明是体育委员。那是1977年6月份的毕业照,是去大寨旅游完回来照的,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我身穿白衣服,蓝裤,黑鞋,笑容满面,而且总是那么开朗活泼、乐观!</h3> <h3>  这张照片是我19岁时照的,她总是那么阳光,那么有活力,笑得那么灿烂。白衣服小翻领,二个头辫儿,看上去非常成熟的样子!</h3> <h3>  这是我1977.刚参加工作时,在城里面的一个照相馆照的照片,那时我刚20岁,穿着一件灰格格衣服,蓝色裤子,黑皮鞋,梳着个小辫子,脸圆圆的,红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可爱!</h3><h3> 1977.4.29号那天,我跟着父亲走山路十八弯,去到了离我村30里路的——东五川教书。</h3><h3>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中午,联合校长和中学校长,还有我村的村长一起来到我家来,和我父亲说:要我去顶替一个老师教书,那个女的老师坐月子。看我愿意不愿意,父亲说:看玉娥愿意去就好。我犹豫了好久,说:且去吧。心里暗暗说:教书也不怎么样,就是比劳动好点。就这样踏上了教师岗位。后来我妈妈就告人说:我女儿可不是找人寻下的工作,是人家校长来请去教书的。当时我在学校是样样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跳舞是演员,体育是拨尖,老师非常看好,所以毕业之后,校长肯定是优先选择我当老师了。二个月后,校长说:你教书好,能管理好学生,是个教书先生,你就教吧,后来就给我办成民办老师了。民办老师是国家给点补助,村里给点工资。这就正式当了民办教师了。</h3> <h3>  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和村长、书记一起照的照片。中间一排左起第一个是村长的女儿,下来是村长——王聪小,下来是书记——王同孩。下来是我,再过来是我的学生。我在这里教书多亏了书记、村长的大力支持和照顾,才立柱脚,一教就是几年,吃喝都是村里面管,就是离家太远了。我们是西寨,哪里是西寨的最西面,眼看就到和顺寿阳了。每当我回联校开会了,我就坐上他们村的拉木头车回去,那时候西武川是西寨公社最富的村,有山有水,有树林,十分富有。村里靠卖木头为生机,地也不怎么样,主要经济来源是卖木头。我的吃喝不愁,尽吃好吃的,白面,那时没有大米。我每天就是知道教书,上课,在教室里不停的讲课,那时还是五级复试,教了一年级,再教二年级,……,我也特别爱教书,讲起课来淘淘不绝,备起课来认认真真,从来没有拉下孩子们的功课。年终考试也不落后。</h3><h3> </h3> <h3>  这张照片是我身穿一身蓝色衣服,围着围巾照的照片。</h3><h3> 围巾是我的前夫,第一次来看我时给我买的最好的礼物。在这个村里我埋下了第一颗爱情的种子。他是个退伍军人,刚退伍就来看我,这话还得从头说起,那是在东五川教书的时候,村里人给说的媒,那时我去他家里一看照片,就动了情感,人长得特漂亮,特帅!精干!但是没有看到真人,因为他在部队不能经常回老家,几年才能探亲的。</h3><h3> 这天他回来了,去找到我,一见面就给了我一条好看的围巾,上面红条条,绿条条,白条条,黑条条,四样色彩,非常漂亮好看,我特喜欢,又是自己爱的人给买的,于是我更加珍惜。</h3><h3> 他来又给我做好吃的,比如:烙饼,面条,他都会。性格温顺善良,人也漂亮,我非常喜欢,和我非常般配。于是我俩就谈起了恋爱,一来二往就是一年,他啥都顺从我,我决定嫁给他。</h3><h3> 一个冬天的星期天,我领着他来到了我家,父亲和家里早已耳闻目睹的听到了一些,关于我和他的事情了,家里人谁也不同意我嫁给他,理由是:东五川离西寨远,我教书他没有工作,刚退伍回来,不般配。一和父亲商量果然是不同意,非常不看好,父亲和家里人都说:光看样子呀,过光景可是(菜米油盐)都得要哩,没有那也不行。你也是个民办老师,挣的也不多,以后生个孩子,能养得起了?我可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他,不是他我不嫁。谁的话也不听,死了心了。我是个直爽人,认准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根本不听父亲的话,决定跟他走。一年半了还继续拉呱着,和父亲顶嘴,不到黄河心不死。父亲看看没有办法,只好给我们成亲,第二年十月二十六结婚。定亲了,我和他拿了一千元钱去了北京,买了东西,游玩了故宫、动物园、颐和园、天安门广场,走了好几天。买回来好多穿戴,还给姊妹们一人买了一件。那时候的钱能化出来了,物价不贵。</h3><h3> 到十月了,半事吧!那是1980年10月26日,我结婚。一辆大货车,拉着煤,煤是给我爸的,我就是坐着那个车结婚的,不比现在,结婚都是10辆奥迪。就这样我结婚了,嫁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h3><h3><br></h3><h3> </h3><h3><br></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这是我们八月份去北京旅游的照片,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照的照片。第一回去北京看到天安门广场是那样的宽广,雄伟壮观!在哪里我在留影,作为纪念!</h3> <h3>  这张照片也是我们在北京的合影留念,我们坐的小车,外面是站着,也是黑白照片,那时还没有彩照的,那是1980年,我们恩恩爱爱,携手并进。都是穿的白短袖,凉鞋,看上去非常好看,年轻漂亮!</h3><h3> 婚也结了,可日子也得过,那年我还是民办教师,婚假过了,我还得教书,可是没有地方安排了,当时我们联校定了个规定就是:谁在哪里回哪里教书。我是嫁到东五川了得回哪里教书。问题大了,那个正式的教师不走,哪我就回不去了。一个村就一个老师教,用不了二个老师呀。在这时我们联校还有个老师她不是那个村的,但还是分配在哪里教书了,这样我就和她比了,我就问校长:为什么她不是某个村还在哪里教书呀?他回答是那个村硬留的。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安排我呢?是你领导偏见不安排我,不是村里不要我。这样就问住他了。校长做事不公平,不合理。带着这个问题我就去县教育局找局长,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教育局在哪里?局长也认不得,后来经人打听,自己直接去了县教育局办公室,办公室的人问了我的情况之后,有个人就说:你回去等着吧!我那时也不知道那人是谁?后来才知道那个是教育局副局长。我回去之后还又找公社管教育的领导说了这事,经过三个月多月的时间联合校长才把事情解决了,把我安排在东五川当了幼儿教师,总算是又能教书了,虽然是幼儿教师,但是工资也不少。这样又教了三个月的幼儿,放暑假了。九月份上校我被安排在一个西寨最偏僻的地方——大北沟教书。哪里没有电,地处偏僻,没有公路,都是曲曲折折的山路,就那样的条件我也得去,不然就没有饭碗了,我爱教师这个职业,离不开孩子们,一些人说:去哪里干什么,条件那么差,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上学了,白天也还好,晚上没有电,点的煤油灯,在哪里我日日夜夜的讲课,备课,白天讲课,批改作业,晚上备课,煤油灯下备课,熬了一年。第二年按上电了,我也有了我的第一个孩子了,我的女儿就是在哪个小山村怀孕的。女儿出生后,产假过了,我带着女儿又去了哪里教书了,我没有婆婆,有个公公,带上公公公去看孩子,我连教书带看孩子,二年后终于离开了哪里。虽然哪里条件不好,但是我也非常想念哪里的孩子们,她们懂事,聪明,爱学习,老实,给我感情很深厚。</h3> <h3>  这张照片是我和老公去北京游玩时在颐和园照的照片。我们翘着二郎腿,高兴的在一起。在一只铜狮子下面坐着,游客是络绎不绝,那是我第一次出去见了大世面了,颐和园就是好!非常大,走几天也转不完,我们去半天时间,也是走马观花。