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老黎和他父女的《歌韵漓情》

红裙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认识的老黎和他父女的《歌韵漓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剑波(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h3><h3>&nbsp;</h3><h3> 认识老黎,还是在三年前的那个秋天。八月初秋,流火当头,酷署炎炎。正值全国普通高校放暑假,原单位同事一行有七八个人从东北老家那边过来,想去阳朔走走看看,领略一番山水甲天下的阳朔风光。我自然不好怠慢,叫我这个不喜欢出门的人来做向导,心里没谱,于是找来同事黎藜商量,设计一个行程。黎藜却非常爽朗地告诉我,这事你去找我爸,我爸是个阳朔通。</h3><h3> 在阳朔,我见到了老黎。黎建雄,慈眉善目,为人谦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言谈举止、略略大方、热情好客、还带着点点霸气。他在阳朔县物价局供职,工会主席,多少也算是中层领导干部,去年退休了。我跟他性格相投,一见面就成为故交,还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那天恰好是个周末,他开着他那辆破旧的小红车,一边去景区采风,顺道陪着我们玩。跟他一接触,我就发现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开始关注他,(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关注,据了解,广西师范大学还有两位导师也带着他们的研究生在密切地关注着他)。通过几年的平凡接触和交流,我发现在他的身上,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他对山歌的执着,使我由衷的钦佩。他的原创山歌,尤其是导游山歌和叙事山歌,都有他独到的风格和特点,于是忍不住提笔,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故事和快乐。</h3><h3>&nbsp;</h3><h3>一、初识黎建雄</h3><h3>&nbsp;</h3><h3>美美阳朔是首歌,山欢水笑人快乐。</h3><h3>朋友来了大声唱,我编山歌做解说。</h3><h3>&nbsp;</h3><h3> 这就是老黎的原创山歌,一首迎客歌,大气又豪迈。记得那天,我们去“十里画廊”游览聚龙潭溶岩景区,天宫不作美,还下起了瓢泼大雨。一路上,老黎便兴致脖脖地唱起山歌来,他那副带着磁性的男中音嗓子,嗓音浑厚、中气十足,还给我们讲起了十里画廊景区里那些鲜为人知的山水故事,如临其境,享受自然。他的讲解,比正牌导游还要专业,我们听着都着迷了。让我们感觉惊讶的是,到了景区,导游小姐们身着民族服装,排成两行并唱起山歌来欢迎我们:“峰峦叠翠路回环,游踪驻足聚龙潭。疑似龙官如仙境,好比珍珠装玉盘”。“讲不夸张也夸张,龙王上山当大王。黑岩水岩空气好,冬日暖和夏日凉。”听到这些动人的山歌,我忍不住向导游小姐刨根问底,有个导游指着老黎对我说,这些山歌都是黎老师他们教我们唱的。阳朔民间艺术家协会,刚刚开展完山歌进景区活动,把广西的山歌文化与当地的旅游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浓浓的气氛,一下子使我们的旅途劳顿雾消云散,达到了游客与景区的情感交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应该就是山歌的魅力吧。那一次的游程,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开心和快乐。</h3><h3> 入夜,华灯初上,老黎应邀同我的几个同事一起喝酒聊天,共进晚餐。席间,老黎这个土生土长的阳朔人,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了阳朔美景和风土人情,欢歌笑语,谈笑风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nbsp;</h3><h3>二、老黎的山歌人生</h3><h3>&nbsp;</h3><h3>名字喊做黎建雄,听见山歌就发疯。</h3><h3>六十才学吹鼓手,好比是个老顽童。</h3><h3>&nbsp;</h3><h3> 这首歌是老黎的自报家门山歌。老黎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闲聊中,他跟我们谈起了他们父女《歌韵漓情》的创作板路,老黎是军人出生,对事业有一颗炽热的心并持之以恒地追求着。一九八二年底,在部队服役了五年的他复员回到原籍,安排在政府招待所上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阳朔旅游的导游资料,却深深被漓江风光里的山水故事和神话传说所迷住,一发不可收拾。那些年,很多单位都横向纵向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一些业务单位有着联系和交流,茶余饭后,也喜欢到景区走走,一来二去,他对阳朔的每一处景点都了如指掌,特别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下来的打油诗,他都能倒背如流,滚瓜烂熟,再加上他那根三寸不烂之舌,更是讨人喜欢。打那时起,他开始搜集素材并整理了一大堆的笔记和手稿,一个转身,竟走过了三十多年。有人说,成功的机会,总是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歌韵漓情》的问世,恰好证明了这个道理,厚积薄发!老黎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插过队,在林场扛过木头;当过兵,在部队扛过枪杆。七十年代初期,老黎在阳朔中学这所“高等学府”完成了高中学业之后,没有机会考大学,却投身到“上山下乡”的知青洪流,到林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的文学功底是靠在部队当文书和平时磨练出来的。半桶水的他,在创作时遇到瓶胫的时候,得到了他的女儿的支持和鼓励,女儿就是他的语文老师,也是他能量的补充。山歌是他的创作源泉,山歌给了他创作灵感。打更熬夜,他坚持着。用他的话讲:“就像是注射了兴奋剂一样,越写越上瘾,天天都能听见雄鸡报晓,夜夜都枕着山歌入梦”。《歌韵漓情》用山歌开路,集图片、注释、山歌曲谱于一体,风格别俱,是一部全新概念的阳朔山水导游丛书。书中汇集了200幅精美图片、400首山歌、200条注释和24条朗朗上口的曲谱,精彩地记录了阳朔山水中鲜为人知的山水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堪称阳朔山水的华彩篇,具有很高的签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书中包罗了阳朔的山水文化、美食文化、古代神话、岩溶文化、佛学文化、图腾文化、摩崖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泥腿子文化及茶叶、花卉和果蔬种植文化等诸多的旅游文化内涵。