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行在新疆〔上篇〕

咩咩

<h3>2019年夏季之旅是一次史诗级的经典路线之旅,要把行程中的所有内容编辑整理出来确实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和慢慢回忆…这是我和徐叔叔的二次进疆,2016年进疆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非常美好的印象,然而那一次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新疆,因为终点是西藏,而这一次目标就是纯新疆深度游,用十个字概括此行就是“走不寻常路,看不寻常景”</h3><h3>二十三天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风格不贪多,除了罗布人村、博斯腾湖等几个打卡地,其它多为看大地变迁和自然风光,没门票的风景真心超过有门票的地方,沿路风景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值,再一次验证“风景在路上”这句经典名言</h3><h3>“在新疆除了没有大海,其它元素你都饱览无遗”,各位看官现在请跟随我们的车轮与脚步验证这句话吧……</h3><h3><br></h3> <h3>7月22日第一天:峨眉~汶川~米亚罗410KM〔宿:米亚罗秋之梦大酒店〕</h3><h3>🚩今日看点:草原风光</h3><h3>几乎每个热爱旅行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自驾梦,穿过山川河海,一路驰骋,一路畅享自由,看美好的风景,看向往的远方。2019年7月22日这一天终于成行,大雨滂沱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原计划到阿坝县,当车行过米亚罗〔刷~马段〕遭遇山体滑坡,眼睁睁地看到树木在泥石流的冲击下一棵棵地倒下,可以说运气好,也可以说运气不好,因为我们是第一辆被拦截下来禁止通行的车,所幸有惊无险,看天色已晚就此安顿下来,希望以后的路都是一条平安顺畅之路</h3> <h3>7月23日第二天:米亚罗~阿坝县~九治~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500KM〔宿:年保玉则大酒店〕</h3><h3>睡到自然醒,早餐时听说昨天刷~马滑坡路段已于当晚九点清理完毕。早晨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向地面,我们从米亚罗启程了,走出沟谷后一路畅通无阻,乌其塘交通管制段大妈们又狂浪了一把。途经阿坝县,驶上了“德马高速”,一路草原、山峦与云彩天际相连,多彩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梦想,而我则把环游祖国大好山河当作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h3> <h3>草原风光无限好</h3> <h3>7月24日第三天:玛沁~花石峡~香日德~德令哈500KM〔宿:印象小城〕</h3><h3>🚩今日看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藏地四大佛教名山~阿尼玛卿、冬给措那湖</h3><h3>继续在德马高速上行驶,德马高速不同于其它绝大多数高速,每隔一段路设有一处停车港湾,让我们可以悠然自得地欣赏公路两旁的景色,一边看着雪山一边欣赏着刀郎的《西海情歌》,“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后归来的孤雁……”此时此刻非常应景</h3> <h3>远远地,前面出现一列雪山。这就是藏地“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h3> <h3>换个角度看阿尼玛卿</h3> <h3>三江源是世界屋脊上的国家公园,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保护好三江源造福人类</h3><h3>冬给措那湖在蓝天白云之下,红色、黄色、绿色,足以给你一种震撼心灵之美,它有着媲美青海湖的景色,却毫无青海湖畔的喧嚣</h3> <h3>德令哈蒙古语意为“广阔的原野”,十三世纪,蒙古族崛起,灭金亡宋,建立了元帝国,德令哈亦被置于元朝统治之下,如今的德令哈是海西州的州府。饭毕沿巴音河来到了海子诗歌陈列馆“一眼望不到边,风似刀割我的脸。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无言着苍茫的高原……”德令哈这个地名也因诗人海子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h3> <h3>7月25日第四天:德令哈~花土沟705KM〔宿:西部大酒店〕</h3><h3>🚩今日看点:315国道景观~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各种大小盐湖〔小柴旦、西台吉乃尔湖、东台吉乃尔湖、茫崖翡翠湖〕,这是一条穿越在露天地质博物馆的景观公路</h3><h3>可鲁克湖----托素湖只适合打个卡,路边任何一个湖都比它好看</h3><h3><br></h3><h3><br></h3> <h3>小柴旦湖</h3> <h3>青新公路G315国道从小柴旦至老茫崖,号称青海最美公路,沿途将近500KM尽是沙化与风蚀地貌〔雅丹〕非常壮观。