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处,最忆是故乡

<p style="text-align: left;">  总是想念故乡。故乡的云,故乡的风,故乡的山川,故乡的人,他们同笔墨文章一道,化作一叶叶轻巧梦幻的小舟,在心湖上荡漾。如今,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我再次回到了故乡。<br></h3> <h3> 故乡之物</h3> <h3> 蝉</h3><h3> 要说故乡的动物,名声大噪的便是蝉,又称叫天子。它们生着比a4纸还薄的翼,两只黑珍珠似的大眼睛,暗绿的外壳,三对细竹般的腿,一个绣花针般的口器。蝉的眼睛却看不见后面,算是半个瞎子。使它们名声大噪的便是它们的嗓门,声音可以传至十里远处,算是昆虫界的高音选手。日里,它们聒噪的鸣声,充斥着整个乡间。昨日,就有这样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我的桌子下,它一动不动,呆若木鸡,仿佛成了一具干尸。待我把它抓起时,却才发出可怜的叫声,如同一个囚犯要斩首前的呜咽。直到我把它放回树上,让他在树上悠闲地逛,过一阵子,它才再次发出响亮而高亢的歌声。</h3> <h3> 蝶</h3><h3> 在乡间,昆虫界的另一位明星便是蝶。它们美丽,仿佛来自画中,它们身上的每一部分,都由造物主精心雕琢、涂饰。它们披着色彩斑斓的霓裳,在田间草地、花丛中轻歌曼舞。它们也是这片天地下最自由的物种。它们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在蓝天白云之下,偶尔尝一口花蜜,吮一口露水,抑或是静静地停在树梢,等候清风拂来,轻轻摆动它们的翅膀。</h3> <h3> 蜂</h3><h3> 在乡下,忙碌的身影中,除农民以外,最辛勤的便数蜂了。它们穿着黄黑相间的毛衣,飞行时发出嗡嗡的声响。白日里,它们穿梭于花间叶下,小心翼翼地探入花丛中,在花的小店中,品尝店主人提供的馥郁芬芳的花蜜,并将它们打包,用手提着,飞向下一个花店,同时又义务地为花传粉。他们总是在忙碌,在花海之间飞来荡去,探访花仙子,歇一歇脚,并将主人的馈赠,带回蜂巢,给幼虫享用。在乡下,花盛开的时候,你总是可以见到朱自清《春》中所描绘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也是夏日的一大胜景。</h3> <h3> 蜓</h3><h3> 蜻蜓,一般在要下雨的时候才会聚众露面。白日里,你最多只能见到一两只流浪的蜻蜓。它们的眼睛结构非常复杂,由数万个小眼睛构成,被称作复眼,可以看清各个方位内的东西。个体又似一个小型飞机,既可悬停,又能疾飞;身上的每一部分,都体现出生物进化的精妙。它们身手矫健,是穿梭在乡间泥土之上的游侠,总是如风般的,让人难以捉摸。</h3> <h3> 狗</h3><h3> 乡下的狗跟城里的狗不同,城里的狗总是吃香的喝辣的,有主人抱着宠着,乡下的狗却只能吃些剩饭剩菜,而且很少得到主人的爱抚。尽管如此,乡下的狗仍然尽职尽责,承担起守家护门的责任。但就目前来说,乡下的狗活得比城里的狗活得更快活更悠闲,它们不会整天待在家,而是可以自由的奔跑,打盹,聚会,愉快地过着狗生,这也是城里的狗难以体验的。</h3> <h3> 家乡之景</h3> <h3> 山峦</h3><h3> 家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自然多。这里的山不像泰山一样,孤独成峰,而是连绵不断,如同不断过往的驼队,一座山也像一座驼峰一般,这是缓峰。也有形削陡立,巍峨高耸的,同那白刃一般,以风雨为锤,在那刃脊上削出一道道纹饰,使之更加锋利;也有事先从铁匠铺那铸剑模子里浇灌而成的,上有纹龙——话说那铁匠是谁?却是那地壳运动。</h3> <h3> 云与天</h3><h3> 相对于城市来说,家乡的天更蓝,云更轻。那云轻悠悠地浮在天空上,似乎与世无争般的,作一个乡村野夫,亦或是幽居道人,那家伙还会七十二变,牛头马面,狮首人身,或是叫不出名的东西,它都能变幻。天是清亮亮的,空明澄澈,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点尘埃,仿佛每天都在淘洗,由造物主亲自清洁,似一面镜,但又看不见自己,也望不到尽头。</h3> <h3> 家乡的风</h3><h3> 家乡的风,是家乡的灵魂。每当夕阳西下之时,风,就从四面山峦相接的地方,轻飘飘地游过来。他是浪子,云游四方,却总是在黄昏,太阳即将落入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回到我的故乡,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来身体的凉爽与心灵的慰藉。他穿透到你的灵魂深处,给你一种久别重逢又沁人心脾的感觉,你看不见他,但你能想象到他,感受到他,仿佛她就坐在你对面,与你畅谈。他是清新脱俗的,超凡的,又是平常的,他总能在你最疲惫的时候,给你力量。他是故友,是家人,是知己,亦是天地。</h3> <h3> 家乡的人</h3> <h3>  我们家乡的人大多是烟农,世世代代以营务烟叶为生,也种些玉米,土豆,番茄等蔬菜。农民总是辛苦的,至少中国的农民是这样。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结合现代科技的新种植技术,日日夜夜在田间地头劳作,播种、育苗、采摘、烘烤再出售,其过程之复杂,辛苦程度之高,但劳动了一年,换来的只是一点微薄的利益,仅够养家糊口。久而久之,他们的背驼了,腰弯了,身子骨也渐渐地老了,总是给人一种苍老、疲惫的感觉。但他们又倔强地挺着身子,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因为他们有信心,有希望,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他们同时又乐善好施,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待人热情,在困难时期能够互相支援,互相帮助,这也是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本色。</h3> <h3>  在家乡住了七日以后,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故乡,在离别之时,我会回眸一望,并在心里默念:“再见了,我的故乡。”它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栋房子、一棵树,它似乎成了一个人,并且它会永远的接纳你,等待你并且鼓励你。它是亲人的守望,是你饮茶啖饭的时候,忽然的清风徐来,勾起你心中的思念与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