涉及阳朔旅游景点的全覆盖,是一部阳朔山水的导游大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地方韵辙和桂柳方言,独到之处,就是语言通俗、接地气。书稿一出来就被广西歌圩协会覃九宏会长慧眼识中,并囊括到“广西歌王丛书”之列,两位作者也因此成为“广西荣誉歌王”。《歌韵漓情》已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有专家点评:“《歌韵漓情》大俗大雅,歌韵与俚句并美;秉承传统,意境伴风骨同伦。”这本书“泡过酒”“抹过蜜”,最大的贡献,就是为阳朔山水的导游起到了“指路灯”和“路线图”的作用。听完老黎的介绍,我震撼了!不仅是纯朴壮美的山歌打动了我,而是这种以山歌形式来描述和推介家乡秀美景观的创新之举惊艳了我,更是黎氏父女热爱家乡阳朔,笔耕《歌韵漓情》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看到了一幅别样秀美的壮丽画卷!</h3><h3>&nbsp; 三、新书发布会 &nbsp; 熬夜熬了两三年,终于脱离苦海边。 好事多磨莫怕久,歌韵漓情得见天。 &nbsp; 这首歌就是老黎父女二人的创作艰辛和真实写照。2017年12月30日,黎建雄、黎藜父女二人的宏篇佳作《歌韵漓情》终于正式出版了,我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他们的新书发布会,亲自见证了那个令人激动和难忘的场面。新颖独特的发布会,主持人蔡志娥(艺名小菜花、广西山歌王中王)用山歌来逐个介绍嘉宾,把嘉宾的名字都编进歌里,幽默、风趣、滑稽、搞笑,这种气氛和氛围,我第一次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在阳朔类似的新书发布会,那一次的规格算是最高的了,县政协主席亲自上台致辞,桂林的旅游专家、广西学术界知名人士和广西山歌泰斗级别的人物都亲自到场道贺。黎建雄父母也双双被广西歌圩协会封为广西“荣誉歌王”,广西歌圩协会覃九宏会长、阳朔政协主席陈庆武主席亲自为他们戴上王帽。广西各地的精英山歌王代表欢聚一堂,现场即兴对歌,歌声嘹亮,场面热烈,把发布会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拿到新书,我认真阅读,令我爱不释手,拍案叫绝!没有想到,《歌韵漓情》竟是一部奇文、好书,我由衷感叹和钦佩,高手在民间!在这里,我要抒发感言: 这是一部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的好书,用山歌形式来传唱家乡的秀美景观,不仅是国内首创,也是世界首创,前无来者。 这是一部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好书,书中对阳朔风光的描述,山歌开头,同时还配有精美图片,精准的注释和贴切的传说故事以及山歌形式的故事总结,知识点多,内容丰富,让人们从山歌、注解、图片和故事中深入浅出地领略到了阳朔的美景奇观。 这是一部弘扬中华文化的好书,接地气的山水故事和民间传说,让我们望见了山、看见了水、记住了乡愁。 这是一部极具特色、可遇不可求的旅游教科书,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资料性、实用性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对导游行业的教学价值更加明显,在阳朔从事导游的工作者,一旦掌握了此书的内涵,也许会改变人生。另外,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也是一条新路,从业人员如何创新主持风格,运用即兴山歌的妙句来点缀主持语言,无疑又是锦上添花,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读完了这本书,我立即购买了二十几本分享给了我朋友们,反馈回来的信息,大家都赞不绝口,称《歌韵漓情》不仅是对阳朔旅游做了推介,更是一种文化盛宴和精神文明建设,黎氏父女在中华文化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也做出了重大贡献。</h3><h3><br></h3><h3>四、如今的老黎</h3><h3><br></h3><h3>歌圩协会副会长,身肩抱负有担当。</h3><h3>山歌跟着时代走,民族文化他弘扬。</h3><h3>&nbsp;</h3><h3> 这是我对老黎父女的评价。《歌韵漓情》这出版一年多了,在阳朔的旅游市场,在广西歌坛,已经慢慢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今的老黎,一个华丽的转身,已经成为广西歌圩协会的一名副会长了,由他创建和管理的广西歌圩协会山歌总群团队,可谓是风生水起,浪花飘飘。我作为广西歌圩协会的常务理事,亲自见证了他们的精彩。身为广西歌圩协会山歌总群主的老黎,带领着他的团队,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并开展了系列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协会领导的首肯。</h3><h3>新春网络歌会:</h3><h3> 新年伊始,他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在歌圩协会总群的网络平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春山歌大拜年”的主题歌会,大展了他的主持风采,歌会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十九场比赛和一场颁奖晚会,二十场的歌赛盛宴,开辟了网络微信平台的纪元。作品上传并通过《桂柳山歌》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将平台上日平均不是3000次点击量突增到上万次,刷新了平台的数据,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向世界展示了广西山歌的魅力,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好评,为广西山歌走向世界夯实了基础。</h3><h3>网络山歌教学:</h3><h3> 老黎带领他的团队,经常组织和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本着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寓教于乐的原则,邀请协会的领导和歌群里有一技之长的歌王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每周安排授课和讲座。《对歌技巧八大法》《叙事山歌的创作体会与研讨》《山歌的赋比兴与韵脚》《学歌心路同分享》《幽默趣味山歌创作浅谈》等,他们选择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深入浅出、言传身教,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歌友们及专家们的广泛赞誉。