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达的美篇

琳达

<h3>走进色达一一走进梵天净土</h3><h3>8月16号至19号,我们一行十四人参加了陇上行户外俱乐部的草原,雪山,玛曲黄河第一湾,色达,五明佛学院四天的行程,由于我们人多,自行成团,给我们派了一辆十八座的金杯车,一个司机,俱乐部老板亲自带队, 途经阿万苍湿地,宁玛寺,久治,德合隆大法寺,年宝玉则,白玉达唐寺,色达,黄河第一湾,玛曲草原。我们一行人被祖国甘,青,川美丽的景色所陶醉 ,所追寻,所向往 ,所迷恋 ,尤其是色达,那依山而建的密密麻麻降红色小房子,让人非常震撼,走进色达,走进梵天净土,……</h3> <h3>这位美女是我们的领队,开心果。</h3> <h3>我们的金牌管家,华姐</h3> <h3>这是我们高大帅气摄影师,老冯</h3> <h3>这位也是我们的摄影师</h3> <h3>这位大长腿美女是我们的临时‘’医生‘’,她带了很多药,为我们此行保驾护航</h3> <h3>这位是资深美食家,一路上的吃喝归他管了</h3><h3><br></h3> <h3>山路十八湾,去色达要穿越甘,青,川三个省,八个海拨在3700,4500米不等的垭口</h3> <h3>阿瓦苍湿地</h3> <h3>阿万苍湿地:这里青青的草原漫无边际,牛羊成群,悠然自得地吃着青草;草原上条条溪流弯曲纵横,沼泽星罗棋布,一步一景,如诗如画,胜似人间仙境。</h3><h3><br></h3> <h3>这里景色优美,风景独特,湿地与湖泊辉映,雪山与黄河并存,北方大地的阳刚之气与江南水乡的清柔之美融为一体,是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文学家的理想去处和游客避暑胜地。雄奇美丽的山河,恍如传说的景色,和谐安详的净土,豪爽质朴的民风,灿烂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梵音,这不是梦中的幻觉,是现实中的贡赛尔喀木道。</h3> <h3>美女们被美景所迷恋</h3> <h3>午餐后</h3> <h3>宁玛寺</h3> <h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草原情结,无论咫尺还是天涯,蔚蓝的天空,无垠的草原,我们无限憧憬的那一份辽阔与豪迈</h3> <h3>德合隆寺全称德合隆寺空行远离戏论洲,又名德隆空性离戏大法寺。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康赛乡管辖,位于久治县城东面6公里的康赛乡德合隆沟玛久公路旁。</h3> <h3>为了进一步保护年保玉则公园,保护水源和草场地,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从4月10日起开始停止对外接待,营业日期待定。一直被称为“天神后花园”的年保玉则国家公园,被自驾游爱好者奉为“自驾游天堂”,里面星罗棋布的300多个海子,如同锦缎缀在山川之间,华美得让人窒息。在没有得到重新开放的通知之前,我们只能用这些照片来聊以自慰了。</h3><h3></h3><h3><br></h3> <h3>年宝玉则位于青海的久治县</h3> <h3>海拨4200米,姐妹们还是美美哒</h3> <h3>经过两天的奔波,终于到达色达县城,领队说五明佛学院的夜景很美,我们抓紧吃饭,7:30司机张师付将我们送到佛学院山下,再换乘公郊车上山(单乘每人3元),到了半山腰下车爬上去,</h3> <h3>这里的黄昏过于漫长,每天日落时分,当中国的城市从东边开始,一座座沦陷于黑暗时,它依然笼罩在万丈光芒之中。金色的黄昏,红色的房屋,闪着光的佛塔,似乎在海拔4200米的这里,你能找到永恒。</h3><h3><br></h3> <h3>夜深后,色达真的化身为通往天堂的阶梯,一路通明,神圣难忘。</h3><h3>有一句话叫做色达之后,再无色达</h3><h3>耀眼的灯光使整个城市都充满了</h3><h3>震撼与温暖!色达你好,我们来了!</h3> <h3>一间一间的红色木屋,是一个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随着虔诚的修行,放下红尘世俗的纷争,聆听梵音追随佛缘,修得来世今生的安宁</h3> <h3>这里全为信奉红教的藏传佛教,绛红色的小屋,布满整个山谷,密密麻麻,构成了浩瀚的红色海洋,使人震撼。</h3> <h3>挥之不去的红色典藏,打动着世人匆匆的步履,岁月的沧桑挡不住虔诚修行的灵魂,梵音袅袅萦绕着山谷回旋,让躁动的心灵随之宁静</h3> <h3>这里恐怕是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了!