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草原行(十三)满洲里的美景与异域风情

天地悠悠

<h3>接上集(十二)</h3><h3>中午十二点半刚过,我们的车驶进了这座闻名已久的城市:满洲里。</h3><h3>路中央这座奇特的标志性建筑很醒目,虽说不出它的寓意,感觉像是有对来客欢迎的意思。</h3> <h3>在进入市区前,简单了解些该市的概况:满洲里</h3><h3>满洲里市,是由呼伦贝尔市的5个县级市之一,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驻地东山街道。,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境内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h3><h3>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辖区面积732平方公里,人口30万,居住着蒙、汉、回、朝、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设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互市贸易区、东湖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敖尔金区5个管理区。</h3><h3>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h3><h3>满洲里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口岸”称号,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CCTV十佳魅力城市。(摘自百度)</h3> <h3>街道宽广、整洁,车少人稀(好像内蒙城镇具有的共性)。</h3><h3>就连满洲里妇产医院(下图)门前,都那么清静。想起家乡(唐山市)妇幼医院门前,总是人流熙攘、嘈杂纷乱,泊车更是一位难求。</h3> <h3>在几乎看不到人流车影的街道上(感觉这里白天十二点多,比家乡午夜凌晨都清寂),天更蓝,云更美。</h3><h3>看到这里的公交车站竟有坐凳(就连“大都市”印象里都没有),很很人体贴怡人。</h3> <h3>路两旁虽不见那许多高楼大厦,但每一栋楼房建筑都各具特色、新奇漂亮。</h3><h3><br></h3><h3>就连路上的人行横道(斑马线)都是(橙)红、白色相间,既独特(其它城市很少见)醒目,又实用(红色为安全警示色)。</h3> <h3>这一栋栋“尖顶洋楼”不知都建于哪个年代?更不晓每一栋的用途?</h3><h3><br></h3><h3>看着这街道两边洋建筑林立的景象,知道的,这是中国的城市;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需要护照才能去的异域国度呢。</h3><h3><br></h3><h3>不过,至少在这条主街道上,没有见到(许多城市确是)最壮观雄伟,悬挂着国辉的大楼建筑。否则,那样一种“中西合璧”,真让人难以想象。</h3> <h3>通常天蓝、云白,空气差不了。估计这里无需每天公布大气污染指数,市民们也无需懂得“pm”值的含义,更不必担心因忘记经常变换的自家车限行日而被罚。</h3><h3><br></h3><h3>这里的建筑外墙可以随意选“任性色”,因为永保本色。</h3><h3><br></h3><h3>照片中的居民小区看样子“档次不低”,从外到里看到的都是俄式风格,里面住的没准也有不少俄裔或混血者。</h3> <h3>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在这条街上,环境良好、建筑高档。</h3> <h3>这座圆顶的建筑不知叫啥和用途,但与某都市大街的那个像“鸟蛋”的建筑功用,没有丝毫相似。</h3> <h3>道路的前方,忽现一片“洋建筑群”。蓝天白云下,几分魅惑,几分神秘。</h3> <h3>这儿不知是啥景点?景色真美,门口两个“大彩蛋”很吸引人。可惜,没空去看看。</h3> <h3>蓝天、白云、黄花、绿树、隐约露出五颜六色的“洋建筑”,眼前一幅美丽的风景画。</h3> <h3>呃呵,这对俄式建筑好好漂亮啊!很想知道它们的用途,却想不明白...</h3> <h3>这是到哪儿了?一群“洋建筑”。恍惚到了童话世界里...