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广宗寺(南寺风景区),位于贺兰山西麓(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的一个山谷之中,由南寺区、詹卯山、原始森林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南寺区是游玩的重点区域,区域内有阿拉善左旗最大的寺庙——广宗寺。</h3><h3>广宗寺,藏名“丹吉楞”,当地人更习惯称呼这里为:南寺。这里是根据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遗愿所建,寺内因供奉六世达赖喇嘛的肉身灵塔而闻名蒙藏宗教界。寺庙中立有一块印有仓央嘉措著名诗句的木牌。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是那位饱受争议的达赖喇嘛,他一生写诗无数,很多是舒情的作品,同时他又贵为藏传佛教的领袖,受到藏区万民的敬仰。</h3><h3><br></h3><h3>南寺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6年),寺院建成后,从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请来了六世达赖喇嘛的遗体供奉在庙中,尊为该寺的第一代葛根(活佛)。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政府御赐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寺中还珍藏有甘丹赤巴(藏传格鲁派的领袖)的斗蓬,唐代高僧玄奘(唐僧)的铃钎,六世达赖喇嘛的五佛冠,八世班禅所赐的银壶,以及各种大小印章等稀世文物。</h3><h3>如今的南寺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但大部分建筑都是近年修建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其中供奉六世达赖喇嘛遗体宝塔的大殿称为“黄楼寺”。黄楼寺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全部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极为富丽,而宝塔中供奉的六世达赖的遗体,据说在文革期间已经被毁,现在里面只有六世达赖的舍利供奉着。</h3><h3><br></h3><h3></h3> <h3>我们一行38人,24人选择了从寺庙后的冰沟徒步至牦牛塘,只有14人乘坐观光车到雪岭子,然后去往牦牛塘,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因为来回少走近六公里路,可以大大节省体力。</h3> <h3>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h3> <h3>到达牦牛塘。贺兰山腹地的一块高山草甸</h3> <h3>牦牛塘到云天虽然仅有一公里多路,但路窄坡陡,走起来多少还是有点吃力,中午12点多我们到达云天,只有到达云天才才能领略到贺兰山的雄姿壮美!</h3> <h3>距离巴峰越来越近了,由于海拔高,坡陡峭,正面冲顶有较大的难度,可以选择从巴彦笋布尔峰后面绕过去。正面冲顶每走10多步就气喘吁吁,有些友友还是选择正面向峰顶冲刺!</h3> <h3>人们通过祭祀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h3><h3> 在每年的六月初三,广宗寺的喇嘛要攀登到巴彦笋布尔峰上,祭拜巴彦笋布尔神灵,念诵祝福经文,祈求众神赐予的安宁和苍天的雨水。照牧民的解释,如果一个人40岁后能连续三年登上笋布尔峰,就会去病避灾,延年益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成功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登顶啦!😂😂😂</h3></font></h3> <h3>山顶上的界碑,一步跨两省。</h3><h3> 宁夏和内蒙以贺兰山为界,巴峰顶便成了天然的分水岭。</h3> <h3>我们一行10余人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攀爬,终于登上贺兰山第三大高峰——巴彦笋布尔峰(贺兰山的第二高峰是哪儿?),海拔3198.1米,山顶建有贺兰山最大的敖包。此时站在山顶,山再高,我们也能把它征服,此时此刻我们感悟着古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体验着山高我为峰的快乐!!</h3> <h3>我特别佩服的侠光姐登顶啦!</h3> <h3>今天的南寺与往日不同,郁郁葱葱松山上,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这种景象可遇不可求!</h3> <h3>这几座山头与南寺入口的山大不一样,形状奇特,巨岩壁立,松树点缀期间,有点像张家界的美景!</h3> <h3>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当你想出去的时候,发现能一起同行的没几个。我们刚好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还有群里这么多友友,只要你有时间,吆喝一声,咱们就相约一起出行,一路上有你相伴,就多一分温暖,从此生活就不再孤单!诚邀所有喜欢户外、旅游的朋友加入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