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故居

昆山石

康有为故居大门 漫步在在文化名人街区的石头小路上,古朴的院落,树木林立,众多的名字里熟悉的只有康有为,以前只知道戊戌变法的参与者之一,没想到其曲折奋斗传奇的一生,最后落脚于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 故居侧图 康有为(原名祖诒,1858年-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1895年,上万言书,史称《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报;组织强学会。1898年,组织保国会,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谋划溥仪复位。 康有为像 袁伟时教授在圆明园150周年的时候,写到《苦难来自于落后和封闭》,用现代的视角来重读那段历史,历史不会忘记三天三夜的大火,不会忘记不同肤色人的争先恐后,自明代以来150多年修建的万园之园——汇聚了中西文化的瑰宝,就这么被罪恶之手毁灭了。 银杏树 文章抽丝剥茧式对当时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拷问,广州的反入城斗争是坚守传统、僧格林沁的英勇成了蠢行、咸丰关注的焦点是蛮夷不愿三跪九叩,这些都源于传统,固步自封,而这一切无一不是名副其实的爱国者,问题在于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已经远远落后于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实质是文化和制度差距。 人物历史展 康有为在当时能提出依宪治国、君主立宪、民权思想确实不易。百年来,许多人来看这段历史,往往只看到国家利益冲突,叹息屈辱,能像康有为这样认真反思,能跳出去,又能走回来,并付诸于行动的人太少了,让人不觉产生敬意! 书法作品 查看了当时《天津条约》几个主要内容,其实与现在的互相签证,在各国自由居住和工作,国际贸易关税等基本一样,条约后期补签,鸦片每百斤纳税30两,即可合法进口。然而让人义愤填膺的鸦片合法进口问题,谈判中中国代表甚至“没有表示反对”,这次灾难又为何称为鸦片战争? 书法作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其向僧格林沁那样无辜送命,不如学习康有为,踏踏实实改革,卧薪尝胆,“发展才是硬道理”。 临走,翻看了游客留言,有的写的赞美诗,还有**到此一游,个别的比较实际,哪来1000大洋买的小楼(原德国副总督居住),现在的价值观已经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