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中国梦》书法作品巡展

木石巴

<h3>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精神•中国梦》——第三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主题创作暨全国基层(海南站)巡展8月22日在海南省书画院开幕了。<br></h3> <h3>全省各地的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们前来参观展览</h3> <h3>  此次书法主题创作活动基于历史文化经典,基层书法家们不忘从艺初心,为时代而书,为时代明德。</h3> <h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张子语录》中的名言,称“横渠四句",表现了儒者的宏大抱负和坚定信念。</h3> <h3>“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出自春秋《管子•牧民》, 意思表明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h3> <h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其大体意思是: 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h3> <h3>“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 语出《邓析子•转辞》。</h3> <h3>“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语出《诗经•小雅•常棣》,描绘了家庭宴饮时妻子好和,兄弟亲爱,亲情和睦的欢乐场景,突出了家庭关系中“和”的重要性。</h3> <h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h3> <h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作者是庄子。它的意思是——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谴责是非。</h3> <h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h3> <h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出自《易•系辞上》。</h3> <h3>“礼之用,和为贵。” 出自《论语》</h3> <h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出自《管子•牧民》</h3> <h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乾坤两卦,《易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最为灿烂辉煌的明珠。</h3> <h3>“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语出《荀子•不苟》</h3> <h3>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唐郑谷《鹭鸶》<br></h3> <h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h3> <h3>“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语出汉桓宽《盐铁论.力耕》。</h3> <h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典出:唐·吴兢《贞观政要》。</h3> <h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语出《老子.七十七篇》,告诫人君要顺应天道自然,维护社会平等、安定。</h3> <h3>“人皆可以为尧舜 ” ,语出《孟子•告子下》,表明人人皆可成圣的思想。</h3> <h3>“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语出《左传•昭公五年》。</h3> <h3>唐代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h3> <h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出自《管子·牧民》</h3> <h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h3> <h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自唐李世民的《赠潇瑀》。</h3> <h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节录。</h3> <h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联出自明朝最有名的东林书院。</h3> <h3>“夙夜在公"是成语,岀于《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h3> <h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出荀况——《劝学篇》。</h3> <h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处《老子》。</h3> <h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见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h3> <h3><br></h3><h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是2013年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典出:《左传·隐公六年》。</h3> <h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与同怀视之。” 清代徐时栋《烟屿楼笔记》中记载了这则对联的出处,说它是一个叫何溱的人所撰写。</h3> <h3>“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伐木》</h3> <h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出自《墨子•修身》</h3> <h3>“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语出《礼记•孔子闲居》。</h3> <h3>  此次书法作品主题创作展,是中国书法界规格较高的主题书法展。它以传统的艺术形式,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对增强文化传承有积极的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