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对基层干部而言,为官一任,何时有我、何处无我、何地忘我,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br></h3><h3> 有我之境在“建业必须有我”的担当作为。伟大梦想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担当,甘做“铺路石”,愿做“栽树人”。面对责任,不推诿、不逃避,敢于接受、勇于承担是有我之境;面对棘手事情,不畏惧、不退缩,挺身而出、动手解决是有我之境,面对改革发展,不“撂挑子”、不当“看客”和“说客”,敢于较真碰硬、攻坚克难是有我之境。2019是担当年,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挑战,亟待党员干部“铁肩担道义”。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要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恪守忠诚老实的价值观,才能涵养党员干部“建业必须有我”、纯粹而又持久的担当精神。</h3><h3> 无我之境在“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功成不必在我”彰显的是胸怀境界,简言之,功绩、事业的成功,没有必要看我一个人,成功的必然因素不在于我。这要求党员干部淡泊名利,正确看待政绩。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到“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心系百姓,忘我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牛玉儒,再到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终于把“不毛之地”打造成“塞上绿洲”的塞罕坝人等等。他们都功成身退,把个人得失忘之脑后,是无我之境的体现。揆诸现实,有的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期盼“立竿见影”,企图“拔苗助长”;有的干部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满足于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显绩”。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精神,在其位谋其政,解决百姓的点滴小事,化解百姓难解的心结,心系百姓,做到“无我”,不为利益所诱、不为虚名所动,洁身自好,潜下心、扑下身,真正在基层做出值得后人称道的政绩来。</h3><h3> 忘我之境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总书记的爱民情怀值得所有人学习,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时与群众同吃住,还是当县委书记时与群众面对面“唠嗑”,都体现了总书记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爱民情怀。对待事业,要鞠躬尽瘁、尽心尽力、废寝忘食;对待群众,要有求必应、毫不含糊、乐而忘私。要有焦裕禄百折不挠的治沙韧劲,要有杨善洲荒山变绿林的执着干劲,要有廖俊波脱贫促发展的魄力,扎扎实实去帮助群众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放弃对名利的追求,才能不被世俗所困;只有放弃对财富的贪婪,才能不为欲望所累;只有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找准人生坐标,才能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不断开拓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h3><h3> "心在人民,利归天下",党员干部为公履职、为民请命,倘若做到建业有我、功名无我、为民忘我的境界,则会得到人民的敬仰,社会的赞同。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