</h3> 这张照片是我在1983年女儿一周岁时下城里面在风华照相馆照的照片,我和她爸抱着女儿在飞机上面,那是个飞机模型,看上去像真的坐在飞机里面一样的。那天专门坐公交车到城里照相的,那时还是黑白照片的,根本没有彩色照相。一家三口其乐融融!<h3>  夏天我们穿的白短袖,非常轻气,女儿穿着我自己给她缝的兰色小花花衣服,戴个白凉帽,红道道小短裤,非常可爱,很幼稚。</h3> <h3>  女儿生下八斤多,非常胖,很难生,生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的,因为第一胎就是难生,母亲陪着我回东五川坐月子。伺候我月子,熬米汤,做饭,正是三伏天,六月十二的生日。热的呀,吃饭热,抱孩热,还得注意不要凉着,母亲伺候了40天,走了以后就是老公伺候,他白天干活,中午回来做饭,晚上再蒸馒头,就那样坐起月子来,半年以后也没有上班,那时候我们的产假半年,我又请了半年假,一年以后才上班,那个校长真好,假期工资也没有扣,他是和顺人——牛校长。他在西寨干了八年联合校长的。而且这个校长在我上班时说:你去带工资进修吧!进修一年!我高兴的就在正月十九开学时,去县进修学校进修了。把孩子留给了我的母亲看。哪时我的老公已经在阳泉煤矿工作了。在进修学校的一年里,我拼命的学习,各门功课都是优秀,语文,数学,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我都学的样样精通。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是优秀,一年毕业了。</h3><h3> 这张照片是我们去城里面照的照片,女儿骑着小鹿,小脚丫的大母脚趾向上翘着,太好看了。我当时就想着,让我的孩子照到第一张照片。</h3> <h3>  这张照片就是1985年7月1日照的进修学校结业照片。是1984年9月1号开的学,到85年7月1号结业的,进修整整一年。我在中间那排左数第二个,第一个是庞巧林,他是我们村的媳妇,在进修学校当出纳的,第一排左起第一个是做饭的大师傅,第二个是张海青老师,他代心理学课的。第三个是事务长,第四个是做饭大师傅,叫贾来小,是我们老乡,第六个就是岳保定老师,他是数学教学法老师,之前在西寨联校当过二任联合校长。下来是校长——任全科。再下来是邓老师,杜老师,李老师,都是我们的好老师,右边那个是大师傅小鹿。说起在进修学校里,我们吃的不怎么样,不像家里那样随便,就感觉吃不饱,每次回家里,总要带点好吃的来学校。是比较艰苦的,学习也是早起晚睡,光怕学专业考不好,结不了业的,所以每天埋头苦干,加班加点,最后终于结业了!那年我28岁。</h3> <h3>  这张照片是我和老公在阳泉拍照的,我穿着老公给我买的新毛衣,他在煤矿挣钱多,我们在阳泉五一照相馆照的一张照片,留下了年轻时候最美好的纪念。</h3><h3> 他在阳泉上班的时候,我每当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都要带着孩子去住一个月,甚至二个月的。哪几年生活富裕,我们二个都挣钱,见什么买什么,过的非常开心。</h3> <h3>  这是女儿一岁刚会走了的照片,那是有个老师给照的我记是,女儿可胖了,非常可爱,她穿着小裙子,戴的凉帽子,凉鞋,手里拿着个小玩具,挎着小包包,红红的脸上笑出二个小酒窝。可爱的女儿!</h3> <h3>  这张照片是我抱着女儿在我妈妈的院子里照的,女儿手里还拿着西番莲花,那是母亲栽的花,特别喜人好看。我穿着白半袖,记得那是我们公社的裁缝师傅给我量身定做的,我设计的圆领,非常合身。我这个人从小爱穿戴,爱打扮,就是条件不好也得穿的像模像样的,不比别人,看自己的条件穿戴,就是自己挣的那点工资,也要吃的也要穿的,计算着那点钱,叫做计划经济,够花,从不借人的钱花。</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给照的,那年女儿是三岁了,我27岁,在我们村外的一块山药地里照的照片。我抱着我可爱的女儿照的照片,我打着伞,女儿穿着我大姐给她做的黄的确凉衣服和裤子。我穿的是白的确凉半袖,也是比较精干的样子,显得特别年轻。</h3> <h3>  小佳佳就是女儿的小名,因为女儿是1982年8月1日生的,八一佳节,所以我就给她起名佳佳。后来她爷爷给她起的——金萍,我们按照谐音叫成——锦萍,锦绣河山,萍水相逢。</h3> <h3>  这张照片是女儿四岁时照的,我坐着凳子挨着她在我妈妈家的北房照的,大概是那年过年在我妈家过的年,柜子上放着一个录音机,记得那年我老公在阳泉买回来个录音机,那年我第一次来父亲家过年,那时候最时兴录音机了,那年我们家真热闹,红红火火过了个年,最热闹,街坊邻居都眼气,因为女儿女婿一家人都在,所以那个年过的特别开心,人多就好,连父母亲共五个人。</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西寨的四个老师,回来联校开会时在我村里的山药地里照的照片,我和爱花,改兰,记不得第三个是谁了,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我也不知道是谁了,唉!岁月不饶人。那时候我在西五川教书,改兰在庄窝,爱花在小寨,我们关系挺好的,碰上开会了就照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到现在还留着,挺有纪念意义的。这里就想起了,有一次我、改兰、乃珍,翠鱼,我们四个人一同坐着拉木头的车,回来开会,木头车满载着一车木头,我们坐在最上面,在路上我们也不知道危险,还唱歌呢!唱的是当时流行的电影【青松岭】的插曲(长鞭一甩巴巴响)。还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道道的山来吆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高兴的我们什么也忘了,年轻人在一起真开心,真快乐!回想起来留恋忘返,唱着唱着一会儿回家了。真好!哪段时间真是记忆犹新啊!</h3> <h3>  这张照片就是彩照了,那是我又生下儿子了,我儿子——锦涛。那是儿子刚百天,那天来了个照相的,来到我家一看是原来教书的老师,他后来因家里的原因不教了,改照相了,那是七月份,每个学校都有毕业的班,那时条件就好了,每年学校也要照相的。他去给东五川的学生照毕业照了,完了就来看我,我就很开心,说给我儿子照个百天照吧,他照的特别好!</h3><h3> 儿子刚会翻身,他的小眼睛,单眼皮,炯炯有神,显得特别有灵气,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挂满了好奇,穿着的小衣服是我大姐给的,那会儿条件不好,哪像现在的小孩子,衣服都是满满的,就一、二件衣服倒着穿。炕上铺着女儿小时候我妈妈给缝的红花花小被子,被子上面遮的是我五妹给绣的,松柏树和鹤顶红。那是五妹在我刚结婚不久给我绣的十字绣,我记忆犹新,永远也不会忘的。</h3><h3> 我的家是二个窑洞,简陋朴实,我在哪里就是过着那样的生活,也觉得特实无华。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吧,只觉得轰轰烈烈,到了婚后实实在在过日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觉得菜米油盐贵,需要用钱,所以没有回头路了,只好硬着头皮过好自己的日子吧。我生活简朴,勤俭持家,过着自己喜欢的小日子,不管怎么样是自己选的道路,自己一定百折不挠的走下去。所以1982年的时候买了大队二眼窑洞,奋斗自己的一生吧。1982年6月生下了女儿,1988年3月生下了儿子。儿女双全这不是挺好的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好好的为儿为女为自己吧。</h3><h3> 东五川——地处偏僻,路途遥远,离西寨确实是远,那么个小山村比我家西寨就是比不上,哪儿也比不上,我们西寨虽说是小山村,但它是乡政府所在地,无论吃的喝点都能买到,有优越条件,我开会也方便。