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游记2

橙汁

<h3>所见</h3><h3> 从涿鹿出发第一站是建于崇祯17年的大境门,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与长城其他关口不同,大境门以“门”命名,意为边境之门,是扼守帝都的北大门,亦是蒙汉两族交通和贸易的重要关口。<br></h3><h3> 时隔数百年,再来观看这座历年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了刀枪剑戟,取而代之的是大妈们婀娜多姿的舞步。</h3><h3><br></h3> <h3>  一路向北第二站忽必烈广场。如果是来欣赏风景的,就不用下车了,空旷的广场中间赫然而立一座雕像――元世祖忽必烈。</h3><h3><br></h3> <h3>  后人修建先哲圣贤的雕塑所选取的造型多根据此人生前的功绩,善武者或执枪提剑顶天立地,或马足龙沙纵横驰骋。忽必烈将其祖父成吉思汗打下的天下由草原扩展至中原,彻底打败南宋、大理建立元帝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统一中国后,任用汉人推行汉法,为五世十一帝之发展奠定基础。</h3><h3> 进入草原,天气不是很好,一望无际的乌云黑压压的覆盖在广阔无垠的草地上,隐匿的太阳偶然撕裂一条缝,金光漫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此景最贴切的写照,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害怕之感油然而生。</h3> <h3>  形容草原之大的成语数不胜数,但带给人的震撼任何文字都不足以形容。车子行使了两个多小时,才抵达我们要去的滑沙坡,两小时的车程,空无一人,偶尔可见成片的牛羊,自从知晓每头牛要五位数的价格时,再不觉得草原人民生活不易了,再看那些牛呀羊呀便自然转换成了毛爷爷。</h3><h3> 这些牛羊纯天然无污染用导游的话说“吃的是青青牧草,尿的是太太口服液,拉的是六味地黄丸”,牛粪上的鲜花长势着实喜人。<br></h3> <h3>  抵达滑沙坡,天空乍晴,顷刻万里碧空。阴天的草原带给人以威严,晴日的草原则如画一般,美的令人窒息。<br></h3><h3> 白云或三五一片或独自一朵,悠然的挂于碧空之上,此时便明白为何古人会创造出诸多腾云驾雾的神话,任谁看了那朵朵白云都不得不幻想着,如果可以在上面打个滚该多好呀。没有云的天空简直蓝的不像话,像一尘未染的蓝色绸缎,更像打翻的颜料盒染在了天空上。</h3><h3><br></h3> <h3>  在静静的水面上漂流徜徉,不施加任何外力,任凭水流和微风将游人带至远方,风声水声鸟鸣声声声入耳,草色花色苍穹色色色争辉。</h3> <h3>  至于滑沙……如果不是想着大老远跑到这,说啥我也不滑,停车靠吼,刹车靠脚,一瞬间带你回到疯狂原始人的世界。</h3> <h3>  滑沙坡回到宿营地,已是下午时分。骑骆驼、骑马、射箭、民族服饰……一系列活动自行选择。</h3><h3> 来自草原的速度――骑马,在心里把各方神圣都拜一遍之后我就上马了,和马腿一比自己就是小短腿。理想中的上马姿势轻盈帅气,实际中的上马姿势惨不忍睹,我严重怀疑那马看上了马倌那匹,全程时而安静时而癫狂,时不时的还想跑两步,我这脸想必和变色龙似的,时而红艳艳,时而绿油油……</h3> <h3>  充满地域特色的蒙族服饰着实漂亮,只是挑选一身合身的颇费精力。蒙族服饰包括四部分:首饰、袍子、腰带、靴子。主说袍子俗称蒙古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蒙古袍在布料、做工、颜色、薄厚上各有不同。春秋为夹袄,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男子蒙古袍肥而大,多选用蓝色、棕色,女袍则比较修身,多为红、粉、绿、天蓝等色,无论男女蒙古族人均喜好鲜艳之色。新中国成立之后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草原走出来的蒙族人和走进草原的的汉族人使得蒙族文化急速汉化,也为了日常方便,蒙族人平时多着汉服,只在重大的节庆日之时才会身着蒙族盛装。</h3> <h3>  晚饭之后是篝火晚会。来自各地的游人聚集在火堆周边,男女老幼载歌载舞,手牵手奔向夜间草原那唯一光明――散发着光与热的火堆。一首《朋友》响起,所有人打开灯,用手机里最后一格电照亮夜空,感动——是此时每个人共有的情绪。</h3> <h3>饮食</h3><h3> 来到草原吃的自然是牛羊肉,喝的自然是马奶酒和奶茶。对于具体的味道,鉴于个人味蕾细胞发育不全,没有品出和日常所食有何区别,膻味要浓一些,吃到的烤全羊没有添加任何佐料,怀着好奇的心咬了一大口之后剩下的便是思考该如何优雅的吐掉。马奶酒闻着很醇享,喝下去的感觉不是很好,不是因为度数高,而是回荡的膻味直冲脑门,至于奶茶还是比较合口的,有各种味道,但最好喝的是原味,色泽较咖啡略浅,需要慢饮,回味香美。</h3><h3> 庄锅也算是草原一道特色美食,我想我还是选择正面介绍一下吧,尽管我不会在品尝第二次了。庄锅由数层堆砌而成,最底层是豆芽、白菜等蔬菜,上层是鸡肉、猪肉等荤食,所有食物皆为熟食,堆放在专用器皿周圈。</h3><h3> 最喜欢的是草原版的油条,软而微甜,外形有点像天津大麻花。</h3> <h3>感受</h3><h3> 旅行是一件累且美好的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会让人增长见识,每到一个地方最大的收获不是拍了多少美景而是体会到多少风土人情。草原之行有太多遗憾,全程马倌和越野车司机是唯一有交流的当地人。没有交流便不会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更不必说蒙语,当地人的普通话说的可以竞选主持人。尽管在蒙古包里住了一晚,但是真正的充满地域特色的蒙古包确切的说没有见到,看到的只是蒙古包风情的帐篷,包内会有何物,如何摆设,进门该从哪个方向走这些都不得而知。在从越野车司机的交流中得知,现在的牧民多已定居,在来的路上确实见到数处房屋聚集的村落,大家只在放牧的季节会带着蒙古包到自己的牧区度过短暂的几个月,可以听出来司机还是有着深深的蒙古包情怀的,在我们看来带着全部家当到处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他看来蒙古包要方便携带。没来得及问住在活动式蒙古包里的水电是如何解决的便下车了,又多了一个未解之谜。</h3><h3> 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愈加亲近,但另一方面却也使得地域文化的流失,藏语、蒙语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语言正在慢慢息声。不仅如此,很多民族仪式失去了仪式感变成了形式,篝火晚会原本是为了庆祝人们打猎满载而归而举行的庆祝晚会,但招待游人的晚会是没有当地人参加的,一群外来的游客在大草上放着DJ,感觉像蹦迪。</h3><h3> 晚间行走在草原上需要特别当心,因为遍地都是六味地黄丸和太太口服液。昼夜温差极大,八月份的草原冷的我以为到了寒冬,现在相信“胡天八月即飞雪”原来不是夸张手法,感谢被子还算厚实,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阳。</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