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美

吉祥小院

<h1>夏末秋初, 天蓝无云,周末的南二环西延公路上,车辆稀少,难得的享受驾车的乐趣,穿过井陉县城,就进入了号称河北的第二条天路——“太行天路”。</h1> <h3>井陉“太行天路”宛若蛟龙盘踞于群山峻岭之间,蜿蜒曲折,延绵起伏;驱车行驶在太行天路上,转弯的急促、俯冲的心跳、山顶的凉风,让人即可以体验崇山峻岭的巍峨,感受峰回路转的豁然,也可以呼吸清幽自然的氧气。</h3> <h1>近年井陉的变化也的确不小,沿途的群山、密林、村落、农田,更是构成了一幅幅醉人的画卷。</h1> <h1>在井陉如果提起大梁江小梁江和于家石头村,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村落文化遗产保存的如此完好,不得不说是井陉人民的福气。</h1> <h1>去于家村、大小梁江的山路,可以顺时针走,也可以逆时针走,就像一个圆,从起点终能回到起点,更像是人生,从哇哇坠地,到终老一生,就是一个圆,人的一生,起点即终点,终点也即起点。</h1> <h1>历史的遗迹,散落在大梁江村周围,经历了哪个年代,还能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h1> <h1>村前一条干枯的河在整修,河对面古村貌已清晰可见。</h1> <h1>大梁江村前有一棵唐槐,据说是在唐代栽种的,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本鬼子毁坏,造成槐树朝东南方向倾斜,村民为了保护大槐树,建了一个小牌楼作为支撑。</h1> <h1>穿过进村唯一的通道,走进村子,仿佛走进了历史,地面全是石头铺就,房屋都是用石头而建,即便是围墙也都是石头垒成的。</h1> <h1>俗话说:靠山吃山。来到大梁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石头,成了大梁江村人日常离不开的好东西,水槽、栓马桩、磨盘、碾子……只要你能想到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能用石头制成。</h1> <h1>大梁江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清乾隆年间,一文一武的兄弟,文生~梁潤,武举人~梁深。</h1> <h1>有“布衣县长”之称的~王巨元,他曾任山西省平定县政府副县长,阳泉市郊区副主任。</h1> <h1>“八大会馆”~全神会、观音会、老爷会、龙棚会、火神会、马王会、大王会等是八大会首年节聚集、设宴议事、共商全村庙会及节庆诸事的筹办之地。</h1> <h1>翠屏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北京四合院风貌,一楼建有木门屏风,这扇木门只有红白喜事时才会打开,平日都是关闭着的,人们只能走屏风两侧小门进出庭院。</h1> <h1>在大梁江村,不但有北京四合院风貌,也有晋风民居四合院。</h1> <h1>不少慕名而来的小学生来采风,在村里的小广场,在大槐树下,在老师指导下,绘画着美好的未来。</h1> <h1>看这小姑娘,在烈日下,多么认真,画技已相当不错了。</h1> <h1>孩童自由自在的玩耍,大人不慌不忙干着手里的活儿。</h1> <h1>老人们坐在一起拉家常</h1> <h1>民宿在大梁江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h1> <h1>历史的痕迹和时代的步伐,在大梁江都能看到,大梁江人远见卓识,完整的保留下了祖辈的生活遗迹,造福后代;大梁江人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为更富裕的生活而努力。</h1> <h1>如果说,张北的草原天路,给人一种一望无际的感觉,那么,井陉的天路给人一种蜿蜒无尽的惊心之美。</h1><h1><br></h1><h1>在人间天路有很多条,但人们心里的天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天路。愿大梁江、小梁江、于家村、吕家村……井陉人民生活更美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