想到这里,1988年的冬天,我就有了搬迁在西寨住的打算,那年放寒假,我就第二次住在父亲家里,开始给村书记,村长说,借着老父亲老村长的名义,父亲也没有儿子,我还能照顾父母亲他(她),几次跑书记、村长家求人家把我留下,可是人家也难,西寨的闺女多哩,凭什么光留你?正月的一天,我特意备了酒席邀请了书记和村长,三行对面把话说开了,他们看在老父亲的面子上,终于把我们一家四口留下了,当时我还是民半教师的,我们一家全是农村户口。到了冬天我又要了地盘,准备盖房子了。</h3><h3> 那年我先在我村找了个别人的空房子住,上班在学校住,星期天回来家里住。盖房子还得筹备资金的呀,于是把东五川的二眼窑洞买给了我的小叔子,折合下四千元,原来买窑洞时是四千八百元买的,现在紧要钱呀,小叔子只给了四千元。也罢,手上有这钱也就敢动工了,人常说:盖房子没有绝够的资金是不敢动工的。老一辈人,辈子也不敢轻易盖一间房子的。就这样1990年春天开工建房子,一夏天终于把房子盖起来了,只盖了一个空架子。先晾上吧,过年起来在收拾里面吧!2000年夏天装修房子,一切全部搞定,八月暖房,我们高兴的住进了新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新房子了,千辛万苦,受苦受累,在亲朋好友的帮忙下住进新房子了。尤其是年迈的父亲和我二哥(小孩的大爷),小叔子,他们最为辛苦!东五川买二眼窑洞,西寨盖五间北房,32岁的我总算是闹世人。</h3> <h3>  这张照片是我在西沟教书的时候照的,那时的我28岁。西沟地处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方便,学校是二眼窑洞,还没有挨着,一眼在哪里,另一眼在这里,离着六眼窑洞,孩子们不多有十二个,共三个年级,那是我和他们一起照的照片,那时女儿也去了,我抱着女儿在中间,女儿五岁。孩子们老实憨厚,朴实,就是数一个叫素华的学生可以,学习及各方面都很好,他是一个男学生,还有一个女学生也好,学习也挺好的,她叫美芳。美芳她爸是村长,对学校挺重视的,生活照顾,经常到学校问寒问暖,我的吃喝都是村里给的。一村人养着个老师,我够幸福的了。还有素华妈妈非常热情,每当她家吃好饭,总是把我叫去吃饭,吃了还要给拿上,对我特别特别的好,晚上去她家里看电视,那时候的电视少,我们家也没有电视的。我的女儿我妈看着,老公在阳泉上班,我们三地生活,比较艰苦。还有个远方姑姑,她家就在学校旁边,我也经常吃她的饭,下了课就在她家坐一会儿,唠唠家常,总是不一样的。就那样在哪里教了二年书吧!留下了那张珍贵的照片!</h3> <h3>  这张照片是我抱着我的儿子在东五川的窑洞门前照的,哪就是我的东五川的二眼窑洞。我在哪里住了六年,生活了六年,艰苦奋斗了六年,终于走出来了,抱着我的儿子,拉着我的女儿,坐着三轮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西寨村。学着孟母三迁,迁到了故乡,就是想给孩子们一个完好的环境,让她们好好读书,长见识,成为有用之才。</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娘三个一起在我家院子里拍照的,我和女儿都是短头,那会儿时兴那头,女儿穿着她爸刚买的新裙子,非常好看,儿子很瘦,他笑的灿烂,看见孩子们开心快乐的样子,我也更加爱她们了。一双儿女依偎在我身边,我感到特别幸福快乐!</h3> <h3>  这是我西寨的一串大院,院子里的西红柿长的喜人,还没有结果的,西边还种着黄瓜,每年夏天西红柿,黄瓜吃不完。那是我亲手掏的大粪,挖了坑埋进去的,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要不能吃上那样甜的瓜了。不吃苦受累是没有收获的。照片是女儿,儿子,还有五妹的孩子杨曦。她们确实是农村的孩子,老实憨厚,朴素。那时女儿十三岁,儿子七岁,女儿小学刚毕业。看着可爱的二个孩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她们大了成人了!记得那是1995年的夏天!</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全家四口人在曲峪村照的照片,我生下儿子就带着一家人去到哪里教书了,还带着我亲姑姑给看孩子,在哪里我每天教书,看孩,做饭,洗衣服,全是我一个人,老公在阳泉上班,反正白天上课,晚上洗衣服,一日三餐自己做饭,就是那样也要把孩子们的课上完的,手不停,最不停的教书育人。一个学期结束了,考试也不差。家长也挺满意,村里也没有人说我赖。在哪里我既当老师,又当校长,既得教好书,又得和村里打好教道,关系处好了是最重要的。一直是吃着村里的,吃着家长的,他(她)们热情,她们憨厚老实,我也和她们家长打成一片,吃的喝的不愁。在这里我教书三载,和这里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们爱戴我,我也爱戴她们,每当过节,学生们总是给我送年糕,饺子,等吃的,是哪里养育了我们全家,我终身难忘!这张照片给我留下了记忆,留下了最难忘的记忆!</h3> <h3>  转眼到了1992年3月份,刚过了年,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又要我们进修呀,说是进修半年就是中师毕业了,我之前是高中文凭。我那时还是民办教师,已经是15年的民办教师了。我准备好了进修的准备,老公送我立马就去学校上课了。哪年我35岁,我去了进修学校,每天吃喝住都在学校,每天八节课,早晚都走自习课。我不习惯,其他人也都不习惯,因为平时在自己学校里,每天也要上课,但是自由,这是当学生,一坐就是45分钟一节课,我的身体不行,吃饭不行,伙食也好,但是不习惯,吃不好,不像自己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唉!就那样一个月过去了,我们都盼着放假哩,同学们都是想家哩,有一天晚上自习,大家都想家想的哭了,你说多大人了,怎还哭上了呢?同学们有的比我小,有的比我大,都在哭泣。都给班主任反应该放假了,但就是没有放,硬等到五一才放假。平时一般规定是一个月放四天假,就是集中放假,因为大家都是住校生,每个星期一天不值当回家,那时还没有二天星期的,所以就集中放四天了。我硬熬了四个月才毕业了,在这期间我每天苦读书,光怕领不了文凭,每天背课文,算数学,写作业,整整四个月熬下来了,终于毕业啦!照下了全体师生照。五十个人的照片,连老师校长和教育局局长,晋中市教育局的领导和晋中市进修学校领导共62人,横排右起第六个是当时教育局局长——董书田,第七是进修学校校长——任全科,还有岳保定,我们的班主任——王会明,葛永忠,张海清,郭老师。毕业之后我还回原乡校任教,同年我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9月10号,西寨联校专车拉着我们七个优秀教师来到了县城,在原来的大礼堂开庆祝教师节颁奖典礼。100名优秀教师,100名尊师重教模范,在哪里举行了颁奖仪式。我手捧着荣誉证书和奖品,心里激动的久久不能平静,心想:</h3><h3>这个是我努力工作的结果,多少年来我得到的最大奖项。颁奖典礼完毕,车拉着我们去招待所共进午餐,碰巧我小妹也去参加颁奖典礼来,我俩高兴的开怀畅饮!</h3> <h3>  我独自坐在河摊上,仰望天空,在绿树成荫的河摊上,欣赏着大自然美丽动人的风景!天空那么晴朗,那么蓝,空气那么新鲜,人在绿中,绿在人中,衬托出一种美景,真是:风景这边独好!</h3> <h3>  这是1993年我在西寨小学教书的时候和李萍在一起照的照片,李萍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同行。我们俩个到我村的河边照的照片,那时候我34岁,看上去非常年轻,我从小就爱打扮,爱穿戴,姊妹几个数我爱打扮穿戴的,个子也是数我高的,有什么好穿好戴都是,一买回来就迫不及待的穿戴上了,从不吝啬。那时的我也可以说是时兴人的。就是到现在也爱打扮,爱美,爱干净,爱漂亮!</h3> <h3>  在西寨小学任教时,后来调来了杨怀良,他是校长,我和翠鱼二个教师,一个校长,三十六个学生,我的儿子是幼儿班,六一还得了个优秀幼儿奖励,那是过完六一照的照片,那时小学人员很少,光我们西寨村里的学生,到一九九三年可是增加多了,西寨片的学生都在西寨读书,寺上,武家川,安家庄,闹林沟,杏树岩村的学生全部在,人员可就是一百多了。