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行之二)

Linko

<h3>走进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行之二)<br></h3><h3>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好饮,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同样传承着这一独特的文化特征。景区入口,循着悠扬的芦笙曲,广场上数十名苗族妇女轻盈舒缓的舞姿跃入眼底。一碗苗族“拦门酒”如同当空的日头一般热烈,“喝过拦门酒,才算到贵州”,一碗酒里盛着一个民族的文化。<br></h3> <h3>错落有致的苗楼沿着河谷依山而建,一直延伸至半山腰,成百上千座楼阁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图景。强烈的视觉冲击正是西江苗寨备受游客青睐的原因之一吧。<br></h3> <h3>夜幕下的苗寨在万千灯火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神秘。<br></h3> <h3>西江苗寨大约居住有1400多户人家,故有“千户苗寨”之称,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集地,其根源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蚩尤的九黎部落。 几千年来在无数次迁徙中苗族人在宗教、建筑、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低地耕种,缓坡建房,𠄘袭了干栏式建筑样式的苗寨吊脚楼上下三层美观且实用。 神奇的吊脚楼不用一钉一铆,全用榫卯衔接。<br></h3> <h3>当地人说“汉人住坝子,布衣住水边,苗人住山里”。大山深处气候潮湿,易遭野兽攻击,苗族人的三层吊脚楼可隔湿、可防兽,支撑整座楼房的是传承了千百年的匠心。 吊脚楼第一层养牲畜,第二层为居住空间,第三层储存粮食,分工合作、相得益彰。<br></h3> <h3>吊脚楼的点睛之笔是二楼堂屋外走廊上的“美人靠”。农闲时,苗家男子在此吸烟纳凉,姑娘们或梳妆打扮或挑花刺绣,构成了一幅幅闲适的生活图景。<br></h3> <h3>苗族大妈们也是苗寨里的一大风景。她们身着民族服装,三三两两坐在“风雨桥”头,手里绣着各种绣片,正是游客最喜欢抓拍的好景致。大妈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围观,她们神情淡定,只是偶尔透过老光镜瞟上你一眼。<br></h3> <h3>了解苗寨得用脚去丈量。上山去到“鼓藏头家”的途中,见到了多处售传统苗药的摊点。苗药擅长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这应该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丛山峻岭中的苗人一代一代沉淀下来的智慧吧。<br></h3> <h3>苗族的蜡染也独具魅力。在半山腰,我们被一间叫“厚彩蜡”的小店吸引,店内陈列的蜡染作品用色低调、花纹素雅大气,图案对称工整,粗布上的蝴蝶纹、枫叶纹、鱼虫纹等造型正是苗族传统文化的特有符号。<br></h3> <h3>在店内与苗族妈妈搭讪聊天时得知,这位妈妈十分了得,竟然是苗族蜡染名匠、非遗传人!<br></h3> <h3>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苗族人的宗教是朴素的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山水有灵、花草有灵、鸟兽鱼虫有灵,树木自然也有灵,尤其是枫树。他们认为枫树诞生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又诞生了鬼、神、兽以及苗人的祖先,因此苗人有拜祭枫树的习俗。<br></h3> <h3>可爱的导游妹妹特意带我去见识了寨内最尊贵的那株"守寨树”。<br></h3> <h3>西江千户苗寨共有八个自然村寨,寨寨相连,户户相邻,在寨子的最高峰住着“鼓蔵头”(俗称的苗王)。</h3> <h3>苗族人自古便有自己的领袖。“西江苗寨博物馆”中对此有较详细的介绍。<br></h3> <h3>“鼓藏头”的地位十分崇高。鼓,又称鼓社,苗语意思是“有共同血缘的宗族”。 相传苗人西迁时每一个宗族都置有一只鼓,以鼓认宗,而西江苗寨八个自然村寨都属于一个鼓社。 苗人崇拜祖先,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分三处安放。一随身躯入土,一进家中神龛,一入宗族鼓中,与祖先再次相聚。鼓藏节上的杀牛祭鼓实际上便是一种祭祀祖先的宗教仪式,而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正是“鼓藏头”。<br></h3> <h3>我们从也东寨口进山,沿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穿行在密密麻麻的苗楼之间,尝试着用脚步去接近苗族人的真实生活。<br></h3> <h3>苗寨的炊烟诉说着村寨的祥和安宁。<br></h3> <h3>夕阳下静静佇立的棕黄色吊脚楼讲述着苗寨的前世今生。<br></h3> <h3>鼓社与苗族人的生活、信仰密不可分,了解鼓社是了解苗族文化的必修课。所以有“不到鼓藏头,如同未到千户苗寨”之说。<br></h3> <h3>遗憾的是,我们到达鼓藏头家时,鼓藏堂并末开放,屋内的状况只能借助以下这张网络图片去想像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