</h3> <h3>圆形奇特和隐约显露的套娃建筑,如果时间允许,都该游览一番。</h3> <h3>这套娃也忒大了些吧,不知是笔者眼“跑偏”了,还是实际建筑(或拍照)有点斜,该不会是这套娃在晃吧...</h3> <h3>真正的俄罗斯(上六)与内蒙古满洲里(下六)的风景。</h3><h3>各位读者能看出多少差别?</h3> <h3>终于到了满洲里中俄边贸口岸旅游景点(区)。天空、地上哪儿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h3> <h3>满洲里口岸的大门敞开,正从里向外驶出一辆满载的货车🚚。</h3> <h3>游客服务中心的门前,小朋友在等买票亲人的同时,似正观望着什么。</h3> <h3>噢,景区门前广场上,停着好些小火车。开始还以为是供儿童娱乐的,原来是拉运游客进入景区代步观光用的。</h3> <h3>人们凭票坐上了车,满载游客的小火车正驶向景区内。</h3> <h3>不远处,“北国第一门”的牌坊式建筑雄伟矗立。</h3> <h3>这栋楼房上的文字挺有意思,“俄罗斯人交易市场”。不知字面上能否理解为俄罗斯人买卖市场?即可以买卖俄罗斯人的地方?笔者愚钝没整太明白。</h3> <h3>正琢磨着那句话哪儿不得劲呢,忽听路边鼓乐齐鸣,车上的人们纷纷侧目观瞧,笔者也扭头看去。哇!刚还没想明白俄罗斯人怎么能买卖?这儿马上就出现了美丽的俄罗斯女郎,而且,还是“站街”(站在街边的)女郎。</h3> <h3>不过,仔细观瞧,那位边扭边跳的金发(也许)女郎虽年轻漂亮,但旁边坐着的几位蒋门神似的壮汉,谁敢有“邪念歪想”?</h3> <h3>小火车驶过,她的节目似也“收场”,门前也没见到其他游客。</h3> <h3>管她呢,大老远跑俺们国家搔首弄姿、又扭又跳的,不会被亏待的。</h3> <h3>请欣赏本短视频中俄罗斯女郎在街边为国人转臀扭腰,不停地表演吧。</h3><h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要不大老远的,人家跑你这儿跳的啥?</h3> <h3>铁栅栏那边就“老毛子”的地盘,以此为界的根据则是史上著名的《尼布楚条约》。有兴趣的读者可读下述网摘资料:</h3> <h3>尼布楚条约</h3><h3>《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1]</h3><h3>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历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等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h3><h3>《尼布楚条约》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以拉丁文本为正式文本。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待议;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通商贸易。</h3><h3>《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h3><h3>.....</h3><h3>这份条约的谈判和签订几经波折,危机重重,相当艰难。当时(1689年)虽正处“康熙王朝”(1661—1722年)的近中期,武力相对沙俄比后期要强许多,但内忧外患仍不少,能签订该条约也实属不易。比之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受屈辱和失地少很多。</h3><h3><br></h3><h3>康熙简介: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h3><h3>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网摘)</h3><h3><br></h3><h3>本照片中左前方是俄罗斯国门,右后是1993年修建的中国界碑。</h3> <h3>尼布楚条约三百年后,世界格局发生了谁都意料不到的变化。当初为本国利益谈判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如今为抵御共同的对手,“战略合作伙伴”、相互配合、“抱团取暖”。