校长是贾全成,老师就有八个,还有大师傅,学校庞大,生员庞大,师资力量雄厚,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小学了。我在哪里教了多年,一直到退休。</h3> <h3>  1992年我幸运的调回了西寨教书,哪时候我转正了,但还没有批下来,西寨小学当时是二个老师,还有一个是光翠鱼,我们二个每人教二个班,我教的是一年级和三年级,照片上的我是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在办公,这里的条件好多了,新盖的学校,整齐干净,校园挺漂亮大气,我在这里默默无闻,认认真真的工作着,尽着教师的职责,培养着下一代的成长,本着要想给孩子们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的原则,勤勤恳恳的,实实在在的工作着,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这是常规,日日如此。星期天了去家访,那个学生有什么情况,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利用周末给他补课,或者叫到自己家里给他再讲一遍,反复讲,真真让他听懂了,会做题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举一反三,抑扬顿挫,因才施教,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教学成绩显著,当年又被评为乡优秀教师称号。</h3> <h3>  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偏远山区教书育人,从来也没有叫过一声苦,每天上课,教书,教室出来教室进去,书不离手,手不离书,一心只当教书匠。下课了,面前是山坡,头上是小鸟依人,飞来飞去,就那样一直在单人校干了二十年,既当老师,又当校长,还是村里的办事员,村里有什么事也在学校,如:开会,来了客人在学校吃饭,等。是我坚定不移的在教书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从不放弃。爱教书育人这个岗位,爱孩子们,也愿意奉献自己,才坚持下去的。</h3> <h3>咬定目标不放松,</h3><h3>求索路上不放空,</h3><h3>宝剑锋从磨砺出,</h3><h3>梅花香自苦寒来。</h3><h3> 1992年的一次联想会议,校长拿着县教育局的文件念到:凡是达到这三个条件的教室,面试转正。1:在单人校教了十六年以上的教师。2:有中师文凭的教师。3:有县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啊!我达到了!高兴得我跳了起来!会议结束了,我一路狂奔,一路歌唱!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可以多挣钱了,也验证了开头那四句词了。过了不久就填表审合,转户口,一年以后正式转正。当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又是多么的高兴啊!每月工资是五百九十元,比民办工资多了一倍。总算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深山出太阳了。</h3> <h3>  转眼到了1996.6月,我高中毕业20年的时候了,我们同学20年后再相聚,我还在西寨任教,放暑假了。有一天接到电话说是我们同学聚会呀,我非常高兴,和同学一起来到了昔阳招待所,同学们那次来了27个,老师三个,我的班主任翟老师,数学老师李连成,音乐老师是我们去大寨旅游照相时,恰巧碰到的,留下了我们20年后相聚的照片。</h3><h3> 我们同学老师20年又相聚,见面了非常高兴,有说有笑谈笑风生,中午吃了饭,晚上我们远也没有走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才各自离开,我那次还出了200元钱,每个同学多多少少也出了点,反正我是刚转正了三年,也算是挣钱多的了吧。是自己自身奋斗出来的结果吧!同学和老师也赞同我——是个坚强的人。翟老师还特地表扬了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我在曲峪教书的时候,年底村里要写对子,要过年了,让老师给写对联,我是一个老师也不好推辞,可是没有对联书呀?怎么办?想到了山西日报社我的翟老师了,我就照上日报社的地址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就是要他给我买一本对联书,结果老师非常信誉,就给我邮回来二本对联书,当时我收到书的时候非常开心,高兴的不得了,书也有了,写对联不成问题了。这时想想我的老师是多么的好啊!他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好老师!后来我回信告诉他,收到了书了,感谢老师!当时写信吧也是带着试试看的心理,万一地址不对,万一老师收不到信,结果是果然收到了。再一次感谢我亲爱的好老师——翟老师!</h3> <h3>  我们班同学中当老师的不多,就我和杨转文同学,所以在我们二十年再相聚的时候,我们二个单独和翟老师照了一张照片做为纪念。</h3> <h3>  20年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班所有的女生在一起和翟老师合影留念。前排左起第一个是杨转文,我,刘新宇,毛转文,杨巧英,后排左起第一个是任世芳,王转花,李双林,翟老师,安凤良,付海文。这是在大寨陈永贵的墓碑前照的。</h3> <h3>  转眼又二十年了,我们同四十年又一次隆重的聚会,那是在2016.7.9号,在昔阳县的松溪公园的全周文化园聚餐,那次同学比上次多,共33个,那次我们在城里的宝珍,维柱,文林,素何,玉祥,双林,我七个同学组成了聚会组委会,我负责通知我们村的同学,那次我们最认真了,我把所有西寨的通知了,没有电话联系就硬找,硬是把我们村的所有人都通知到,所以那次聚会我们村同学最全,那也是我的功劳。那次聚会我们上午十点准时都到,十二点开饭,开饭之前翟老师讲了话,李老师讲了话,他们各自讲了自己的家里的生活状况,和孩子们都在哪里上班,都是什么工作和学位,二位老师学识渊博,讲的非常感人,不愧是我们最有学问的好老师,接下来我们同学代表讲了,有风良,海文,全锁,我也讲了几句,下来我们就开饭,饭桌上大家各抒己见,有说有笑,谈笑风生,同学情似海深,说不完的话,我们各自敬酒,先敬酒老师,没有老师我们能成为有用之才?是老师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教给我们学问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好老师。午饭后我们回酒店休息一下吧,但是回到酒店我们根本没有休息,还是说不完的话,这次我们四十年相聚,人已经五十六岁了,奔六十岁了,更加珍惜同学情份了,一下说不完的话,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又到晚上了,同学走了几个,剩下的多,又吃了一大桌饭,30个人的大桌子。其实也不饿,就是少吃点吧也得吃。吃完饭我们去K歌,我又在家里拿了扇子,我们的五个女同学一起跳了扇子舞【亲个蛋下河洗衣裳】,还有广场舞。我又和翟老师合唱了他当年教我们的【祖国一片新面貌】,我们合作的非常默契,一个字也没有唱错,音也唱的非常好听。真是小时候学下的东西,字字不落,记忆犹新。K歌唱完了,时间也十点多了,一天了,我们再留恋也得散伙的,我的儿子儿媳妇,孙子上午就回家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我坐上维柱和海文的车回家了。