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墩计算

飞雪无痕

作者:罗士心 <h1><p></p><p><b>一、引言</b></p></h1><h3> 国外桥牌专家自1935年始,研究几十年桥牌输墩计算,经《现代输墩计算》克林格(R·Klinger)一书系统论证后,一锤定音,影响深远。作者肯定了“桥牌桌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准确的叫牌,而良好的叫牌则有赖于以灵敏的方法对牌力进行估算”。并认为运用输墩计算的结果“必将是更多的成功和更少的失误,从而使你在桥牌中取得的成绩和乐趣都会增大”。</h3><h3> 输墩计算的基本原理,平均3个HCP大牌点,可获得1个赢墩。由此,通过叫牌来估算HCP,进而计算输墩,再反算定约所要取得的赢墩。<br>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计算的输墩(或赢墩),往往是一个两位数的闭合区间值。比如7~8个输墩,表示可能是7个、也可能是8个输墩。其原因在于叫牌体系的局限性,对牌点及牌型判断不准,使得估算的HCP范围差值偏大。<br> 《自然叫牌法》,因叫牌的自然属性,范围差值基本在3~8。比如1C开叫后逆叫,其HCP范围是16~21,差值=5。《精确叫牌法》,因其限制性叫牌特点,优于《自然叫牌法》,但仍存在叫牌盲区(也称作是半限制性叫牌),范围差值基本是3~5。比如高花开叫其HCP范围是11~15,差值=4。此外一些特殊叫品,无法估算HCP,只能给出列表经验值,需要大量记背。<br> 输墩计算的理论先进性,在叫牌体系上受到一定制约,计算的输墩(或赢墩)是个不确定的值,通过输墩计算辅助的叫牌定约,就会在成宕之间,从而使“输墩计算”难以被广泛接受。《现代输墩计算》作者在书的结尾也不得不写道:“一些现代叫牌体系中使用接力叫来查明同伴的准确牌型,是解决此问题的理想方法”。<br> 假设有一种叫牌体系,能够缩小估算HCP范围。使其差值与输墩计算基本原理相对应,均在3以内,计算的输墩就不再是区间值,而是定值!那么输墩计算的影响,也就更加深远。<br> 本文对这一假设成立,优化输墩计算方法,量化输墩计算,拟作可行性探讨。</h3><div><p></p></div> <h3><p></p><p></p><p><b>二、输墩概念</b></p><p> 赢墩,是大牌价值的直观体现,即用HCP大牌点,就可做出大牌赢墩。但当牌畸型分布,或将牌配合有将吃赢墩时,则大牌赢墩会失真,即牌型价值没能体现。<br> 输墩,是大牌价值和牌型价值的综合体现。大牌价值决定最低赢墩能力,牌型价值体现额外赢墩能力,那么输墩就是预测最高赢墩能力(或称牌力)。体现在将牌有足够的长度或配合后,所能够产生的大牌价值无法反映出的额外赢墩。</p><p></p><p> 1、牌力公式:<br> θ=ω+π (1)<br> θ —牌力<br> ω —大牌价值=HCP/3<br> HCP—大牌点力<br> π —牌型价值<br> 短套张数:2/1/0,π=1/2/3<br> 长套张数:6/7/8,π=1/2/3</p><p></p><p><br></p><p></p><p> 2、输墩计算</p> 1)自己输墩r1的计数 <br> r1=∑ra (a=1,2,3,4) (2)<br> r1 —自己输墩计数总数<br> ra —4门花色每门输墩计数<br> 输墩计数中,A/K/Q算赢墩(但单张K、双张Q以不算赢墩),其它小牌算输墩(但每门花色牌张的第4张牌以上都不算输墩)。<br> 下列情况,需要作输墩调整:<br><p> ① 将牌极配(联手9张以上将牌),减少0.5-1个输墩;<br> ② 平均牌型,增加0.5-1个输墩;<br> ③ Q领头的3张以上最大是9的牌张,算0.5个输墩;<br> ④ J在与AKJ,AJ10,AQJ,KJ10等大牌组合时,均算1个附加值,3个附加值算作1个赢墩。<br> 2)同伴输墩r2的计算<br> A、9输墩法<br> r2=9-n (3)<br> r2 —同伴输墩<br> n—开叫阶数</p><p> 一种根据同伴开叫或再叫或争叫的阶数,来判断输墩的一种简单方法。仅适合于均型牌,非均型有牌型价值时,计算不一定准确。</p><p></p><p> B、公式法<br> 均型牌输墩,只考虑大牌价值,根据估算同伴的HCP范围,经公式(1)先算出ω及θ,再经下列公式计算:<br> r2=12-θ=12-ω=12-HCP/3 (4)<br> r2 —同伴输墩<br> θ —同伴牌力<br> 按本文假设,估算HCP范围均在3以内,则0~27个HCP(一手牌最多可持27个HCP大牌点)可划分有10个区段。对每一区段,HCP在4以下,取最小值,在15以上,取最大值,其余的平均值,形成3的倍数,即括号内数字。