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8月23日下午,六一小学全体成员相聚多媒体教室,开展了暑期研训活动,此次活动由聂校长主持,以数学名家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课例为依托,旨在感悟以学生为本的自主课堂教学,共同学习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堂的自主学习。</h3> <h3> 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如同这夏日里似火的骄阳,在观摩课例的过程中不禁被吴老师带入她的课堂,感受她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h3> <h3> 观摩结束后,开展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以教研组为单位,小组内交流心得,各抒己见,让思维交互、碰撞。</h3> <h3> 在老师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下,校长们也忍不住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从多角度赏析吴老师的课例,探讨如何让老师们更好的学以致用。</h3> <h3> 各个教研组讨论结束,开始进行第三个环节,分教研组进行分享,期待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的观点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h3> <h3> 首先是李芳老师代表高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分享,她们认为吴老师注重让学生记录信息、提取关键字词,不仅是数学学科,也是语文学科需要培养的能力;而且感受到吴老师备课工作细致、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形成全面知识体系,是老师们应该学习的;此外,吴老师的课堂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抓住课堂生成,及时地进行小结,重难点突出。<br></h3><h3> 中年级语文教研组臧文杰老师补充道:吴老师教学语言精准简练,整堂课贯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把课堂充分地还给了学生。</h3> <h3> 低年级语文教研组肖婉莹老师,代表低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从幼儿教学角度带来了新的分享:吴老师的课以故事引入,增加了趣味性;而且以孩子们熟悉的元、角、分切入,再到分计数单位,最终获得普遍规律,这一些列的过程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吴老师特别关注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毫不吝啬地给予帮助和鼓励,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恰恰都是我们平时教学应该注意的。</h3> <h3> 刘培老师代表英语科学教研组分享了她们独到的观察点:吴老师的课堂评价丰富,不仅是师生评价精彩到位,而且吴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之间的生生评价,有效的把学生拉入课堂,紧紧地跟着教学任务思考;吴老师善于用生活实际服务教学,模拟生活场景开展教学,让学生感知有趣的同时也更加有自信;吴老师鼓励孩子们不断质疑,培养发散思维,在重难点教学时,吴老师把握巧妙,运用数学术语一遍遍引导孩子思考,突出重难点教学。</h3> <h3> 音乐美术教研组的冉冬冬老师代表音美组带来她们的分享:吴老师的课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讲自己的困惑点,营造有激情、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而且吴老师关注细节,在生生评价过程中,提醒孩子将“他”变成“你”,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真正的给孩子营造自主发言的氛围。</h3> <h3> 接下来,数学教研组的田甜老师对吴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逐一分析:首先引入环节,吴老师把题目信息告诉孩子,然后问学生:你们最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矛盾冲突-引发思维碰撞-产生思维火花-纠正思维误区-提高思维能力,实现了旧知识的正迁移。</h3><h3> 同时,吴老师注重数学知识化繁为简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正确思路的基础上,抽象出简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结合探究出来的竖式,让学生理解算理,经历竖式的产生过程,体验小数点产生的必要性,自然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吴老师将举一反三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钱数问题延伸到长度问题,拓展了学生思路,最后再把单位全部去掉,抽象成纯数字,让学生把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最终揭示本节课小数除法的本质即为分计数单位。</h3> <h3> 最后由聂校长代表领导组进行了总结:吴老师善于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朴实无华,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同时吴老师关注学习本质,以生活为学习的本源,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在把握全面知识体系的情况下,把握教材、创编教材从学生易于接受的整数除法入手,使得小数除法的教学水到渠成;而且吴老师把思考、探究的全过程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交流中,使得形象思维上升到一般思维,把握知识的本质。<br></h3><h3> 此次研训活动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思想融合,五颜六色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生成,老师们对于自主课堂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自主学习扎根我们的课堂!</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