这里的人终日只做一件事,就是修行</h3><h3><br></h3> <h3><br></h3><h3>这里就是色达 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h3> <h3><br></h3><h3>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属宁玛派,由晋美彭措法王于1980年创办,在短短数年间从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h3><h3><br></h3> <h3>这是通往坛城之路,海拨4200米</h3><h3>揣着信仰来了、留下,然后修房屋打算一辈子不离开的修行者比比皆是。随着来此修行者的日益增多,暗红色的藏式木屋也越来越多。那密麻麻依山而建的小红房子里,住着三万多喇嘛,和觉姆(女子出家称为觉姆)</h3> <h3>经幡舞动佛国的神秘,虔诚洗涤心灵的尘垢,</h3><h3>经堂聆听信仰的梵音,山顶俯视红海的震撼!</h3><h3>苍穹之下,山岭之间,蚁巢般依山而建的红色木屋,簇拥着金碧辉煌的佛国圣殿。展示给世人一个神秘而有圣洁的红色藏地佛国。</h3><h3><br></h3> <h3>早在多年前,那一片神奇而震撼的色彩映入脑海中后,就被强烈的所吸引,也就有了强烈的愿望想要身临其境。因为色达是此生一定要去的一个地方,这里还是一片净土!谁都拒绝不了要去一睹它的真容。但后来数次入川,由于时间、路途和路况等方面的原因,却每每的擦肩而过。这一次终于来到色达,了却了多年的愿望。</h3><h3></h3><h3><br></h3> <h3>大家迫不急待的各种摆拍</h3> <h3>加油,快到山顶了</h3> <h3>您好,色达!</h3> <h3> 在4200米海拔高度的坛城祭拜,是他(她)们的最高荣耀,更显虔诚。转山,转水,转佛塔,据说转108圈,一切病灾可消除</h3> <h3>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文字和照片,但是,当我双脚站在这个神奇的地方,身临其境,望着满山满坡的红房子,和一个个身着绛红色衣袍的喇嘛、觉姆擦身而过的时候,心里仍然有震惊,有震憾。</h3><h3> 任何一张照片都无法传达出那流溢在空气中的满满的虔诚与信仰。</h3> <h3>天葬台</h3><h3>借用藏区一位僧人的一段话:</h3><h3>“我这一生惜爱的肉身,死时弃如瓦砾。</h3><h3>我将独自漂泊,随业决定何方重生。</h3><h3>既生为此身,我不会造恶。”</h3><h3>我想这是对天葬最完美的诠释</h3><h3>天葬:藏民生命尽头的终极归宿,</h3><h3>是生命的结束,也是轮回的开始</h3><h3>处于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下面的场景就不拍了</h3> <h3>色达天藏天天有,每天中午两点开始</h3> <h3>藏民们在天葬师的帮助下将自己亲人的遗体送入了天路,奉还给了大自然。</h3> <h3>一声哨声,秃鹫腾空而起,带着逝着的灵魂飞往天堂……</h3> <h3>离开色达还是在雨中。一路上的感觉就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有点凉意</h3> <h3>玛曲为藏语“黄河”之音译,玛曲县是全国唯一以中华民族母亲河命名的县,黄河自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流径青海流入玛曲又折回青海,在玛曲县境内蜿蜒433公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h3><h3>十一世班禅曾为其留下“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发祥地兴旺发达”的题词。海拔3647米的天下黄河第一弯--忠克</h3><h3>以壮丽秀美的草原湿地黄河第一弯为特色为旅游、自驾人士提供休闲、观景的地方</h3> <h3>天下黄河第一湾</h3> <h3>黄河大桥</h3> <h3>玛曲草原</h3> <h3>玛曲草原,牧归</h3> <h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h3> <h3>童心释放</h3> <h3>回家途中随手拍</h3> <h3>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h3> <h3>四天的行程结束了,旅游是心灵的向往,回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结束了匆匆的旅途,收拾心情,蓄势待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存善心,做善事感谢每一次的相遇、相惜,每一次旅游总有无形的收获,满满正能量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只有在旅行时,才听得到内心的声音,遇到更好的自己!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