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相聚感师恩

蓝色蝴蝶

<h3> 时值喜迎新中国成立70华诞及第35个教师节来临,几个初中同学,小聚初定,感恩老师!</h3><h3> 此话题曾几次提起,但一直没能成行。</h3><h3> 我们的初中,叫延风中学,在六十年代周围几个村为解决学生上学问题,抽地合建,师生建窑,自做土坯,自烧成砖,自己盖房,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建成36间4栋连体砖木结构教室及5间办公室,故称延风中学。</h3><h3> 我们的老师,有的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进入学校一边劳动一边教书。</h3><h3> 几十年光阴荏苒,延风中学学生,把勤奋吃苦深深刻在骨子里,从这里走出去的有清华、交大的好榜样。</h3><h3> 那时,兴考初中专,为的是尽快跳出农门,我们就大部分留级重念,有人调侃我们初中就念了研究生。</h3><h3> 几十年过去了,学校因合校并点撤销了,而今成了一个企业的地方。</h3><h3> 多少次在梦里,梦见我们在教室里上课,写作业,考试,我们老师亲切的笑容及我们犯错误的严厉眼神,教室里马恩列毛的挂像,纯木制的桌椅,红色格子玻璃窗户外大白杨树的伟岸婆娑。教室后面的菜园,各式各样的时令蔬菜,整齐的菜畦,菜园后面的操场,还有在窑地滩上堆砌的观礼台,国旗就在旗杆上飘着。操场的左后边是种菜老人的房子,右边是当时几个用砖头垒起来的水泥乒乓球案子和单双杠。</h3><h3> 无数次的回眸,老师就在那里等候。</h3><h3> 如今奔五了,母校愈发时常出现在梦里,可能和目前全国上下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关。时常想起我们的初心,很朴素,那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那里曾经有过为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h3> <h3>祖国70华诞,我们的老师,也70多岁了!</h3><h3>是时候给老师报到了!</h3> <h3>  敬爱的老师!</h3><h3> 时光染白了您的头发,也磨练着我们长大。</h3><h3> 时光弯曲了您的腰背,也教会我们珍惜面对。</h3><h3> 时光蹒跚了您的步伐,也洗净了我们的铅华。 </h3><h3> 沉寂浮躁,回归本然,我们奔您而来!</h3><h3> </h3> <h3>  </h3><h3> 这些年,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有无成就,其实,老师,还在那里默默的关注守候。</h3><h3> 我们的唐智德老师,是我们初二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他一直保存我们上学时和他的合影,今天,唐老师拿来了照片,看到照片上稚嫩的我们和英姿勃发的老师,我随即泪奔。</h3> <h3> 唐老师给张老师和冯老师说“我看咱这些娃,越看越还是以前的样子”!</h3><h3> 是啊!我们活泼,积极,阳光,也调皮捣蛋,在老师眼里还是那样的可爱。</h3> <h3>我们当时最年轻的唐忠老师,一展歌喉,风采不减当年!</h3> <h3>  敬爱的老师!</h3><h3> 惟愿时光走慢,</h3><h3> 我们守护好每一天。</h3><h3> 惟愿你们精神饱满,</h3><h3> 身体康健福寿绵延!</h3><h3> 这是学生们共同的心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