看!中国的66号公路,座后排机位不好,将就看😀</h3> <h3>站在浩翰漫天黄沙的大漠里,静静矗立于天地之间</h3> <h3>“雅丹”意为“有徒壁的小丘”,由沉积岩和湖里粘土堆积物组成,经风蚀、间歇性流水冲刷,形成一系列垄脊和沟槽凹地、风蚀土墩地貌</h3> <h3>地处柴达木盆地中部的“水上雅丹”,是世界上唯一一片在水上的雅丹地貌,是独一无二大漠中的地貌奇观</h3> <h3>昆仑山北坡中段冰川融化使源流河水量增加,经下游东台吉乃尔河向东台吉乃尔湖补给,由于东台吉乃尔湖水位上涨,漫延湖泊边缘的雅丹便成为了“水上雅丹”,如此瑰丽的地貌,当永存记忆</h3> <h3>西台吉乃尔湖、东台吉乃尔湖</h3> <h3>翡翠湖位于青海茫崖花土沟镇西南23公里G315公路117路段,在柴达木盆地中尕斯盐湖盆的东部边缘,背靠昆仑山,面向油沙山,面积约26平方公里。翡翠湖实质上是高品位的硫酸镁亚型人工盐湖,既古人所称芒硝,盐层最厚处可达9米多,大自然用碧绿的卤水和白色的盐晶,点缀出一幅巨大的、赏心悦目的图案。湖对面的土山叫“英雄岭”,是红砂丹霞地貌,纹路沟壑,皱褶丛生</h3> <h3>这里不需要购买门票,停车不收费,登记身份证就可进入,刚到小匝道门卡处一下子被碧透与莹白如玉的盐花交汇的镜湖惊艳呆了,此时此刻不需用多余的言语:徐叔叔带我飞带我飞!</h3> <h3>西域新枢纽~新中国成立后,柴达木盆地的各种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一座座工厂在这片土地建起,锡铁山矿区、察尔汗盐湖、茫崖石棉矿、尕斯油田等,这些工业依旧是今天柴达木地区的经济主体结构成分</h3><h3>这是在茫崖路上看见的磕头机和矿山</h3> <h3>7月26日第五天:花土沟~若羌县~尉犁三十四团510KM〔宿:驿缘酒店〕</h3><h3>🚩今日看点: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塔里木盆地、罗布泊、218红砖路</h3><h3>翻过了阿尔金山,继续沿着315国道行驶在塔里木盆地和罗布泊之间,印入眼帘的是满目的苍凉,有人说:“315国道是中国最荒凉的公路”。是的,它一路上穿过大片的无人区,生命的迹象似乎隐遁,让人几乎窒息,但315线依然以它独特的苍凉美丽低调地存在着,从它进入我的视线那一刻起,于我而言,这种存在是无可替代的。我们于下午4:00由国道315线转入了国道218线,过了若羌〔古楼兰〕一大片湖水绿植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终于看见了绿色,这一片湖水就是我在书本上、歌曲中看到过、演唱过百遍的塔里木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进疆的意义不在到达,而在路上<br></h3> <h3>新疆我们来了!这是进疆的第一个检查站~依吞布拉克公安检查站,向前一步是新疆,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地方下车排队刷身份证刷脸卡</h3> <h3>翻过阿尔金山来到了若羌,古称“楼兰”,若羌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这是若羌地标“楼兰姑娘”</h3><h3>218国道曾拥有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公路,还被载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砖砌国道公路位于若羌至尉犁,全长102公里,建于1966年,共用砖6200万块,现存路段2公里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与纪念</h3><h3>有人说走过218国道相当于看过了新疆三分之一的美,我们此刻行在路上是对这句话的最好验证</h3> <h3>第一次看到固沙的装置,长见识了</h3> <h3>一路戈壁沙漠让人压抑无力,分崩离析,都在徐叔叔送我的沙漠一枝绿时🌱而瞬间消散</h3> <h3>7月27日第六天:三十四团185km~罗布人村寨85km~库尔勒市〔宿:皇府大酒店911房间〕</h3><h3>🚩今日看点:罗布人村寨、塔克拉玛干沙漠、218国道两旁胡杨林</h3><h3>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来都来了”必须到罗布人村寨打一个卡,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插上一脚,这一路都在看戈壁沙漠,早无新鲜感,吃着🍉,当一个合格的“瓜众”看游人如织,不过公路沿途两旁上百公里的胡杨林到是壮观,秋天应该非常惊艳</h3><h3>说到库尔勒你一定会想到香梨🍐,库尔勒是