</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班委会和二个老师在毕业后四十年后的合影留念,就差毛转文了,她这次没有去聚会,原因吧是看外孙女的。很遗憾!我多次打电话她怎么也不来,说是走不了,究竟是走不了还是不想来,这就难说了,总之是没有去。</h3> <h3>  岁月蹉跎,历经坎坷的我,在哪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任劳任怨一直坚持着我的教育生涯,我是烛光里的妈妈,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我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呕心沥血教出了多少有用之才,我教出来的学生有北大研究生,黑尔滨工大,还有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干士,现在都是国家的人才。虽然我是个小学老师,但是小学是基础,是成才的重要基地。我为我教出来的好学生骄傲自豪!是我的坚持成就了我一生的幸福,是我的坚持成就了我坚强不屈的刚毅性格和奋斗精神!</h3> <h3>  到了一九九七年七月,中考完了,女儿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不太好,高中没考上,就连去高家岭补学的分数线也没有达到,女儿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就是她是个中等水平,其实她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就是女孩子脑子没有动开的,人分为三六九等,有的很早脑子就动开了,有的人脑子迟一点才动开的,没有考上补学班怎么办?女儿有一天哭着回去了,说是其他(她)孩子都考上补学班了,发了通知书了,如我们村的杨海红,李丽,贾晓敏,好几个同学都发了通知书了,我没有。我当时也没有责怪孩子,我说:咱也去补学,妈妈去找人给你办理。第二天我拍不接待的坐车前去县城,找到了我一个最好的朋友,前去办理,很顺利的办好了。我拿到通知书非常高兴的回到了家中,女儿也高兴了,全家人都喜欢。终于也能和同学们一起补学了。当时为什么补学?就是想考一个太行师范的。九月十一号报到,那天我和女儿还有她爸一起去送女儿补学,剩着同学杨贵生开的车把女儿送去补学了,顺利办理了一切手续,女儿入学了,我嘱咐女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考上师范。</h3><h3> 一年后,中考成绩还是没有起色,没有考上,那时的中考分数相当高,这怎么样办?我想太行师范有自费生的,就是钱不少的,可是也得有人才能走自费的呀?这就再找熟人吧,托人找关系,啊呀!找到的是太行师范的校长——王联保,他是咱们昔阳李家庄王家庄人,人气特好。我找到他他说:等县委和教育局批下来再定,这样我就有底了,要二十个自费生,我就等着这个好消息。我就住在县城里面等着,接几天去打听打听,没有信息,接几天去打听打听还是没有信息,突然有一天,王校长说:发通知吧,你决定去还是不去,去了就是花钱多,不包分配。注意自己拿。我当时坚定不移的说:去,不分配回来再说,有了文化才能,咱去私立学校任教。信念已定,拿到通知书,我向回家的路上走去。三天之内酬接到一万一千三百元钱,再办好转户手续。时间紧,任务重。在往回西寨的公交车上我思量着,钱是个最大的问题,我没有积蓄,九四年刚转正,一家四口人开销。压力很大,那天正是中午的车,我在车上病的几乎晕倒了,回老家里。亲戚朋友东借西凑的连我一个月的工资凑下四千五百元,离一万一千三百元还差一半多的,三天过去了,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号太行师范报到。我觉得钱不够肯定是去不了的,可是又想去,就特地又去问校长,校长上班去了,校长夫人在家说:我打电话问问吧,一问是占去吧!我领着女儿坐上去左权的公交车前往太行师范奔去,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这天是和顺,左权,昔阳,好几个县的自费学生前去报到的,工作人员都忙录了一天了,所有自费生全都报到完毕,要收摊了。这时候我们去了办公大厅了,见到王校长,他说:钱不够不能入学,一天来也没有一个特殊录用的。其他付校长,领导们也都是这样的说法。我和女儿当不敢大哭,泣不成声。这怎么办?在场所有人都是同情,只能同情,不能录取,因为咱钱不够。我当时就把应有的四千五百元钱交给王校长,我说:王校长我把这点钱给你,给我放起,我去借钱,借够钱了一同交够,孩子且留在学校。当时其他领导都说,不行孩子领走,借够钱再来。突然,王校长说:给孩子和大人领饭票吃饭。因为到晚饭时了,这句话就是命令呀,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纷纷攘攘,会计拿来一百元饭票,拿被服的,拿脸盆的,把女儿领到学生宿舍去了,我也随后跟着去了宿舍。进门一看,门上女儿的名字就已写上了,一个宿舍八个人。啊呀!终于录取了,钱不够也录取了,这是多大的面子呀?是王校长一声令下,才录取的,我谢天谢地,感恩不尽,才松了口气给孩子铺好床,东西放在柜子里面,暖壶,脸盆收拾好,去吃饭吧,我们二个刚才的紧张和恐惧在饭堂里也慢慢放轻松了,二个人吃了一元多钱,就二个馒头和二碗稀饭,一个白菜丝,打发了一顿。当时就是不吃饭来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就是一路坐车,路远,一凡紧张,一凡惶恐,喝了点吃了点感觉好些了。晚饭后,一声铃响,那是上晚自习的铃声,女儿拿着书本去了,我来到王校长办公室告别,明早要走了。和蔼可敬的,平易近人的王校长说:老李明早上六点把锦平她妈送到车站。可能是他的司机吧?我暗暗想,看这待遇多大。告别王校长,我独自在校方的接待楼里面住了一个晚上。一晚上也没有睡着,左思右想,老天真公平,我没有交够钱孩子也上师范了。是仁慈善良的人——王校长救了我们家,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h3><h3> 第二天早上,五点起床,匆匆忙忙看了一眼女儿,她去上早操去了,我坐上转车去了左权汽车总站,回家借钱去了。因为当时三天时间,容不得你借,哪天我直奔太原去我外甥丽丽哪里去了,晚上她借给我二钱元钱,回到寿阳我姨哪里借下三钱元,回到西寨,老公又借下二少元,这才够了。我把钱一同交给了王校长,一个月后,王校长把交学费的单据一一给我,还剩下一千元钱。真是一辈子的恩人啊!三年学业归来,孩子和普通师范生一同考上了老师,我也安心女儿也安心了,有工作了。事后我和女儿我们全家一起去看望了王校长一家,致谢了王校长的大恩大德。王校长是个实在人,办事认真,工作兢兢业业,是个了不起人物,多年在太行师范当校长,后来回到榆次总校当书记,直到退休,前年去世了,当我听到这噩耗的时候,我暗暗为他祈祷,你一路走好!</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  女儿有工作了,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我们全家其乐融融,正当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的时候,突然她爸有病了,这突如其来的病,让我们全家不安宁了。</h3><h3> 那是在二零零一年一个正月的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胸部有点疼,好像是出叉气的感觉,他也没有再乎,过了三四天之后还是那样,我说:大夫看看吧!于是我就和他一起去看大夫,拿了点药,大夫也说是叉气了,拿点消炎药吃吃再说吧。吃了四天的药忍不见好,我就和他一起去县中医院找贾大夫,贾大夫是一个好大夫,以前年轻时候在我们西寨当大夫的,他去西寨是刚参加工作,二十几岁。贾大夫让他检查了B超,各项检查都完了,好像肾有囊肿但不准确,贾大夫说你们去阳泉市四0医院检查一下吧,我和他第二天直接到阳泉医院也是B超,胸片检查完毕,结果B超查出来了——肾盂癌晚期。我不相信,但是这是真的,大夫说:回去找乡野郎中看看吧!