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呼吸康复,也叫肺康复,是为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设计的个体化综合性干预方案。目的是通过我们进行呼吸心肺康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优化功能状态、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减少医疗费用。</h3> <h3>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重症呼吸系统疾病随之增加。由于疾病或外伤等因素,气体吸入、肺部气体交换、气体转运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增加死亡率或延长住院时间。为提高呼吸重症的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呼吸重症康复尤为重要。</h3> <h3>心肺康复是其他一切康复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心、肺发生病变,其他康复也很难完成。</h3> <h3>康复治疗师在对患者评估后,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逐步的改变患者的体位;在不同体位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加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运动耐力训练、呼吸训练、咳嗽排痰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并且在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康复治疗新技术,从吹纸条到吹气球,再到PEP技术的应用,更安全,更有效的促进了重症患者的心肺康复。</h3> <h3>骨骼肌训练</h3><h3>包括上肢锻炼和下肢锻炼上肢锻炼</h3><h3>可以提高上肢肌肉的运动量和耐力,辅助呼吸肌产生更协调的呼吸运动,减轻呼吸肌负担,使患者通气量增加,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下肢锻炼可以改善运动耐力,提高患者运动能力。</h3> <h3>呼吸肌训练</h3><h3>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h3><h3>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增加肺通气量;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h3><h3>腹式呼吸</h3><h3>腹式呼吸:主要目的是使横膈的活动范围变大,从而增加肺活量。</h3><h3>操作方法:吸气时让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塌陷,必要时可将手放于腹部,斜向上用力给予一定的压力,帮助膈肌恢复,以辅助呼气动作。</h3> <h3><br></h3><h3>“老奶奶,您加油,用力吸气...呼气...很好,再来一次......”康复师郜亚萍正在为一名老年患者进行呼吸康复治疗。</h3> <h3>为什么运动很重要</h3><h3>运动锻炼作为呼吸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升运动能力、缓解呼吸困难及疲劳等症状;</h3><h3>缺乏运动的生活会加速机体肺功能、肌力的退化,降低运动能力,还能加重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影响生活质量。</h3> <h3>可能有的人会认为呼吸重症康复主要是针对呼吸科的患者,其实不是的,比如我们重症插管的患者,在长期的插管过程中,痰多,肺部感染、咳嗽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呼吸康复,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部感染,通过调整呼吸模式,改善呼吸频率,使塌陷的肺组织复张,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咳嗽能力,从而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最终让患者拔管,平时我们总能遇见很多呼吸困难、痰多、肺部感染、气道廓清障碍、呼吸模式异常、呼吸肌功能障碍、肺容量降低等心肺功能的问题,主动运动的时候做几个动作就会很累,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患者的心肺耐力跟不上,需要进行呼吸康复。</h3> <h3>这是我们科开展的一例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h3> <h3>做好心肺康复,我们逐渐训练患者站、立、行,生命在于运动,让患者动起来,让健康离我们更近。</h3> <h3>重症患者康复之路,任重而道远。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重症患者有质量的生活,让"重症康复号"越行越远。<br></h3> <h3>为做好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我们在住院的同时要向家属也做好出院后的康复指导,让家属也参与进来,我们不仅要挽救患者的生命,更要让患者在保命后回归家庭,回归社会。</h3> <h3>只要生命需要,都须义无反顾。身为ICU的医护人员,只要病房需要,都在严阵以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