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大连是座近代城市,城市只有百余年历史。</b></h3><h3><b> 19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大连,是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b></h3><h3><b> 洋务运动时期的大清政府,为了兴建北洋海军,选址辽东半岛岛尖上的旅顺口,作为水师基地。</b></h3><h3><b> 1881年,清政府正式开始建设旅顺口军港和船坞,这应该视为近代大连城市的起源。</b><b>旅顺军港,经过清政府10多年建设,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已初具规模。</b></h3><h3><b> 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改变了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国运衰落期的大清,被国运上升期的日本全面超越。</b></h3><h3><b> 日本人占领了辽东半岛,使得窥伺辽东已久的沙皇俄国很不甘心。尼古拉二世沙皇拉上德国法国,出面干涉。日本迫于列强压力,退出辽东半岛。</b></h3><h3><b> 1898年,沙皇俄国顺势以保护中国免遭侵略为名,把军舰开进大连湾和旅顺口,并强行与清政府签订租借辽东半岛的协约。</b></h3><h3><b> 1897年,沙俄设计师揣著法国巴黎的城建图纸来到了大连,想在这里再建立一个以广场为主的城市,并且给他起名“达里尼”,意思是“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俄国首都的地方。</b></h3><h3><b> 1899年起,沙俄统治下的远东港口城市达里尼市,开始大规模建设。</b></h3><h3><b> 1905年(明治38年),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尔尼”改为“大连”。日本国关东州大连市,诞生于明治时代,历经于大正时代,灭亡于昭和时代。</b></h3><h3><b>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大连根据雅尔塔条约国际化,苏军进驻。</b></h3><h3><b> 1955年苏军将旅大转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至今。</b></h3> <h3><b> 这里通过一组老照片了解一下1899年大连建市前后的城市建设,交通、通讯、民俗,寺庙、教育等基本情况。</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时的城市规则</b></h1> <p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size: 17px;"> 可以说,大连的诞生是俄国规划的。在沙俄统治的7年(1899年 -1905年)时间里,青泥洼,那个曾经荒凉的渔村,开始慢慢走上城市化进程,且起点之高,为人所惊叹——整个城市的规划,完全以法国巴黎为蓝本,将自然与城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短短几年,便发展成为辽东半岛上最大的近代化港口城市。</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860年的大连全景</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3年大连的冬天</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城市诞生 1899年8月11日</b></h1><h3><b> 1899年8月1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建设大连商港城市,并指派有筑港经验的东清铁路公司总工程师萨哈洛夫等负责城市的规划。同日,建港工程正式动工——这一天就是大连建城之始。</b></h3><h3><b> 当时,沙俄把大连称之为‘达里尼’,俄语译为‘遥远的地方’。 彼时,大连还叫青泥洼,是个荒凉的渔村。据史料记载,萨哈洛夫做了这样的规划:以原青泥洼村一带50多个村庄,约5400余亩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的基地,东起寺儿沟,西至西岗子,南起南山山麓,北至香炉礁海滨,在寺儿沟修建码头,在青泥洼桥修建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沙俄统治时期的大连市街</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城市划分 不同“阶级”分区而居</b></h1><h3><b> 沙俄对“达里尼”的城市规划,是将居住者的阶级、人种及地区,明确地划分开来。</b></h3><h3><b> 大连湾香炉礁海岸以南,中 东铁路火车站以北地区规划为行政市区,这里集中着沙俄大连殖民官署机构。当时,俄国人削平山头,填海筑区,并规划54米宽的大桥与市中心相通。在桥的两端,各有半圆形广场,行政区的内街由此辐射与环形支路围成扇形,中心部位留有小广场,轴线上的支路两侧多是办公用房,其余便是铁路与海港职工家属住宅。市区东侧为北公园。市区西北面临海,规划为海水浴场。这一地区环境优美,建筑别致,处处流露着俄罗斯和欧洲的风味。</b></h3><h3><b> 东临大连湾,南至南山麓,北隔铁路与行政市区相接为欧罗巴区。它处于整个市区的中心地带,地域开阔,是欧洲人、俄国人的居住区。其中背靠铁路的是商业区,市民区和商业区交错布置。远离市中心的南山麓是士绅住宅区,那里依山望海,向东便是海水浴场。</b></h3><h3><b> 西青泥洼村及西岗子一带则被规划为中国人市区。这里环境脏乱、设施简陋,是普通中国市民的居住与生活区,仅占欧罗巴区四分之一左右。然而,彼时当地华人的人口是欧俄的10倍。</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3年的市内北郊</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俄战争后的市区一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1年的室内西南郊</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6年的大连市区局部(今中山广场东北区域)</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县通街景(今中山区人民路)</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县通街景(今中山区人民路)</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30年代的市区东南郊(今老虎滩一带)</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4年大连市区(今昆明街一带)</b></h3> <h3><b> 日本桥(今胜利桥)1899年兴建俄国街木桥,1907年日本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1908年3月完工。</b></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 日本桥(今胜利桥)1899年兴建俄国街木桥,1907年日本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1908年3月完工</b></h3> <h3><b> 日本桥(今胜利桥)1899年兴建俄国街木桥,1907年日本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1908年3月完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港湾桥,1928年12月建成</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盘通街景(今青泥洼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盘通街景(今青泥洼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沙河口</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沙俄市政厅 大连城市的起点</b></h1><h3><b> 今天的西岗区胜利桥北烟台街1号,伫立着一座俄式古典建筑。很多老大连人都知道,这里曾是大连自然博物馆,而百余年前,这里是沙俄殖民统治时期的达里尼市政厅。“这里,就是大连城市的起点。 ”几乎每一个对大连历史熟悉的人都如是说——这里,是大连历史上第一栋建筑。城市大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b></h3><h3><b> 俄国人在距离海港不远处修建了市政厅,并从这里开始,将城市一点点构筑、布局起来。</b></h3><h3><b> 当俄国人把市政街由北向南延伸时,被一条深沟挡住了去路。于是,他们在深沟上架起了一座俄式木桥(今胜利桥)。这座木桥,把行政区和住宅区连接起来,成为俄国人每天必走的道路。