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二部分:礼乐春秋</h3><h3> 分为钟鸣鼎食、强固威行、立身以礼、无远弗届、简襄功烈、三晋菁华六个层次,重点阐述中国青铜器作为礼器使用的鲜明特色和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涵。将青铜器作为礼器使用,中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h3> <h3>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个人修养,礼乐制度指导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活动时,均使用礼器。这些礼器,通过材质、形态、装饰、色彩、铭文和组合方式的差异,呈现了人们不同的身份等级和价值取向。汉代以后,青铜器与礼制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但礼乐制度的文化内涵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h3> <h3>义尊</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伐簋</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目云纹提梁卣</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懋尊</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懋卣</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晋仲韦父盉</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曲沃县天马—曲村墓地6384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盉</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苪伯作王姊盉</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58号墓出土</h3> <h3>苪伯作王姊盘</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58号墓出土</h3> <h3>蟠螭纹鉴</h3><h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h3><h3>候马市上马墓地13号墓出土</h3> <h3>蟠螭纹鉴</h3><h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史父丁卣</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义方彝</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盘蛇形鼓座</h3><h3>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兽面纹镈</h3><h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轴饰</h3><h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65号墓出土</h3> <h3>错银卷云纹弩机</h3><h3>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h3><h3>屯留县后河墓地19号墓出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