他的意思是我家条件差,病又严重,化了钱也看不好。我不忍心,决定住医院治疗——化疗。二个星期化疗,接下来回家休息二个星期,我又找了一个中医老大夫,拿了中药,中西医结合吧,还需能治好。带着药回家里修养吧,回家之后,一天吃好几顿饭,蔬菜水果,肉,应有尽有,吃的它白胖胖的,药也吃完了,一个月之后再去化疗检查,又化疗二星期之后,B超一检查,什么病也没有了好了,真是奇迹啊!他也不疼了,真好了。感觉好人一样了。这不是好!我为他高兴!他出院回家修养。三个月后的一天,他突然感觉腿疼,腰疼,走路也得住拐杖,怎这又怎了,带他去县中医院看看吧,医生说:考电治疗吧,考了一个星期的电,无济于事。他更疼的不能走了,于是乎就做了个CT,检查结果是肾盂癌脑转移——脑瘤。唉!天有不测风云,这样的灾难怎又落到我头上来,住医院吧,输水治疗,人一天不如一天,第五天尿床了,我感觉不对头,把我家里人都叫来,我的小叔子,嫂嫂,外甥女婿,闺女,第二天早上果然情况不好,他不吃饭了,眼也不挣了,唉!马上叫大夫,大夫说:马上出院回家吧,我吓得立马叫车,就那样在车上也输着液体,顺利的回到了家里,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母亲早已在家里等着了,大姐,三姐,三姐夫她们也把家里收拾好了,小叔子和我二嫂也都跟着回去了,村子里的邻居街坊好朋友都前来看望,等下午五点半左右他离开了我们,咽下一口气没有人了。唉!人就是这样就没了,我非常纳闷。我光着脚丫子非快的跑到了我的邻居家——书记家。告诉了他的真相,唉!天塌了!天塌了!我瞬间倒下了!倒下了!</h3><h3> 可是后事还得办的呀,也不能倒下,晚上把我妈家的人叫来,还有村里的大办事,村干部,一同商量后事怎么办?当时我爸已经去世一年了,就全靠我三姐夫了,他忙里忙外,什么也是他,这就是我爸临终遗言:让我三姐夫接管我家的一切大小事情。第二天当我二子披麻戴孝去请人主的那一刻,我悲伤的嚎啕大哭,看十二岁的孩子那样的穿着打扮,我心痛啊!心痛啊!为什么老天爷不公平了,给了我这样的打击!如晴天霹雳!我紧咬着牙坚强的坐在那里,人呆了,迟钝了,不知所措了,但是我的内心却想:我不能这样,我要坚强的好好的活着,为了孩子们,女儿十八岁,儿十二岁,为了这二个后代我必须强忍悲痛,坚强起来!二零零一年八月初八他去世,八月十二殡葬,我没有去送他,我恨他把我留下一个人,恨他没有寿命,恨他的一切!把我丢下,还有可怜的一双儿女,唉!恨又有啥用呢?把这个“恨”字丢在一边吧,变成动力吧,可是这动力也得用时间的,慢慢的慢慢的我由站不起来,到站起来,由怕看到人,到敢看到人,那时的我好像自己缺少点什么的,好像自己矮了半截一样,跟不上人似的,怎么也台不起头来,时间是磨灭一切的最好的工具,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站起来,一定要坚强起来,把二个孩子抚养长大成人,完成他父亲未完成的使命。这一年孩子刚师范毕业,头正月已经实学开了,是在教育局档案室打帮,九月份就回西寨庄窝小学教书了,校长任卷福还算不错,把女儿安排在哪里实学。实学一年后女儿考上了正式老师,进了编制。</h3><h3> 你看她爸就是没有福气,女儿有工作了,挣钱了,他也离开我们了,他就是个受罪命。他终年四十六岁。</h3><h3> 女儿的工作分配在冶头当了中学老师。因为我年轻时候在单人校工作,怕女儿受我的罪,又做饭又教书的,又当校长。所以我就安排她当了中学老师,那年正好是葱窝中学缺一个班主任老师,所以女儿就上任了,我问女儿你可以吗?她坚定的说:可以。我放心了。女儿教书可以的,因为她在师范读书文化课成绩优秀,名列前茅。三笔字也写得相当漂亮的,各方面都优秀,因为她懂得当老师得有文化的,自己在初中成绩不好,就没有正式考上,所以她在师范确实是下功了,而且脑洞大开,在师范有的学生上课睡觉,但女儿她非常刻苦学习,专研教材,所以她出来教书不成问题。而且她所带学科年终考试成绩优秀。半年时间她成为优秀教师,受到了校长和老师们的好评。再说女儿考老师的时候,全县一百多人参加考试,要了七十个老师,女儿考在第十八名。成绩优秀,所以她教书不成问题。</h3><h3> 就是他爸没有福气,没有看到女儿上班当了老师。</h3> <h3>  话说老公离开我了,女儿工作了,儿子也上高中了,我也只好请病休假休息休息了,家里没有顶梁柱了,可是我还得挺住,不能倒下,于是就下城里给孩子们做饭,一个读书,一个教书,那时我没有自己的家,问着家住在南关。时间过的真快,一晃三年过去了,有好多朋友给我介绍对象,那时我是47岁,我想要找个男方的孩子们都大了,成家了,岁数比我大点也可以的,但是得挣工资,比我工资高一点的人,性格还得好点,老实点,即使人长得不怎么样也算吧,最主要的是人气品德好,就行。经过朋友的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李保国。他东关人,电信公司退休职工,人品还可以。经过三个月的交往,一来二去的,我认为他可以依靠。于是我就决定再婚嫁给他,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哪天,他把我娶进家门,我们也没有大操大办,饭店吃了一顿饭,我不想张扬,慢慢的过把,暗暗想: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这是我唯一的想法。三年半了,我也够对得起死去的他了,想着就是有一个依靠,打帮把孩子们都成了人,儿子还要上大学,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我给她(他)们都办了事,我也就算对得起他了。</h3><h3> 就这样来到了李家,还是个姓李的,也许是缘分吧,命里该这样子的,一直过到了现在,十六年了。</h3><h3> 十六年来,我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一一不少的做着,做饭,洗碗,收拾家里,他买菜,外面的事情都是他,我不管。我默默无闻的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挣钱多,管着全家的吃,喝,拉,撒,我的钱存放起给孩子们读书花。这也是我跟他谈了一个条件,就这样我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过着我的小家庭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我走出了那个悲痛欲绝的阴影。</h3><h3> 我,比以前好多了,生活条件好了,他也宠着我,想吃什么买什么,想喝什么买什么,一应俱全,住着楼房,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舒服多了,特别幸福!也许是上天安排的,让我也幸福几天吧!</h3><h3> 就这样请着病休假,每月按照病休的文件扣工资的20%,我身体还是不太好,于是我就到广场跳舞,唱歌锻炼身体,由于发生了天灾人祸,几年来我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沉重的打击把我压的抬不起头来,喘不过气来,为了使自己心身健康,我选择了锻炼身体,唱歌和跳舞。</h3><h3> 二零零五年的一个早上,我溜达到了上城街的新市场哪里,看到有好多老婆婆在跳广场舞,我从小爱跳舞,就跟上她们跳,她们跳什么我也跳什么,每天早上上去跳,后来看到她们拿着扇子跳扇子舞,我也买了扇子和手绢,手绢舞是【第一套秧歌】,【第二套秧歌】,我都学会了,而且跳的蛮好的。那个女的队长叫银花就叫我去她们队里跳,当年参加了十月份的晋中市秧歌比赛,在昔阳赛区比赛的,获得了优秀团体奖。我们十个队员还照了一张照片,留下的纪念。!</h3> <h3>  儿子是个爱好文艺的人,和我一样,总是有基因遗传的吧!他小学三年级老师看上他了,就给他们几个排了一个武术舞蹈【中华有神功】,拿的道具是大刀。儿子跳的不错,这也完全是爱好,有艺术细胞和天赋。到了大学,老师果然又看上他了,可能是儿子长得身材细长苗条吧,有魁梧,学校要去北京演出,专门抽出十几个学生排练节目,果然去北京武警总队举办的迎春晚会演出了,而且演出很成功,并合影留念。