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首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h3> <h3>千年古树下演绎一段一眼千年😝</h3> <h3>我的首席男模开始耍帅了</h3> <h3>7月28日第七天:库尔勒85km~博斯腾湖316km~巩乃斯〔宿:巩乃斯老毡房牧家乐〕</h3><h3>🚩今日看点:博斯腾湖、天山山脉沿途景观、巩乃斯林场</h3><h3>打卡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后前往巩乃斯,行驶在天山山脉中,道路两旁的景色甚至迷人,翻越查汗诺尔达坂后,是连续几十公里的下坡路段,车多弯急路险,终于在天黑之前来到了目的地~巩乃斯,它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是蒙古语“绿色山谷”的意思<br></h3> <h3>看雪山看草原</h3> <h3>风景如画</h3> <h3>查汗诺尔达坂</h3> <h3>天山脚下我可爱的毡房,今晚就睡你了😀</h3> <h3>体验牧民生活住毡房睡通铺,卫生条件不是很好,电也断断续续,没有独立的卫浴,很是不方便,看来还要进一步提高牧民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我喜欢这种体验式的旅行,出门在外随遇而安</h3> <h3>7月29日第八天:巩乃斯~喀拉峻阔克苏大峡谷295km〔宿:喀拉峻景区阔克苏库尔代河风情园〕</h3><h3>🚩今日看点:库尔代河、阔克苏大峡谷、人体草原</h3><h3>从风景如画的巩乃斯林场到了纯天然画卷的立体草原~喀拉峻,这个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美丽草原,每年的7月、8月就进入了旅游最佳时间</h3> <h3>阔克苏大峡谷发源于天山山脉中部,由亿万年沉积的岩层和天山雪水交融而形成,位于新疆伊犁八卦城特克斯县南部。站在山上鸟瞰峡谷,整个峡谷美景尽收眼底</h3> <h3>没有光影的人体草原似乎逊色不少,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游玩的心情,晚上宿库尔代河风情园,虽还是毡房但毕竟是大公司统一管理,条件与牧家乐是无法比较的,干净卫生整洁,700元一个大包住八人,非常不错</h3> <h3>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与徐叔叔在天山脚下比划了一番,此时此刻只有用姿体语言才能表达出我对天山派的崇敬之心😂</h3> <h3>花拳绣腿之降龙十八掌、鹰爪功,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h3> <h3>喀拉峻之鲜花台,已过盛花期</h3> <h3>喀拉峻之猎鹰台,现在牧民们已不训练鹰了,但时不时有雄鹰从我们头上飞过,留下一串一串好听的鹰哨声。骑上骏马忍不住大喊一声“驾”!我身后就是一眼望不到底的阔克苏大峡谷,幸好马儿没听我的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h3> <h3>这里的牧民还非常纯朴,缺乏商业意识,只知道骑一小时马收费80元,在徐叔叔教唆“拍一组片收10元钱”的思想指引之下,经商理念会不会转变?之后真的很后悔教坏了纯朴的牧人</h3> <h3>7月30日第九天:喀拉峻~特克斯28KM</h3><h3>〔宿:航鑫宾馆〕</h3><h3>🚩今日看点:喀拉峻草原、特克斯八卦城、离街</h3><h3>喀拉峻景区太太太太大了,在里面游走了一天半也只看了一些皮毛,游览完毕前往八卦城特克斯</h3> <h3>总有一个地方,你初次相会,却不经意感觉似曾相识,特克斯的离街,大体就是这样。这是一条关于特克斯的主题街,它具有丽江民族风情、鼓浪屿的精致纤巧、磁器口的地方特色、还有宽窄巷子的热闹气息。</h3><h3>“留住一座城,记住一条街”,这是八卦城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城指的是八卦城,街就是离街民族风情街。 民族风情步行街——离街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特克斯镇,在博斯坦街南端,是特克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街之一</h3> <h3>离街风情</h3> <h3>7月31日第十天:特克斯~琼库什台95KM</h3><h3>〔宿:特克斯比得山庄〕</h3><h3>🚩今日看点:喀拉峻人体草原B面、前往琼库什台无名路路景、琼库什台原住民村落、乌孙古道</h3><h3>一路盘山到琼库什台,九十多公里的路程开了四个多小时,据说琼库什台曾经是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庄,确实,我们的导航都定不到位,好在有备而来,一路颠簸终于来到这个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民族,村庄生态保存完好,云岭雪杉、花海草原、河谷森林构成了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h3><h3>一下车就看到这样一则禁止私自穿越乌孙古道的通告,确实,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没错,私自徒步穿越景区不可取,生命才是最美的风景!