“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h3><h3>史上既有吴蜀联合抗魏的“赤壁大战”,也有“火烧连营”吴蜀相争,更有“六出祁山”的蜀魏连年战事,三国演义也许就是最好的例证和史鉴。</h3> <h3>如今国门雄伟,扬我国威。</h3><h3>如照片(最下)所示,从右侧边柱底门可以进入该建筑(国门)内部。</h3><h3>侧立柱三层都是个体商铺,它们分别经销着各类小食品、日用品、旅游纪念品等。</h3> <h3>本照片即为二层一家经营俄罗斯商品的店内情景。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套娃,据说都是国内南方人制作的。</h3> <h3>国门建筑的横梁似一通廊,从两边的窗户可以观望东西方向的风景(只是玻璃不干净,多少影响拍照效果)。</h3><h3>本照片是向西远眺的景象,照片中铁路从俄罗斯国门通过伸向远方。</h3> <h3>这幅照片为俄罗斯国门西北方向的景象,零散分布些工交设施、房屋建筑等。</h3> <h3>这组照片左边那条小路,一个世纪前曾是满洲里去往前苏联的重要通道。</h3><h3>上世纪1928年(6•18—7•11)中共六大许多代表都是从这条路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的。</h3> <h3>这是从通廊上对边防哨所及守卫人员执勤时拍照的情景。</h3> <h3>这是向东(我方一侧)中俄铁路及周边的景象。与以上俄罗斯那边比较,前者空旷冷寂,一片荒凉;后者繁华热闹,遍地兴旺。</h3> <h3>这是我方一侧仍在日新月异、施工建设的景象。</h3> <h3>同上幅照片。</h3> <h3>国门下,望天空的景象。</h3> <h3>仰望阳光灿烂、白云蓝天,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h3> <h3>刚刚走出国门(左侧)立柱的门口,恰巧一列从俄罗斯驶来的货运列车正通过眼前。</h3> <h3>猜想车上能拉些什么货物呢?肯定不会是最尖端的S400导弹防御系统,因为“老毛子”一直防着中国,怕用不多久中国版的S500隆重登场。想想歼20与俄T57,辽宁号与当初的“瓦良格”和现在唯一却正瘫痪待修的“裤子捏坐夫”号航母,俄国人不得不防啊!不是军火,更不会是套娃和望远镜(因为比他们做得更物美价廉),对了,可能有啤酒...</h3> <h3>读者请记,俄罗斯瓶装(盖用手很容易弄开)啤酒🍺比很多外国易拉罐啤酒都好喝。要么,也许拉的是“一带一路”沿途各国的货物,谁知道呢。吃饱撑得人才爱瞎操心。</h3> <h3>国门东边建有一座有特殊意义专题展览馆(如图)。</h3> <h3>展览馆内陈列着许多近一个世纪前中共六大的历史背景、参加人员、会议情况及真实的相关文字材料、照片、实物等。</h3> <h3>走出展览馆,回返坐上洁白豪华的小火车,离开景区内。</h3> <h3>途中,又看到了俄罗斯街边女郎。不过,好像换装了(人换没换看不清)。那女郎这次没扭,只是挥手似在表示再见。</h3> <h3>进来时旁边坐着跟蒋门神差不多的“肌肉男”,已变成了跟孙二娘一个性别的了。</h3> <h3>小火车回返的途中的景象。</h3> <h3>这个金光闪闪、富有艺术和美感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赏和拍照留念。</h3> <h3>和平门纪念广场一瞥。</h3> <h3>细想想,人均GDP、这个世界排行、那个全球第几,与咱百姓有何紧要?吃喝不愁,闲而无忧的人往往更爱关注和常谈论这些,但这些不知这些是否与幸福指数相关。</h3><h3>其实,无论贫富,和平是安居乐业的根本前提。</h3> <h3>景区的出口,一切都那么干净漂亮。</h3> <h3>乘车回返旅馆的路上。</h3><h3>瞧这城市,街道比高速路宽许多,车辆却少许多。</h3> <h3>沿途的风景。</h3><h3>每栋楼房上有那么多尖顶做啥用呢?笔者看来,除了保温隔热,有一定的美观效果外,其它想不出了。战争时期,倒是瞭望和狙击的理想之处...</h3> <h3>套娃酒店附近的景象。</h3> <h3>像蒙古包,非蒙古包的新奇建筑。</h3> <h3>既来之,则安之。“孩子们安排、忙活,老子们听呵享受“。</h3><h3>真不愧是套娃酒店,房间内满眼都是套娃。</h3> <h3>小家伙还嫌套娃少,再摆上一套。</h3> <h3>在酒店简单歇息了一会儿,我们便去往满洲里一家俄式餐馆,想尝尝比较纯正地道的俄式餐饮。</h3> <h3></h3><h3>我们的车驶进了像是一条辅道的临街院落,里面停车位已满。