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闪拍

庶民

<h3>  2019年7月1日,我们旅游团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乘诗丽雅号客轮,穿过波罗的海到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h3><h3> 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內。北部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面对波罗的海。</h3><h3></h3><h3> 芬兰总人口五百多万,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h3><h3><br></h3> <h3>  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6% ,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h3><h3> 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纸张、纸板出口量占世界的25%。享有盛誉的诺基亚前身,就是芬兰的一家造纸企业。</h3> <h3>  公路边常可见到茂密的森林。</h3> <h3>  这座“公寓模样”的建筑,就是芬兰市政厅的大楼。它地处露天市场的建筑群中,既没有高墙大院,也没有军警守卫,其貌不扬。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概念中政府机关雄伟威严的建筑形象。</h3><h3> 芬兰的政体是内阁制,在北欧中,芬兰是唯一实行共和国体制的国家。芬兰政府的清廉高效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共识。“透明国际”公布的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从芬兰市政厅大厦的建筑上,我们对芬兰政府的清廉形象也可管窥一斑了!</h3> <h3>  “波罗的海的女儿”雕像位于赫尔辛基的花市旁。这座青铜少女被四头海狮环绕在喷泉之中,她一手托腮静静地凝视着芬兰湾,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波罗的海的女儿”。</h3><h3> 这座雕像于1906年塑造完成,设计师瓦尔戈仁表示,从海上浮现的年轻女孩形象象征着赫尔辛基的诞生。从此,这座美丽的雕像成了赫尔辛基的象征。</h3> <h3> 议会广场修建于1818年,是一处正方形的美丽大气广场,周围环建有大教堂、参议院、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h3><h3> 这里是民众集会和露天音乐会的举办场地。</h3> <h3>  这是赫尔辛基大教堂。位于赫尔辛基议会广场。大教堂建于1852年,是一座路德派风格教堂。教堂顶端是带淡绿色圆拱的钟楼,高八十多米,希腊神殿式的白色廊柱和醒目的青铜园顶让大教堂倍添威严。它是赫尔辛基的重要地标,在大海上一眼就能看见它。</h3> <h3>  广场中央伫立着帝俄时代,统治芬兰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那是1894年的作品。亚历山大二世曾任芬兰的大公,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些有利于芬兰社会发展的政策。</h3><h3>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 尽管芬兰曾被沙皇奴役三百多年,又与苏联产生数十年的龌蹉纠葛 。历经了数番朝代兴衰、政权更迭,但是芬兰仍然将亚历山大的铜像保留至今。这体现了芬兰人恩怨明分的性情,也展现了芬兰人豁达的唯物史观。比起当今世界上流行的狭隘民族主义和虚无历史倾向,芬兰人的举止更值得世人赞赏👍👍👍</h3><h3> </h3> <h3>  位于赫尔辛基西北的西贝柳斯公园是为纪念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而修建的。</h3><h3> 公园面临波罗的海海滨,绿树成荫,碧波潋滟,景色秀美。</h3> <h3>  这是位于位公园里的西贝柳斯不锈钢头像。</h3><h3> 西贝柳斯生于1865年,十岁开始作曲。他一生创作了七部交响曲一百多首独唱歌曲、大量的提琴曲和钢琴曲,他的作品振奋民族精神,作为芬兰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被尊为“芬兰音乐之父”。1957年逝世时,芬兰以国礼为他送葬。</h3> <h3>  这座西贝柳斯纪念碑是由六百多根高低错落的银白色不绣钢管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又如同一片银色的森林。这一造型完全颠覆了同类作品的模式,它的小型复制品被联合国大厦永久展出。</h3> <h3>  成群的鸥雁与西贝柳斯为邻,在林荫下悠闲信步。</h3> <h3>  人们在公园里参观游览,缅怀西贝柳斯的不朽功勋。</h3> <h3>  赫尔辛基市有诸多的教堂,其中“岩石教堂”就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教堂。</h3><h3> 这座教堂利用一处岩石高地,将岩石部分往下挖掘,让教堂巧妙地修建在岩石中。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在岩石里的教堂。</h3> <h3>  教堂的顶部采用圆形设计,由100条发射状的三寸红铜梁柱支撑,整座教堂犹似着陆的飞碟。</h3> <h3>  这是位于教堂中央得圣坛,呈现出简单而庄重的气氛。</h3> <h3>  此教堂不仅是作弥撒的地方,有时也是音乐会的演奏场地,教堂里眼前的管风琴是北欧最大的一座。</h3> <h3>  赫尔辛基市内街道宽阔,市内建筑物风格独特。</h3> <h3>  繁花似锦的街心花园与悠然自得的市民。<br></h3> <h3>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丹麦、德国、芬兰、俄罗斯等九个国家之间。潮起潮落的波罗的海,伴随了沿岸国家数百年来的恩恩怨怨,更见证了芬兰多舛的命运。</h3><h3> 1249年瑞典通过十字军占领了芬兰、其后八百多年间芬兰人除了被奴役外,还成为瑞典发动战争的炮灰;1808年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败落,芬兰则变成俄罗斯帝国内的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芬兰总算于1917年12月6日获得独立;谁知二战爆发,芬兰又被德国裹挟进战争泥潭,并参加了1941年至1944年的对苏战争;二战后芬兰屈辱地接受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芬兰这才可以自主国家的命运了。</h3><h3> 这几年来芬兰经济发展不错,百姓生活也过得满滋润的。但地处瑞典、德国、俄罗斯等强国的夹缝中,芬兰人的心境,难免如同波罗的海的波浪起伏不定😒😒😒</h3> <h3> 但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能早日被世界各国认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永远摒弃“丛林法则”!让众多地处强国、大国夹缝中的小国,能永远免除战乱的袭扰,国泰民安!</h3><h3> 你们听啊!那只停立在波罗的海女孩头顶上的鸽子,应该是在发出世界和平的虔诚呼唤吧 !!!</h3><h3> </h3><h3><br></h3><h3> 天佑芬兰🙏🙏🙏</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