</h3><h3>网络集体作业:</h3><h3> 为了激发和调动歌友们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老黎和他的团队,经常在歌群里布置一些集体作业让大家共同接龙来完成,布置了《又是一年三月三》《扫黑除恶专题》《祖国华诞七十年》《母亲节山歌集锦》《美国挑起贸易战》《唱首山歌谢党恩》等时政山歌作业。其中《扫黑除恶专题》的整版山歌作业均为鹿寨县司法局采用。增强了歌友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歌友,特别是外省的歌友,都要求加盟到他们的歌群来,学习广西山歌,山歌总群的成员也总是保持在峰值状态。</h3><h3> 如今,站在广西歌圩协会管理层高度思考问题的老黎,已不再局限于阳朔那一县一地和一山一水的山歌了,而是胸怀广西,着眼未来,努力拓展山歌文化在更多领域里的传承和发展,让山歌给更多人带来快乐。</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歌韵漓情》发布会精彩回顾</font><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阳朔县政协主席陈庆武先生致辞</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广西歌圩协会执行会长覃九宏先生致辞</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桂林市旅游专家庞铁坚先生致辞</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原广州军区第四通信总站主任黄永忠先生致辞</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任剑波先生致辞</font></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主持风采(山歌王中王小菜花)</font></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广西山歌王现场对歌</font><br></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广西山歌泰斗李隆球先生致辞</font></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阳朔县文联原主席莫高阳先生致辞</font></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与会嘉宾</font></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黎建雄父女在桂林书城签名售书</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韵漓情》新书发布会与会嘉宾合影<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韵漓情》序歌 覃九宏 门前喜鹊闹盈盈,快件送到我门庭; 打开一看是书稿,双黎编《歌韵漓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龙爱明珠狮爱球,父女最爱展歌喉; 游客爱到阳朔耍,他俩唱歌来导游。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阳朔风景似画屏,父女唱《歌韵漓情》; 游客来到不舍走,山水迷人歌醉人。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鸟爱青山鱼爱河,建雄父女爱阳朔; 走遍阳朔写景点,一个景点一首歌。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分节分章唱美景,唱了一层又一层; 一个景点一故事,首首山歌韵漓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建雄邀我写序言,先读原作理当然; 拜读好比尝新果,味道鲜美又清甜。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读过几多山歌书,不比《歌韵漓情》集; 这本歌书泡过酒,好比醉倒在酒席。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山歌两合璧,歌韵漓情是好书; 巧用彩线连成串,好比玉盘装珍珠。</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本歌书来不易,父女写歌到鸡啼; 废寝忘食六百夜,午餐当作夜餐吃。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建雄曾经对我言,编歌熬夜不思眠; 农历三年逢一闰,他恨不闰五更天。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黎藜也有好习惯,历来珍惜好时光; 夜里写作恨夜短,白天上课嫌昼长。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建雄部队当过兵,黎藜教书又育人; 父女用歌唱景点,文又高来武又精。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黎藜攻读是中文,文化底蕴精又深; 善用比兴又风趣,山歌精益又求精。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责编收到歌书稿,一字一句来推敲; 社长总编齐点赞,这本歌书质量高。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阳朔风光景色幽,四海宾客爱来游; 《歌韵漓情》买到手,个个竖起拇指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阳朔美景用歌唱,好比乐坛谱新章; 歌韵是个金点子,漓情汇入歌海洋。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歌韵漓情》似珠玑,可当旅游教科书; 高校当作教材用,导游把它当珍珠。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歌韵漓情》好文章,读者争相来珍藏; 好比洞藏老陈酿,年份越久越醇香。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榕树年年添新芽,歌海时时添浪花; “歌王丛书”添新本,新添两位黎作家。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歌韵漓情》是好书,形象生动又通俗; 建议阳朔县政府,此书送进千家屋。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歌海又起新浪波,新编山歌唱阳朔; 四海游客齐参与,千人唱来万人和。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好马识途跑得远,石板架桥走千年; 《歌韵漓情》大家唱,千秋万代永流传。<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下是《歌韵漓情》部分精彩片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