跟饭店管理员说好后,只能暂停在影响一两辆车开出的一位置。</h3><h3>进入餐厅,感觉很高档、华丽,且有特殊的品位和格调。就餐的人不很多,估计总数不超过二十人,俄罗斯人约占一半。</h3><h3>餐厅内的餐桌与国内常见的最大差别就是:无论大小,人家都是长方形的;我们则大都是圆形的(除了带隔断的)。想想原因,一是人家一般就餐的人数不多,一家几口、私密朋友等;不像咱这儿除了主宾(主角),还有“主陪”、“副陪”(能量大的还有男陪、女陪)、敬劝酒的、陪喝酒的、侍候大官点烟和扶着上厕所的、管结账开车的等等一大堆。第二,人家吃的菜花样少,吃多少,点多少,长方桌足够使用。不像咱这儿,不管剩多少,冷热荤素、山珍海味先点满一桌(剩的比吃的多也不稀奇),如果不用能转的圆桌盘,即使站着伸筷子,大部分菜也够不着。</h3> <h3>本组照片是我们点的几道俄罗斯人常吃的饭菜(还有几道没照),并要了两瓶“正宗”的俄罗斯酒。要问吃得感觉咋样?笔者只能呵呵啦,古话讲:吾不适,焉能饱?</h3> <h3>餐厅里就餐的俄国人(应该是吧)。</h3><h3>人家不管是吃饭,还是交谈,都很安静,很少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没看见过)。不像俺们饭桌上大呼小叫、嘻嘻哈哈,大声吵吵接打电话(不划拳行令就不错了),吃饭出声那都不算事...</h3><h3>仅仅是习惯不同吗?别再遮臊了吧...</h3><h3><br></h3> <h3>大老远慕名而来,高雅、清静的俄式餐厅,正宗、典型、精制的俄罗斯“大餐”,却吃得马马虎虎、“口味不合”。虽未免有些遗憾,但宁肯“吃错”,也别错过,值得。</h3> <h3>我们的车开出院落时,迎面又走来了两位颇具“俄罗斯大妈”特征的妇人,她们应该是奔着“家乡美食”来的。<br></h3><h3>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口味不同,别往一块凑。</h3> <h3>回旅店的路上,天色渐暗。向导的车引领着穿过大街,只看街两边的建筑,恐说不清是国内,还是域外。</h3> <h3>回到套娃酒店附近时,将近八点半,大部分灯光还未闪亮。</h3> <h3>找地儿停车后,还没走到住处门前,各建筑的灯光突然闪亮。</h3> <h3>楼房墙体发出湛蓝色的光,套娃外表的灯光不仅是各种颜色,而且每隔一会儿,还会变换不同的色彩。</h3> <h3>笔者所住与套娃酒店相连的“副楼”,即使提前“同行”预订,折半价的价格也不菲。</h3> <h3>走进酒店大厅,眼前顿显绚丽多彩,金碧辉煌。</h3> <h3>每一层都是不同的布局、格式、装饰,隔柱之间的艺术画也是各式各样。</h3> <h3>不同的色彩、风格、画面,不知吸引过多少来自江南塞北、初来乍到游客们的目光。</h3> <h3>让人感觉有些光彩夺目又眼花缭乱。</h3> <h3>这组照片所示为套娃主建筑的房顶景象,看着多变的颜色,有点眼晕。</h3> <h3>通过本小视频,可更真切地观察套娃酒店大厅的实地实景。</h3> <h3>经过去房间的通道时,不由地感叹:这儿分明是世界名画艺术展厅,起码也够得上是艺术画廊吧。</h3><h3>之前,笔者还真到过如此华丽典雅又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宾馆酒店。</h3> <h3>喂,小朋友,你看啥呢?叫你都不走,你真能看懂吗?</h3> <h3>“书到用时方恨少”,笔者对名画艺术不仅不懂,而且孤陋寡闻。看到这许多“壁画”,既说不出各出自哪些名家之手,更不知画面的背景故事,就像曾经的少儿看“小人书”,如今外行也只有“看画”的本事。</h3><h3>别跟上图那位三岁小孩似的,(不懂还不走),还是去酒店外看夜景去吧。</h3> <h3>哇,外边四面灯火辉煌,真热闹啊!</h3> <h3>这栋楼房夜晚观看更漂亮啊!</h3> <h3>这套娃式建筑上的灯光不停地变换着色彩。</h3> <h3>这张照片上,漆黑的夜空竟看得见星光闪烁。不得不说,满洲里的空气如此干净、清透。</h3> <h3>循着着前苏联名歌《莫斯科郊的晚上》乐曲声,来到了毗邻酒店(东面)的一座广场。这里游人很多,人们围成圈在看着什么。</h3> <h3>套娃酒店的大门敞开,人们进进出出,熙熙攘攘。</h3> <h3>这个短视频就是当时实地拍摄的。</h3> <h3>视频中,人流熙攘、色彩斑斓的广场,小孩玩得更欢。</h3> <h3>《莫斯科交外晚上》这首歌的背景资料:</h3><h3>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Подмосковные Вечера),又称莫斯科之夜。