依据公式(4),计算出r2,结果见表1。</p></h3> <h3><p></p><p><font color="#010101"> </font>从表1可以看出,计算出的各区段的输墩r2,不再是区间值,而是量化为具体的定值!且它们之间的量差是1。</p> 误差检验,同理对每个区段的HCP范围的每一数值,都作r2计算。与表1比较,取平均值区段的,误差±0.34,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区段的,误差±0.68。也就是说无论HCP范围内取何值,最终计算出的输墩误差都没超过1。<p> 非均型牌,考虑牌型价值,确定同伴的长套或短套,选择其中之一,取公式(1)中相应的π值,加入计算即可。<br> r2=12-(HCP/3+π) (5)</p></h3> <h3> C、经验值<br> 一些特殊叫品,比如对同伴高花开叫的将牌支持应叫(包括敌插入叫牌的应叫)、阻击开叫及争叫等,因将牌花色张数、局况以及起点争叫阶数等因素,用公式(4)计算输墩时,会出现偏差。通常以实践给出结果为准,也就是输墩经验值。一些输墩计算书籍都是用表格列出。<br> 按本文假设,根据表1,其经验值r2,归纳列表,见表2~表4。</h3> <h1></h1><h3><font color="#010101"> </font>表2中的r2,也是定值,与公式(1)的计算相比,基本一致。但在4张将牌支持邀叫,或将牌极配试贯牌力时,少1个输墩(表1是9r和8r,这里是8r和7r)。实际上是输墩调整之① 情况,将牌极配,输墩减1。<br> 由于r2是定值,量差也是1,还可将其列表经验值,加上将牌配合的输墩调整之条件m,可回归为公式计算,则:<br> r2=12-θ-m (6)<br> m —4张以上支持邀叫以上=1,否则=0</h3> <h1></h1><h3><font color="#010101"> </font>表3中的r2,与公式(1)计算相比,输墩差2~3个,说明公式(1)中牌型价值π(这里是长套)对计算的影响。且输墩随着阻击阶数的升高而减少,即长套张数的增加,使得输墩减少。此外,同阶无局时较有局时多1个输墩,实际上是遵循有局宕二、无局宕三的原则。<br> 表3中的r2,也是定值,量差仍是1,可利用九输墩法公式,考虑局况之条件v,可回归为公式计算:<br> r2=9-n+v (7)<br> v—有局=0,无局=1<br> n—阻击阶数(n≥2)</h3> <h3> 表4中的r2,在争叫时有三种情况:<br> ① 正常争叫,HCP范围相对较大,r2为区间值,需要记背。<br> ② 跳阻争叫,HCP范围相对也较大,r2也为区间值,需要记背。如果分局况,规定有局为高限,则有局时可为定值。<br> ③ 技术性加倍争叫,其输墩与表1计算的一致。</h3> <h3> 3、弥补张计算<br> 还有一种特殊叫牌,就是一方长套花色通常6张以上,肯定将牌,则另一方的输墩计算则要用弥补张计算方法:<br> 1)同伴阻击花色开叫,自己的弥补张,用计数:<br> a)将牌花色:A/K/Q=1;<br> b)副牌花色:AQ=1.5,A/KQ=1,K=0.5,Q=0;<br> c)单张花色=1,缺门花色=2。<br> 2)自己有一长套花色,同伴的弥补张,根据输张和弥补张的关系互为11,用公式计算:<br> t=11-r (8)<br> t=弥补张数<br> r=输墩数<br> 代入公式(4),均型牌的计算:<br> t=11-(12-(HCP/3))<br> =(HCP/3)-1 (9)<br></h3><h3> 公式(9)说明弥补张数较输墩数少1,实际上是输墩调整之②平均型牌情况,输墩加1。</h3> <h1><p></p><p><b>三、输墩定律</b></p></h1><h3> 1、赢墩计算<br> 1)双方将牌配合后,通过计算各自输墩,而算出赢墩:<br> Ω=24-(r1+r2) (10)<br> Ω —赢墩数<br> r1 —自己输墩<br> r2 —同伴输墩<br> 2)一方长套花色作将,通过计算弥补张,而算出赢墩:<br> Ω=13-(r-t) (11)<br> Ω —赢墩<br> r —输墩<br> t —弥补张</h3> <p></p><h3> 2、确定定约阶数<br> n=Ω - 6 (12)<br> n —定约阶数</h3> <h1><p><b>四、输墩叫牌法则</b></p></h1><h3> 输墩计算在遇敌方争叫或高阶阻击时,牌力信息传递受到干扰。但输墩计算的叫牌法则,可以帮助作出输墩判断。<br> 1、独叫法则——开叫方叫牌,所想要达到的定约阶数,必须是9减去自己的输墩(n=9-r),或称9输墩法则。也即9输墩不开叫,8输墩可叫一阶。<br> 2、升阶法则——输墩数每递减1个,定约阶数可提升1阶,以此类推。