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3日上午,为期两天的报慈小学协作型教育集团的教师暑期培训正式拉开帷幕。集团中报慈、塔前、颜港、琴湖、园区、兴福六所小学的全体教师400多人集中在报慈小学报告厅,认真聆听了王彦明博士的教科研专题讲座《核心素养与课程执行力》。 报慈小学冯敏霞副校长主持了本场报告会。 王彦明博士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论。近几年,在王彦明博士的引领下,报慈集团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科研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讲座伊始,王博辨析了几个概念:素养与素质、素养与能力、素养与技能,为在座的老师厘清了概念的范围。接着,王博通过列举联合国、欧盟以及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引导老师们发现定义之间交叉、共性的部分,从而对核心素养的定义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接着,王博士通过给猫挂铃铛的老鼠等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教师呈现了执行力的关键要素、内涵和内容,通俗易懂地为大家讲授了提高课程执行力的七个途径,其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合适的环境、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等,通俗可行,为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建构指明方向。 王博士的报告《核心素养与课程执行力》格局宏大、旁征博引,报告紧紧扣住“核心素养”和“课程执行力”这两个关键词展开,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向大家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了提高课程执行力的途径。 最后,冯敏霞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感谢王博士的报告既高屋建瓴,又贴近一线,对老师们理解核心素养、提升课程执行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p>老师们认真聆听,收获满满!</p><p>任佳琪老师说:核心素养这个词并不陌生,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教育热词,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仍缺乏具体而微的了解学习。王彦明博士深刻剖析了核心素养的目标、性质、内容、功能及发展,横向扩展丰富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易于理解。此外,王博士还提到了课程执行力这一概念,其中关于如何提高课程执行力见解独到,对我今后的实践教学很有指导意义。<br></p> 章燕红老师说:王彦明博士列举了多国案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就核心素养与课程执行力为我们作了详细的报告。在报告中我关注到教师个体对提升课程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体会到作为一个教师,充足的知识储备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要想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教师的特性告诉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厚实的语文素养,过硬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