歌曲原唱者弗拉基米尔·特罗申,作曲为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词者为米哈伊尔·马都索夫斯基。原是为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成为苏联经典歌曲[1]。这首歌于1957年9月年经歌曲译配家薛范中文译配后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大众知晓。</h3> <h3>广场上播放着那首著名的经典歌曲。</h3><h3>莫斯科交外晚上(歌词)</h3><h3><br></h3><h3>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h3><h3>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h3><h3>  夜色多么好</h3><h3>  心儿多爽朗</h3><h3>  在这迷人的晚上</h3><h3>  夜色多么好</h3><h3>  心儿多爽朗</h3><h3>  在这迷人的晚上</h3><h3>小河静静流微微翻波浪</h3><h3>  水面映着银色月光</h3><h3>  一阵轻风</h3><h3>  一阵歌声</h3><h3>  多么幽静的晚上</h3><h3>  一阵轻风</h3><h3>  一阵歌声</h3><h3>  多么幽静的晚上</h3><h3>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h3><h3>  默默看着我不作声</h3><h3>  我想对你讲</h3><h3>  但又难为情</h3><h3>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h3><h3>  我想对你讲</h3><h3>  但又难为情</h3><h3>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h3><h3>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h3><h3>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h3><h3>  但愿从今后</h3><h3>  你我永不忘</h3><h3>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h3><h3>  但愿从今后</h3><h3>  你我永不忘</h3><h3>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h3> <h3>“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歌声飘过...</h3><h3>如此美妙景色和夜晚,引得多少外地游客徜徉忘返。</h3> <h3>抓紧拍照,留下美妙的心情和微笑的瞬间!谁能说此地此景,未来岁月还能重逢?</h3> <p>请看真正的莫斯科夜晚的美景吧。</p> <h3>满洲里:这里的白天风光无限,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br></h3><h3>这里的夜晚风情万种,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h3><h3>然而,世间所有的此刻、此情、此景,无不正在消逝和终将成梦。</h3> <h3>尽管昨晚景色炫美迷人,但一夜沉睡无梦(没幻想到了哪里和...)。</h3><h3>次日清晨七点到了餐厅,看这餐厅也着实够得上宫殿般富丽堂皇、豪华气派,甚至有点“店大欺客”的感觉。</h3><h3>前面大屏幕上,正放映着大美的草原风光片。</h3><h3>数十张餐桌,一次容纳几百人就餐没问题。</h3><h3>自助取餐的墙壁上,一幅幅世界名画(也许?)形象逼真。不过没有见到谁驻足赏画,忘记了挑选自己心仪的饭菜。毕竟“人以食为天”,先填饱肚子时,再高雅的也得先“靠边站”。就像墙上站着的那些,管她是淑女、贵妇,还是皇亲国戚呢?</h3><h3>想着吃完饭还要出发去新景点,没功夫看风光片和名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