现在他不怎么张扬自己了,会唱会跳也不去展示了。</h3> <h3>  时光过的真快,2004年6月转眼儿子考上了山西高等警官学院,那天发来通知了,我既高兴也不高兴,这个学校是专科学校,不是本科,可是孩子的成绩达到了这个学校,去还是不去?体检、面试,警官学院念出来是当警察,我们家人和孩子商量一下,决定去体检、面试,结果全通过,那就定下来去念吧,于是我就回来准备,什么也不用准备,准备好钱就可以了,这回钱是不成问题了,准能够他交学费的了,不比1998年了,时隔6年,我们家算是时来运转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到上学的时候了,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往太原出发,直接到了太原小店区,那个学校在小店区的,那是南校区,那天我们交了一年的学费、等其它费用共一万三千多元钱吧,学生公寓是八个人一个宿舍,挺好的,一切顺利,下午我和老公就回来了,毕竟是太原,不远。</h3><h3> 大学每个星期都要过,但是也不能次次都回来,一个月回来一次吧,儿子上大学比较勤奋,第二年的一学期还拿了个奖学金——五千元,他高兴的回来把钱交给了我,算起回报吧!我也觉得孩子长大了,不由得既高兴又难过,心情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我嘱咐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下本领是自己的,出来好好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h3><h3> 儿子也本份,听话,书读完了,毕业了,穿着警服的他,特别威武,照下了毕业照。</h3> <h3>  2005年8月份,我和老公坐飞机去了华东五市旅游了6天,那是我们婚后第一次出去旅游,二个人报了假日旅行社,坐公交去的榆次,在武宿机场坐的飞机,第一次坐飞机感觉好怕,尤其是刚升空的时候,太怕了,飞机上吃水果,吃饭,喝饮料,太好了,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坐飞机上天,看到下面人像蚂蚁,车也太小了,车在路上走成一排好像一条龙一样,弯弯曲曲,非常好看,晚上看再加上灯光那亮点,更是辉煌灿烂。楼房那就更小了,每走到一个城市,白云能看到一片秘密麻麻的楼房,晚上看到的是一片灯火通明的夜景!非常好看!二个小时到了,下飞机了,旋梯拉开了,我感到走在旋梯上,联想到主席夫人下旋梯的场景,我顿时觉得我太荣幸了!能和主席夫人比了,咱老百姓也能享受这美好时光了。顿时觉得祖国太伟大了,新时代的步伐迈的太快了,我们太自豪骄傲了!</h3><h3> 到了上海我们跟上旅游团队,一行五十个人坐大巴车,分了小组,开始旅行,第一天住在南京,看了南京孙中山公园,南京路,总统府,南京公园,南京小吃一条街。第二天去无锡,晚上看了【宋城千古情】晚会,真好!门票贵啊!每个人180元,我二个360元,看看不后悔,自去了,不差那几个钱的,一辈子就去一次,够意思了。第三天去苏州,杭州,坐游轮看了白蛇传的断桥,游了西湖,雷峰塔,都看了看。不简单!苏杭二洲咱也去了,体验了男方的那种美景。逛了乌镇,太好了!最后一天逛上海,上海是花红酒绿的大世界,谁不想去看看,上东方明珠看看电视塔,光排队等候就四个小时,才上去,不过二十分钟就看完了,那也值得。晚上坐游轮游了黄浦江,真高兴,一点也不白活,游玩了上海这个大世界,太高兴了!这也是托老公的福,才去了。华东五市——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无锡,游玩完了。该回去了,坐飞机在回自己家吧!外面再好也不如咱家乡好,因为咱不是哪里的人。</h3> <h3>  话说我嫁到李家,过年我就把我母亲接到我家里过年了,那是我和老公,母亲一起照的照片,那时母亲是71岁,还不算老,身体健康,我更不能说老了。母亲在我家里过年,住了一个多月才去了我妹妹家里,从那会开始,母亲每年冬天就住我家和我五妹、七妹家,一住就是六个月,赶过清明才回老家的。因为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能放心的住了。</h3> <h3>  这是2006年9月26号我和女儿去北京旅游,国庆节外甥女小燕结婚时照的全家福,随同去的有:杨勇,我和女儿,女婿,瑞鹏,秋香,小晶晶,小润润。我们是娘家人,前去送亲的,小燕嫁在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一个山村里面,在长城脚下,也可以的,我们去旅游,正好她结婚,就正好给她捧捧场,不是来还去不了的,在她家住了二晚上,第三天早上走的,她家离北京市还得坐三个小时的车的,也是远的。告别了她我们就坐长途汽车顺利回来了阳泉,又倒昔阳车回家了。这张照片是最珍贵!</h3> <h3>  2006年农历10月11日,女儿就结婚了,在结婚之前,我和她们一起去北京旅游了,顺便买了点结婚用品,</h3><h3>女儿是自己找的对象,女婿家里条件也不错,公公婆婆人挺好的,都是事业编制,都有工资,女婿也是事业编制,在园林局上班,人品不错,是个好女婿,当年找成就结婚,办事的时候,我老公全力以赴,也是头一天在院里做饭,第二天在饭店吃饭,热闹的挺好的,结婚头天下午我的几个会跳舞的舞友还热闹了一下午,一下午晚会弄的可红火了,第二天又跳了一上午,我也是光跳舞,什么也不管了,主要是我的姊妹们多,姐姐三个,妹妹三个,她们管着做饭,招待客人,所以我是光跳打,放心哩。</h3><h3> 女儿结婚了,中午我喝醉了,我能喝,也是觉得格外高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事情办的顺利,办的好,吃也吃好了,喝也喝好了,肯给人吃还怕办不好事情?大办事是我侄儿高二小,他专门下来住下给我办事,住了二天,老公的功劳最大,没有他来事情办不下这样好!所以吧,女人就得有个依靠,男人是顶梁柱吗!</h3> <h3>  2006年3月8号三八妇女节,我们红月亮舞蹈队,在昔阳县三八妇女节晚会上演了节目,哪是我组队的第二年,2005年冬天组的舞蹈队,非常不容易,队员10个,队里服装道具什么也没有,从头开始,自己买服装,买扇子,斗笠,记得我排的舞蹈是【山路十八弯】斗笠舞蹈。那张照片就是我们演出结束后照的,非常满意。第一次组队出演,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人人都夸我,是了不起的人。红月亮舞蹈队从此有名了。</h3> <h3>  2008年8月9号,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刘璐主持的栏目【激情广场】,具体是参加了工商联主办的合唱团,唱的歌曲是【唱得幸福落满坡】。那次我们见到了明星:殷秀梅,阎维文,杭天琪,张涛,柳石明,衡越,马玉涛,等歌唱家。让我打开眼界,全县七个方块队,每队都赛歌,看谁队唱的好,我们工商联队获得了第一名,晚上给我们吃了大餐,又去歌厅唱了卡拉OK,我又一次得到了启发,和艺术接下了不解之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活动,平生第一次。觉得太牛了!深感自豪!这是我们的合影留念。</h3><h3>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志芳,水平,还有水平的朋友,我们四个人,穿着统一服装照的一张留念合影!是我们永生难忘的纪念!那时的我50岁。</h3> <h3>  这是我们红月亮一队2009年参加晋中市老年人健身球获得的优秀奖,还有二队也获得了优秀奖。那时是二个队,人比较多,所以就分开二个队比赛。</h3><h3> 同年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工商联合唱队的大合唱,我们红月亮队参加12个人。而且给了我队一张大照片,老公给我镶在相框里,就挂在我家客厅里,挺大的。我们穿的大红裙子,非常漂亮!</h3><h3> 我们十一个人有怀林,丽华,我,照片上第一排坐的就是我们三个人,还有小青,润美,素芳,红梅,张芳,海良,云芬,小方。