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将逢九月,金秋送爽。秋风不仅给校园送来了一批批的新生,还送来了一批“新师”。2019年灵山县特岗教师培训会便在这黄金季节隆重召开了。在此次培训中,这些“准教师”将短暂回归学子的身份,学习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之法。</h3> <h1>领导宣读培训章程精神</h1> <h3>八月十八日早八点,培训会伊始,庄重的开班典礼正式召开。灵山县教育工委书记、局党组书记、局长叶飞,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家文,局党组成员、县职校校长方云出席了开班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叶飞局长的四条劝诫让各生肃然起敬:</h3><h3>一,正己修身,育德树人;</h3><h3>二,脚踏实地,成长成才;</h3><h3>三,勇于尝试,敢于创新;</h3><h3>四,爱校荣校,和谐奋进。</h3><h3>四句劝语高度概括了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而后,姚家文副局长阐述了现代教师的境况,如今教师的待遇、地位与受重视度正不断地提高,故而劝告各位老师: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岗位。</h3> <h1>做幸福园丁,陪伴每朵花成长</h1> <h3>八月十八日早,在庄严的开班典礼结束之后,培训课正式开展。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陈琼老师便为各位“准教师”上了开学第一课。陈老师以“做幸福园丁,陪伴每朵花成长”为主题,提炼了学困生转化的方法:“教育学困生是炖的过程,不是炒的过程”。</h3><h3>学困生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必须要求老师极具耐心与责任心,对特岗教师而言,奋战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农村学困生的特殊性也给予了教师极大的挑战。</h3> <h1>好老师,沉甸甸的责任</h1> <h3>下午的课程,化龙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邓梅老师为各生讲解了《教师的成长方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好老师,一个叫起来简单,听起来温暖,背后却是象征着沉甸甸的责任的称呼。”邓老师说道。</h3><h3>教师的成长要求教师必须学会适应,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变化,适应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适应学生的多样性,适应课堂的多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教师在职业、事业、专业三方面做到平衡发展。</h3> <h3>很多教师不会合理地利用嗓子,使得喉咙成为非常容易受伤的部位。晚自修时,灵山二中教务处副主任、灵城四中副校长刘英英老师就为各位学员展示了说话时的发声技巧,旨在以技巧保护嗓音。在教学之余,学员也观摩了朗读大赛上刘老师的得意之作:《丰碑》与《八女投江》,倾听了背后的故事。看着她那铺得满满的奖状,欣赏着让人震撼的作品,再听那动人的台下故事,不禁让人感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真是来之不易。</h3> <h1>引导舆情,规避风险</h1> <h3>翌日,秋蝉噤声,灵中特岗培训教室的讲课声不绝于校园。早上第一节课,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钦讲解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舆情、规避风险的问题。陆钦副局长指出:现代教师要学会把控舆情。而这要求教师要学会面对新闻界,面对媒体的沟通,也要注重“把控度”。</h3> <h1>用教师人文情怀塑造学生的真善美</h1> <h3>休憩片刻后,灵山实验小学校长陈雪玲老师用生动的事例向各位新教师诠释了如何塑造学生的真善美——以人文情怀教育学生,用爱感化学生,努力提升自我素质修养,才能成为有尊严的“好老师”,成就幸福的“好学生”。</h3> <h1>越努力,越幸运</h1> <h3>下午,县教研室副主任劳景令用其专业的知识,阐释了努力与幸运的关系——越努力,越幸运。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也须注意方向与方法,切勿作茧自缚。“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技术。”“要靠技术吃饭。”在人才遍地走的现代社会,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技术,去争取幸运,谋求幸福。但要注意的是,在对电子工具高度依赖的当下,也不能放弃书本所带给人们最纯正的知识。</h3> <h1>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h1> <h1>什么是真幸福</h1> <h3>在经历了一天的专业知识的洗礼后,曾丹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个温情的事例让众人明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幸福。在最后一节的心理课上,劳忠瑞老师用她温柔甜美的嗓音讲述了她的一些教学经历,分析了当下需要注意的学生的心理行为。在讲课的过程中,劳老师的一句句询问“我说清楚了么?”让人印象深刻。也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自省,比先让学生反省更重要。</h3> <h3>至此,培训课程将过三分之一,在几天的课程中,各位“准老师”慢慢地打开了通向教学道路的大门。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无尽的爱心,以及能“熬”的耐心与责任心。开展培训课的目的就在于此。所以在这条路上,各位“准教师”任重道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