</b></h3> <h3><b> 达里尼行政街(今西岗区团结街),图中远景为当时的达里尼市政厅办公楼,解放后曾用作大连自然博物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当时的达里尼市政厅办公楼</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当时的达里尼市政厅办公楼</b></h3> <h3><b> 1902年8月20日,达里尼市长萨哈罗夫在市政厅前检阅消防大队。</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俄罗斯街(位于今胜利桥北,上海路北段)</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俄罗斯街(位于今胜利桥北,上海路北段)</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4年的俄罗斯街入口</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世纪30年代的浪速町(今中山区天津街)</b></h3> <h3><b> 1933年时的浪速町商业街(今中山区天津街)。</b></h3> <h3><b> 1937年时的浪速町商业街(今中山区天津街)。</b></h3> <h3><b> 1938年时的大连信浓町街景(今长江路胜利桥至青泥洼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监部通街景(今长江路胜利桥至民主广场)</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尼古拉广场 城市的中心和脸孔</b></h1><h3><b> 俄国当时是以法国巴黎为范本来规划大连的:城市建筑一改昔日中国的青砖绿瓦,而改用欧式的花岗岩和混凝土。而整个城市的布局,也不同于传统老北京的棋盘式格局,而是改成放射式的蛛网式道路。</b></h3><h3><b> 而当时,大连整个市街的中心点,就设在今天的中山广场——当时叫尼古拉耶夫斯卡娅大广场,是以沙皇的名字来命名的。</b></h3><h3><b> 据记载,当时的尼古拉广场设计的直径是213米,向外放射出10条街道,中间设有绿地、花园,周围的大小树木又将空间分割,使得人们在这里漫步、休憩,并无空旷的感觉。</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4年代尼古拉耶夫广场(今中山广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0年的大广场(今中山广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5年的大广场(今中山广场)</b></h3> <h3><b> 大连市区内当时还规划设置了大小不一的广场10多处,并规划了广场环形路侧各种建筑。广场与广场通过干道互相连接。而由广场向外辐射的支路,一般并不宽,但都具有较好的对景。站在广场顺路向远处望去,或是优美的建筑,或是美丽的山林,或是壮观的海景。</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21年的大连西广场(今友好广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世纪30年代的大连港全景</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5年的小岗子全景(今西岗区北京街)</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5年的小岗子(今西岗区北京街)</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石道街</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城子坦</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日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州城</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州城</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4年的金州街景</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时的交通建设</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连到旅顺的公路(今旅顺南路)</b></h3> <h3><b> 白银山隧道,位于大连至旅顺南路上,靠近旅顺,1921年10月动工兴建,1922年建成。</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887年建造的大连湾李鸿章栈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盘桥(即青泥洼桥,已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连通往旅顺公路(今旅顺南路)上的桥梁</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旅顺东洋桥(今旅顺口区海岸桥)</b></h3> <h3><b> 1905年沙俄占领时期的火车站。1904年开始建设,以后屡次改扩建,至1937年基本建成重要铁路枢纽站的规模。</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1年的大连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6年正在建设中的大连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旅顺火车站,建于1900年10月</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3年沙俄建造的普兰店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5年10月建造的金州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5年10月建造的瓦房店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7年6月建造的周水子火车站</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连早期的铁路机车库和调车场</b></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 通航初期使用的双翼客机。1926年日本航空输送株式会社成立,1929年出开通了大连至东京的航线。</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20年的周水子机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7年的大连飞机场</b></h3> <h3><b> 俄罗斯街码头,位于俄罗斯大街(今西岗区胜利桥被上海路)北端,今黑嘴子码头区域内。</b></h3> <h3><b> 建设中的港区铁路专运线,1899年9月28日大连港正式动工兴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2年建成的大连港二码头</b></h3> <h3><b> 1924年8月31日竣工的大连第二埠头船客待客所,位于今中山区港湾街。己拆除。</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24年12月建成的大连港港桥(今港湾桥)</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6年的海港</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时的通讯</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6年的大连电话局</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9年的大连邮便局</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09年的大连电话局</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1年的大连湾无线电信局</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18年建成的大连递信局大楼</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23年的大连邮便局电信课通信室</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24年的大连邮便局电信课通信室</b></h3> <h3><b> 1930年的大连中央邮便局大楼。该楼1929年11月30日竣工,位于日本桥(今中山区胜利桥)男,现为大连市邮政局营业大楼。</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连电话局内的电话交换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连电话局自动交换机械室</b></h3> <h3><b> 未完待续,下集将介绍那时的交通工具、学校、民俗风情、寺庙以及战争时的大连。(文中的文字及图片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