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铜博物馆巡礼(之一)

蒙骑之子

<h3> 2019年7月27日,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是山西博物院的分馆,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文化岛上,与太原博物馆联袂共享5个既连通又独立的红色椭圆倒维体建筑群,是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中国首家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青铜专题博物馆,展出文物2000余件。馆闪藏品除了考古出土和从各文博单位抽调的吉金精品,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近年山西省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的追缴文物。它不仅是山西文博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也是山西省打击文物犯罪,守护古代文明的历史功勋章。</h3> <h3>  山西青铜博物馆展陈面积1.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分为华夏印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三部分。分别从青铜器的时代、功用、制作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三晋大地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并结合先进的声光技术做了生动有趣的数字展示。</h3> <h3>  展览以吉金光华为主题,的核心部分是青铜重器,尤其是带有珍贵铭文的青铜礼器,包括祭祀容器和乐器等,这些等次有别的器物组合构建了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的礼乐制度。这些礼器大部分是考古发掘出土,也有一部分是公安机关追缴的被盗文物,是青铜时代象征贵族阶层身份地位的器物。展厅中将这些器物按其时代排列展示,在展示文物的同时,也描绘了一副三晋大地青铜时代壮丽的历史画卷。</h3> <h3>第一部分:华夏印迹</h3><h3> 分为青铜先声、率土内外、赫赫晋邦三个层次,重点讲述晋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发展中的特殊地位。</h3> <h3>  山西是华夏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重要地区,陶寺遗址表现了最早的王权和国家形态,与古史传说中的唐尧时代相互吻合。晋国从周初分封的“百里小国“开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秉承传统,锐意创新,吸纳了周边诸侯国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新鲜血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晋文化,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h3> <h3>铜铃(仿制品)</h3><h3>陶寺文化(约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h3><h3>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h3> <h3>兽面纹爵</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  夏商周时代山西拥有最重要的铜矿资源和制铜技术,对青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h3> <h3>兽面纹盉</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兽面纹觯</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  晋国从周初分封的“百里小国“开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秉承传统,锐意创新,吸纳了周边诸侯国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新鲜血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晋文化,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h3> <h3>云雷地乳钉纹瓿</h3><h3></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石楼县后兰家沟出土</h3> <h3>兽面纹簋</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兽形觥</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兽面纹方彝</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扁足鼎</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兽面纹斝</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子匿圆鼎</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乳钉纹簋</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龙形觥</h3><h3>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3><h3>石楼县桃花者出土</h3> <h3>蟠螭纹四耳鉴</h3><h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兽首纹四耳鉴</h3><h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h3><h3>襄汾县陶寺北墓地一号墓出土</h3> <h3>晋侯(臣斤)壶</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h3> <h3>晋公盘</h3><h3>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晋侯作师氏姞簋</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晋侯僰马壶</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h3> <h3>晋侯家父方壶</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93号墓出土</h3> <h3>唐邑 提梁卣</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h3><h3>山西公安机关移交</h3> <h3>乳钉纹簋</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h3><h3>曲沃县天马—曲村遗址6080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方彝</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6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尊</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6号墓出土</h3> <h3>仲旬人盉</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6号墓出土</h3> <h3>仲旬人盘</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6号墓出土</h3> <h3>倗伯鼎</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58号墓出土</h3> <h3>倗姬簋</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65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方彝</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3250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鼎</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3250号墓出土</h3> <h3>伯旅父簋</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531号墓出土</h3> <h3>凤鸟纹尊</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11号墓出土</h3> <h3>凤鸟纹提梁卣</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11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方座簋</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055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甗</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5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甗</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58号墓出土</h3> <h3>绷姬盘</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65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鼎</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2158号墓出土</h3> <h3>兽面纹方觚</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6号墓出土</h3> <h3>弦纹觯</h3><h3>西周(公元前1646年—公元前771年)</h3><h3>绛县横水墓地1006号墓出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