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爸爸,家里太热你还是去贵阳避暑吧!那里的夏天很凉快,你去了定会喜欢上那座城市的。”暑假期间女儿已是几次叫我去贵阳了,我对贵阳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八年前花溪区的模样。
立秋过后,被秋老虎炙烤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于是听从了女儿的安排前往贵阳。
午饭过后,经上饶转乘北京至贵阳的高铁,到贵阳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刚出火车站,就见到了早已等候的张哥刘姐一家。</b><br></h3><h3></h3> <h3><b>张哥和刘姐世代都是军人,双方父亲都是南下干部,在部队团级离休。</b><br></h3><h3><b>女儿在贵阳的新居离高铁站不远,不一会就把我带到了家。</b></h3> <h3><b>贵阳人的一天生活,是从一碗羊肉粉开始的。不知道是我自己辣椒放多了还是这的辣椒特别的辣,辣得我是嘴唇发麻、脑门冒汗、肚子翻滚,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贵阳人的热情。</b><br></h3> <h3><b>吃罢早饭,我们走进了黔灵山,这是黔南第一山,当年蒋公软禁张学良将军的地方。走进景区,天空虽是秋阳高照,脚下却是一片阴凉。一路山风习习,满目是奇花异草,山禽野兽成群。尤其是成群的猴子,或站树上观望,或在路边讨食,姿态万千,表情各异。</b><br></h3> <h3></h3><h3><b>下午游千年古镇青岩镇,是贵州的四大古镇之一,茶马古道青岩段,以路面上的青岩而得名,是国家5A级的风景区。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古镇内有周恩来总理父亲及邓颖超母亲的曾居地,还有四川馆、江西馆等。其中江西馆又称万寿宫,宫内有古戏台、庙宇,佛音清远,清香袅袅。</b><br></h3><h3></h3> <h3><b>第二天早饭过后驱车前往遵义,路过乌江,见证了乌江天险,吃过乌江的酸菜鱼,直抵遵义。</b><br></h3> <h3><b>刘姐的战友王大哥早已在路口等候,于是改乘王大哥的车前往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娄山关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红军长征的第一大捷。最高峰海拔1756米,站立顶峰,但见“苍山如海,残阳如血。”</b><br></h3> <h3></h3><h3></h3><h3><b>娄山关战役纪念碑形似两把刺刀直指苍穹,上有张爱萍将军的题词,山坳里粗大的柳杉挺拔耸立,像似站岗的红军战士,紧紧的守护着这一方热土。
到遵义的第二天,王大哥父子带我们前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纪念碑正面有邓公的题词,四侧有四个老红军、赤卫队员的石像,象征红军威武威震四方,内侧有四渡赤水的汉白玉浮雕。
参观完纪念塔,我我们前往遵义会议遗址。</b><br></h3><h3></h3><h3></h3> <h3></h3><h3></h3><h3><b>遵义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活动影响最大的地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城出来,王大哥带着我们去了苟坝,这是毛泽东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遵义会议解决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苟坝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b><br></h3><h3></h3><h3></h3> <h3></h3><h3><b>苟坝出来,我们和王大哥道别,在回贵阳的路上又参观了息峰集中营,这里曾关押着杨虎城将军及家人,和上饶集中营、重庆渣滓洞并列的三大集中营之一。
在贵阳休整了一天,我们驱车前往西江苗寨。一路上,张哥详细的给我介绍了苗族的历史文化。
中午,在凯里的“亮欢寨”吃酸汤鱼,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极力推荐的一道美食。素有“苗家酸汤,黔境飘香;美味绝伦,普天共享。”的美誉。</b><br></h3><h3></h3> <h3><b>进入寨门,只见广场上身着华丽的苗族妇女载歌载舞,男人吹奏芦笙,以歌舞的形式欢迎着四面八方赶来的客人。连接成片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夜幕降临,家家门口芦笙响起,女主人穿着民族服饰唱着苗歌,挨个给客人敬酒。</b><br></h3> <h3><b>晚饭过后,我们登上了后山的观景台,只见万家灯火,蔚为壮观。
“西江苗寨,天下西江。”这是全国最大的苗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千户苗寨”之称。这是是一座露天的苗族风情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
在西江苗寨用过早饭,我们驱车驶离西江,由沪昆高速转宁海高速前往荔波。</b><br></h3> <h3></h3><h3></h3><h3></h3><h3><b>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分布有彝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
荔波已是靠近广西,山形和我在桂林见到的差不多,一堆一堆的。
小孔桥景区是国家五A级景区。走进景区,山形骤变,极像是婺源卧龙谷的扩大版,只见山水秀美,藤蔓婆娑,风情无限。</b><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b>山间的河水湛蓝湛蓝的,仿佛秋季里的天空,又像是一块块蓝宝石散落在青山间。
路上有彝族人的民族表演,只可惜行程匆匆,没来得急驻足观看。
走到水上森林一段,但见树木均扎根在河床岩缝中,树在石中长,水在石间流,扶枝踏浪,穿行其中,宛如在瑶池中游行。</b><br></h3><h3></h3><h3></h3> <h3><b>一路上,时而溪水潺潺,时而瀑布轰鸣。层层叠叠的瀑布,像月光般倾泻而下,或如倾倒着的珍珠,或如乳汁倾倒而下。形态各异,气象万千,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
最后一站是小七孔景区,桥头的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该建于道光年间,桥腹七孔呈拱形,石砌精巧玲珑。</b><br></h3> <h3><b>一周时间根本游不完贵州的美景,尝不够贵州的美食,只得留待以后再来。</b></h3><h3><b>贵阳,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这里高楼遍地,人称高原上的香港城,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贵州有三宝:一树一屋一瓶酒(黄果树、遵义会议会址和茅台酒),由此也不难看出这里的人最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他们最讲究的就是美食,各地的特色小吃几乎在这都能找到。贵阳人的生活讲究的是安逸,怎么舒适怎么过。这次黔之旅彻底改变了我对贵州的印象,这里是国家大数据的中心,高速、高铁四通八达,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民俗风情的旅游资源。 </b><br></h3> <h3><b>(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苟坝农户时坐的地方)</b></h3> <h3><b>(夜晚在张哥刘姐家品茅台酒,尝贵州菜。)</b></h3> <h3><b>(千里之外,遇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俞学良和张春娇等同学,一高兴我就喝高了。)</b></h3> <h3><b>(和张哥在西江苗寨合影)</b></h3> <h3><b>贵阳,十月份再见……</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