</h3> <h3>走这条无名路时,内心里充满了感叹,这应该是最美最美的一条路了吧,美到我想找一个精美绝伦的词语来形容它,却有词穷的感觉</h3> <h3>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他们世代居住的小木屋叫冬窝子,屋顶长满了草,是不是很萌萌哒</h3> <h3>村子里到处可见策马少年,据说这里的孩子都是骑马上学</h3> <h3>库尔代河从遥远的地方一直流到村子里,又从村子流向无尽的远方</h3> <h3>也许时间很短,短到无法详细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许路程很远,远到颠簸数个小时才可到达,我们来的如此匆忙,正如走的如此苍促,但它的美和纯朴却早已刻骨于心,再难忘却</h3> <h3>8月1日第十一天:琼库什台~昭苏~军垦四师75团 300KM 〔宿:军垦宾馆〕</h3><h3>🚩今日看点:昭苏的紫苏与油菜花、格登碑、中哈边境</h3><h3>下图为哈萨克斯坦村庄,格登碑为界</h3><h3><br></h3> <h3>建于1760年的格登碑,亭内有乾隆御笔的碑文</h3> <h3>远眺哈国</h3> <h3>昭苏的紫苏与油菜花齐绽开</h3> <h3>8月2日第十二天:军垦75团~夏塔~伊昭公路~伊宁235KM〔宿:伊犁大酒店〕</h3><h3>🚩今日看点:夏塔古道、伊昭公路、伊宁街景</h3><h3>“夏塔”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曾是乌孙国的夏都,木扎特河和东都果尔河交汇后,叫夏塔河。“夏塔古道”是当初唐玄奘西去印度取经的通道,此外,“夏塔古道”之狼塔C线、V线还是国内最具挑战性、最热门的徒步探险道路之一</h3> <h3>在新疆,公路不光是用来走的,而是用来看的,一条条公路沿途便是一道道壮美的风景线。在天山支脉乌孙山上,惊险的山路十八弯,弯出了一条绝美的天路,这就是伊昭公路,编号S237省道。伊昭公路是伊梨地区,乃至整个新疆知名度仅次于独库公路的著名公路,既是因为其沿途风光秀美,更是因为伊昭公路几乎是一部公路地质灾害的百科全书。从昭苏出发,全程122公里,翻越乌孙山天险安格列特达坂(海拨3475米),到达伊宁盆地,是两地之间最快最便捷的公路,这也是一条季节性公路,每年6月到9月通车时间不足4个月。伊昭公路冬季降雪量很大,雪崩、风吹雪路段较多,加上结冰、路面弯道多,无法保证冬季车辆正常通行,因此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初实行冬季交通管制</h3> <h3>今天有幸驶上这条大名鼎鼎的“伊昭公路”,透过车窗向下望去,山间的盘山公路和山谷底部蜿蜒的溪流既惊险又秀美,两位司傳的车技一流,驾驶得非常稳,无数个360度大转弯的路,也没把我们甩晕</h3><h3>白石峰矗立在乌孙山山脊上的高峰,三峰连峙,近东西排列,该峰地势险要,四临陡壁,由石炭系灰岩构成,远观成灰白色,因而得名白石峰,锡伯语称其沙颜哈达,亦为白峰之意</h3> <h3>8月3日第十三天:伊宁喀赞其民俗街〔宿:伊犁大酒店〕</h3><h3>🚩今日看点:伊宁街景、喀赞其民俗街及人文采风</h3><h3>在伊宁休整一天,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喀赞其居民的生活,我们走街窜巷,走访了四、五家维族家庭,人们自在地过着最本真的生活,这大概就是这座童话般的小巷魅力所在吧</h3> <h3>喀赞其四通八达的小街里这样的马车很多,供游客体验观光<br></h3><h3>好奇心所使我推门进入了一座大面积湛蓝色墙面围起小院,中间用橘红色柱廊搭起了纳凉棚,大车轮、木花箱、秋千椅、满院的花朵,还有充满民族特色的装饰元素让小院别具风情</h3> <h3>喀赞其维吾尔族语意思“铸锅为业的人”,据说许多年前部分维吾尔族群众从南疆迁居到这里,部分以传统手工制造业为生,所以当时喀赞其就指铸锅为业的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感受这个流趟着伊犁味道的地方不一样风情</h3> <h3>虽然如今伊宁市许多城区早已高楼林立,处处充斥绚丽时代气息,然而这片土地依旧保留维吾尔族人原汁原味传统生活方式,古色古香的民居,诗情画意的人家,崎岖蜿蜒的小巷,朴拙斑驳的老墙,让人恍若时空倒流。感谢喀赞其人民让我慢慢走近你、了解你</h3> <h3>旅游也不忘工作,调研当地教学😀</h3> <h3>语言障碍并不是交流的最大限制,只要有心,彼此就能走得很近</h3> <h3>踏遍了千山万水,我也许不会拥有你所拥有的,但这双眼睛所看过的风景,已经是最宝贵的财富了</h3> <h3>  请继续关注2019行在新疆〔下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