哪张和毛新明工商联主席合的影,毛新明在中间,我在老毛的右面,左边是红梅和润美,右边是小方和海良。</h3><h3> 我,丽华,怀林,俺三人都是西寨的人,我们非常亲切,三个人一起合了影,留下最好的回忆,现在拿出来看看非常有意思,再过几年拿出来更加珍惜,等我老了,下世了,后代们拿出来,这是我奶奶或者老娘的照片,我觉得也是非常的自豪,荣幸!虽然我不在人世了,但是我也骄傲!</h3> <h3>  五年以后,我和老公又补照了一张结婚照,是我们村里的爱红,开的照相馆,说你们也补照一张结婚照吧,现在时兴了这了,人都是补照的,所以我们就浪漫一回吧!照了这一张照片。</h3> <h3>  2008年11月23号,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完了,我和老公一起去北京看了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大剧院,还看了一场话剧,门票在第六排每个人还88元的,不管多少钱我说:咱也要体验一下国家大剧院的感受的。我们二个人共花了176元,看了大剧院的话剧,这辈子也值了。还又去天安门广场游玩了,因为2005年去北京旅游了一回,2006年又和女儿去了一回,连看奥运场馆这次就三次了。四年之间去了三次,够意思了,这次还是住在北京市木樨地哪里。就在天安门这条街,公交车方便,一会儿一趟。完了又去颐和园,动物园,天坛公园,毛主席纪念堂,历史博物馆,都看看,走走,住了四天。</h3> <h3>  2009年8月8号是昔阳县全民健身启动仪式展示日,我们红月亮舞蹈队27个人展示了广场舞,并合影留念,那次展示我们提前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穿的粉红色的半袖是工行行长孔德平赞助的,他是东关人,所以他非常支持我,给了很大的帮助。不是来我们就没有服装,服装统一了就好多了,整齐好看!精彩靓丽!</h3><h3> 这2009年9月25日还参加了昔阳县工商联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合唱活动。我带领红月亮队参加了,并合影留念!</h3> <h3>  2010年元旦,我们红月亮舞蹈队参加了工商联的团拜会,跳舞唱歌,演了节目,和五福工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五平一起合影留念。同年还参加了工商联的迎春晚会,全体队员和工商联主席毛新明等领导人合影留念!同年五福商贸有限公司聘请我给他们公司组织游行队伍,游行队伍人员70个,舞蹈歌曲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是编导又是导演,还是老师,也是指挥官!照片中间是工商联主席毛新明,左边是我,右边是赵五平,我们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看上去队伍庞大,服装靓丽整齐好看!</h3><h3> 同年五月我跟随老公去山西芦芽山旅游了,这是他们单位组织去的。看了哪里的万年冰洞和杉松,杉松那个笔直的高啊!实在是又密又多又高!</h3><h3> 也是在这2010年10份我和老公去香港,澳门,深圳,广东,珠海,湖南,长沙七个城市旅游共走了9天,是坐夕阳红专列去的,那次我们昔阳县去了38个人的,光我们就一个中巴车的,特别是看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哪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四面环山,确实是出了这样一个最伟大的人才——毛泽东!</h3><h3> </h3><h3> 2011年正月十五,我又揽下县政府的游行队伍,共60个人。那年我自己去太原买的服装,绿彩衣,粉扇子,我们游行的歌曲是【唱的幸福落满坡】,也是我自编自导的舞蹈,动作既简单又好看,又欢快,受到领导的好评和表扬。最后领导给我们合影留念!最中间穿红呢子外套的是我,左右二边的是县办公室主任和领导同志二人。那次游行队伍他们非常满意!</h3><h3> 同年的6月28号我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工商联的合唱团的合唱,我们红月亮队也是14个人参加,我们也是穿着合唱的大红裙子,照下合影留念的照片。永远难忘!</h3><h3> 同年的11月15号,我们队参加了昔阳县乡镇社区柔力球比赛,并获得了优秀奖,颁发了奖杯,那张照片我捧着奖杯和姊妹们一起合影留念。</h3><h3> 同年我又参加了昔阳县电视台唱响松溪栏目的节目,我和老宋演唱了解放区的天和十五的月亮,二个节目,并颁发了聘书,就是聘我们为特邀演员。我和主持人马雪梅老宋一同照了合影留念。</h3><h3> 同年我在延青杯家庭演唱会,获优秀家庭奖,奖金1000元,还有奖杯🏆我个。这一年喜事一个接一个的,非常幸运!家庭演唱会也是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独特的就是第一段是我重外甥女的独舞,下来是我演出扇子舞,中间高潮部分是我妹夫书法,孙子吹葫芦丝【婚势】,我借着葫芦丝的音乐打柔力球,这样的场面非常的独特,最后是我和大姐,重外甥女三个人带着草帽跳【学习大寨赶大寨】,结束!内容丰富,编排独特,艺术水平高,所以获奖了!而且书法的题词是:</h3><h3>春潮绵延</h3><h3>松柏常青</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后二个字合起来是:延青,延青就是延冬青,昔阳县延青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我在家庭比赛节目中加了体词,更显得我的节目上档次,有水平了。节目最后把书卷赠送给了延青商贸有限公司。书卷是我买的,姊妹夫书写。</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1年5学份,我同学秀英从大同回开了,回老家——温家庄办事,同学双林送她回去,一同回去的还走我,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到了温家庄,在哪里照了相,吃了饭,非常开心,因为我们三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同学,四年半的同学的,感情深,友好。我和秀英又是赤屁股长大,她是我侄女,我和她同岁,但是我的辈分大。我们从小我起玩到大,同上学,同跳舞,同体育比赛,走到哪相跟到哪,形影不离。所以这次回来更加珍惜。</span></h3> <h3>  从2005年我组队以来,每年正月都要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活动,政府广场正月十五演出,参加广播电视台唱享松溪栏目的节目,八月八号县老年体协举办的全民健身活动,都要有大奖的,大部分是义演的,没有报酬的,但是我们是热爱文艺事业,热爱祖国,爱党爱人民,歌唱祖国歌唱党,完全是正能量的提现,我在咱昔阳县也小有名气了。爱唱爱跳,又带着一个文艺团队,经常上电视节目,所以人人都知道我。</h3><h3> 特别是2012年参加了昔阳县宣传部举办的“汇力源”杯秧歌大赛,我红月亮舞蹈队获第二名,那次我们跳的是北京二套秧歌【扇舞翩翩】,那是6月份昔阳县文化馆舞蹈培训的秧歌,那次培训共教了6个舞,都是北京舞蹈,共培训12天,二天一个舞蹈,我全都学会了,而且还领头的,二天学一个秧歌是不好学,挺紧的,我按时到,按时走,一下也没有误了,所以学的最好,那会儿还年轻的,我54岁,比现在精力充沛,体力也可以的,不觉得累。就是我学得好,所以回来教的姊妹们也好,所以我们比赛获奖了。而且这次比赛就是对口比赛,我们跳的就是培训的舞蹈。非常符合比赛条件。那次我们的人员并不是特别有基础的,但是我们一个是老师我教的好,另一个是我们每天练习,功夫大,所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