也即7输墩时,可在二阶叫牌,6输墩可上三阶,5输墩有4阶成局的牌力,3输墩一定要想贯。<br> 3、邀局法则——同伴高花开叫,自己是7输墩时,可表达邀请,同伴也是7输墩,要接受邀请。<br> 4、9-6-3法则(r=输墩)</h3><h3> 1)开叫:9r=不开叫,6r=进局邀叫,3r=满贯兴趣;<br> 2)应叫:9r=不逼叫,6r=进局逼叫,3r=满贯逼叫;<br> 3)争叫:9r=不争叫,6r=局部争叫,3r=进局逼叫。</h3> <h1><p><b>五、假设成立吗?</b></p><div><h3></h3><h3> 本文至此,或许有人会问,估算输墩量化为定值,仅仅是假设,成立吗?或者说有一种叫牌体系能够支撑这种估算吗?<br></h3><h3> 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桥牌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叫牌的深入研究,各类对精确改良的叫牌法,层出不穷,都是对输墩计算,实现输墩量化的努力。</h3></div></h1><h3> 而最为显著的是,国内一种《新精确叫牌法》,估算HCP范围,基本在0~4、5~7、8~10、11~13、14~15、16~18、19~21、22~24、25~27P,也就是范围差值都在3以内。则估算的输墩,可全部量化为定值,即达到本文表1的结果。它是以新的理念、方法和叫品,突破性的叫牌实践,实现了《精确叫牌法》剩余一半,即以下6个方面的限制性叫牌:</h3><h3> ① 1M开叫,开叫方11~15HCP的高低限及四门花色的全牌型;<br> ② 1C开叫的16~21HCP、1D应叫的0~7HCP的再划分;<br> ③ 2C开叫,11~15HCP的高低限及牌型;<br> ④ 高花一阶争叫或第三家开叫的8~15HCP的高、中、低限;<br> ⑤ 两套牌型的高低限及花色张数;<br> ⑥ 一阶技术性加倍,迫叫方0~8HCP的高低限,及所叫套的张数。</h3> <h3> 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这种假设,《新精确叫牌法》是如何实现的。<br> 微信公众号“桥牌ABC”曾转载过一篇国外桥牌文章“大满贯没叫到,谁之过”。文章里说是一副铁牌大满贯没有叫到,国外桥牌专家就此南北责任的评价。<br> 双方牌如下:</h3> <h1></h1><h3> 有说北家是主导,虽知道南家精确1C开叫,因担心牌力不够和自己的控制,会止于6;也有说南家是主导,虽知道北家将牌很好,因担心高低限不明和自己将牌长度不够,也不敢上7。各说一词,最后结果是,各打50大板。<br> 如果叫牌是这样的,还会是以上的结果吗?南家主导叫牌,过程如下:<br> N E S W<br> P P 1C P<br> 1S P 1N*1 P<br> 2C*2 P 2D*3 P<br> 4S*4 P 4N。。。 </h3><h3> *1 逼局,13P+,兼问高低限及牌型<br> *2 高限,11-13P<br> *3 接力,问牌型<br> *4 本套花色8张</h3> <h1></h1><h3> 南家问出了北家的高低限和将牌张数,从而方便地计算出输墩:<br> 北家 r2=12-((12/3)+3)<br> =5(长门8张,π=3)<br> 南家 r1=6(弥补张t=5)<br> 则计算赢墩是:<br> Ω=24-(r1+r2)<br> =24-(6+5)=13(输墩计算法)<br> 或:<br> Ω=13-(r-t)<br> =13-(5-5)=13(弥补张计算法)<br></h3><h3> 两种方法的计算,都得出13个赢墩,安全叫出7S。<br> 其实知道了高低限和牌型,还可以用数赢墩方法来佐证。北家8张将牌,将牌AKQ齐了共8赢墩,南家边花3A加1K,再加上北家1K共5赢墩,总共也是13个赢墩。</h3> <h1><p></p><p><b>六、束语</b></p></h1><h3> 任何一个事件的成立,都是从假设开始,再到实现的过程,当然需要实践和时间检验。至少可以肯定,输墩量化为定值,符合输墩计算的基本原理,不仅计算方便,记忆也方便。每个区段的输墩,量差是1,符合输墩计算法以1为单位的法则。这2个巧“合”,还可将输墩列表经验值,回归为公式计算,解决了记背的麻烦,掌握规律后亦可熟能生巧。</h3><h3> 优化输墩计算方法,量化输墩计算,叫牌定约可以轻松算出来。</h3><p></p><p><br></p><p><br></p><h3>参考文献:<br> 《桥牌叫牌原理》 张承伟<br> 《输墩计算方法》 R·克林格(R·Klinger)</h3><p><br></p><p><br></p><p> 2021年3月3日</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