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7月,我们一行第三次来到美丽的云南旅游。云南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h3> <h3>我们游到了抚仙湖,听当地人说,附近的玉溪市江川县徐家头村有一眼“神鱼泉”,里面的鱼竟然会“嗑瓜子”,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十分好奇,决定一探究竟。</h3> <h3>在包车司机张师傅的引领下,我们顺利来到了“神鱼泉”。</h3> <h3>大门虚掩着,感觉里面充满神秘感,一个中年妇女在看管,每人交了五元钱得以入内。</h3> <h3>里面有一个“神鱼洞”,实际为一四方井。</h3> <h3>“神鱼泉”系温泉水,常年恒温28℃左右,里面生长着许多黑青色的鲭鱼。</h3> <h3>为了证实,我们向管理人员卖了一元钱的瓜子扔给鱼儿,果然鱼儿争相来吃。管理人员说只有这里的鱼会嗑瓜子,其他地方的不会嗑。</h3> <h3>只见水花翻腾,瓜子很快被鱼儿们抢完了。</h3> <h3>再等了一会,水面上陆续漂起了空壳瓜子皮,亲眼所见,名不虚传,很是有趣,以前闻所未闻。</h3> <h3>白墙上赫然写着“神鱼之秘”,细细看完,不由让人对这些会“嗑瓜子”的鱼的“神秘感”先入为主。</h3> <h3>我对会“嗑瓜子”的鱼很感好奇。回住所的路上,我问一直生活在抚仙湖边的张师傅,难道只有“神鱼洞”的鱼会嗑瓜子吗?其他地方的鱼就不会吗?张师傅说是啊!其他地方的鱼不会嗑瓜子。</h3> <h3>我说等我回家了一定要试一试,看看我们那里的鱼会不会嗑瓜子?张师傅很幽默,他说如果会嗑,你就申请一个“神鱼洞”分洞,然后就可以守洞收钱了!呵呵呵,可以收钱,这个建议真是让人开心!</h3> <h3>很快我们结束旅行,回到家乡青海西宁。这生机勃勃的水面是——青海省西宁市人民公园人工湖,这里喂养着大量漂亮的锦鲤。</h3> <h3>今天(2019年7月15日),我真的带了一包葵花籽,来看看我们青海的鱼儿会不会“嗑瓜子”?</h3> <h3>我把瓜子扔给鱼儿,水面一片欢腾。</h3> <h3>有图有真相——我们青海的鱼儿也会“嗑瓜子”,呵呵呵!</h3> <h3>但是说实话,这也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只有江川徐家头村的神奇鱼儿会嗑瓜子的事实已经先入为主。我真的以为云南的鱼儿是当地特有物种,有特异功能。</h3> <h3>鱼儿们闻讯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赶赴“嗑瓜子”盛会,场面好不热闹!</h3> <h3>不一会,湖面上陆续飘起了瓜子皮。</h3> <h3>事实证明并不只是云南江川徐家头村“神鱼泉”的鱼儿们会“嗑瓜子”。可是为什么这么容易破解的问题却被人们以讹传讹,我决定继续一探究竟!</h3> <h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抚仙湖“会嗑瓜子的鱼”在电视媒体上早已被广泛传播。央视的《美丽中国乡村行》,河北卫视,江西卫视,深圳卫视等等都报道过。感觉江西卫视的还算有个科学的探究态度,但也仅仅限于找到了“神鱼洞”的鲭鱼,学名——云南倒刺鲃鱼为什么会嗑瓜子的原因。</h3> <h3>原来鲭鱼的学名叫云南倒刺鲃,专家经过解剖发现这种鱼的嘴里并没有牙齿,他的牙齿其实粘在了头部两侧,而牙齿挨着颅骨的一个角质垫,当鱼吞进去瓜子后会通过牙齿和角质垫迅速研磨,磨破瓜子皮吞下瓜子仁。但是事实证明青海的鱼儿也会“嗑瓜子”,这并不是江川徐家头村鱼儿的专利。</h3> <h3>而大多媒体并不是以科学的态度答疑解惑,而如长舌妇,道听途说便以讹传讹,蛊惑人心。</h3> <h3>可想而知,我们一天接触到的新闻媒体的信息有多少是真实的。根植老百姓脑中的迷信又何尝不是源于这些不负责任的媒体?</h3> <h3>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谈何容易!</h3> <h3>通过此事我在想,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以讹传讹影响至深呢?一个错误的信息为什么人们就会不假思索的信以为真呢?其实并不很复杂,甚至人只要保持一个好奇心,再探究一下便能找到答案!看来人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h3> <h3>这是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关于江川会嗑瓜子鱼儿的报道。</h3> <h3>这是河北卫视的报道</h3> <h3>请看视频,加深印象。青海的鱼儿也会“嗑瓜子”,相信您家乡的鱼儿一定也会,这并不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徐家头村鱼儿们的专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我做起!感谢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