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远去 师恩绵绵长

白袍客

<h3>一转眼,我亲爱的母校巨口中学就五十华诞了。</h3><h3><br>老同学桂增,也是现任的母校校长,一直希望我为母校写点什么。然而,总觉得自己半生虚度,碌碌无为,实在愧对母校及诸位恩师栽培,不免文思枯竭,难以成文。</h3><h3><br>这几日,眼见着离8月31日母校五十寿诞佳期越来越近,心里觉得还是要写点什么。自己乏善可陈,或许可以写写恩师们。但是,要把教过自己的恩师一一写下来,未免纸短情长,肯定刹不住。</h3><h3><br>那就写写几位驾鹤仙逝的恩师吧!</h3><h3><br>或曰,大喜日子说逝者不合时宜。但我想,于这些仙游的恩师而言,巨口中学,同样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甚至是毕生的心血;在巨口中学任教的这段日子,也一定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经历。这样的大喜日子,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与我们同喜,并默默祝福母校和他们曾经的同事、教过的学生的!</h3> <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u>“黑脸校长”陈善钦</u></font></b></div><h3><br></h3>前不久,几位老同学相聚,说起母校人才辈出的功臣,桂增动情地说,其实,我们最不该忘记的就是老校长陈善钦,没有他,巨口中学不会有这样大的成就!<h3></h3><h3><br>桂增话音未落,老校长那张始终不苟言笑的“黑脸”,就浮现在我的眼前。</h3><h3><br>我们这届是1979升入巨口中学的。那时,学校刚创办十年,而文革结束,也不过三年。</h3><h3><br>在我印象里,善钦校长总喜欢背着手、黑着脸,在校园里到处巡视,因此,我们学生没有不怕他的。我们隐隐听说,他在文革中受过冲击、批斗,所以,落实政策复出后,他的脸色才那么黑、那么难看。</h3><h3><br>那时的我,属于十分调皮好动的一类人。有一次做早操,我的位置刚好在一棵刚种下的小树旁。原地踏步时,我一时兴起,挥舞着手臂,一左一右打着小树,可怜的小树被打得簌簌发抖。</h3><h3><br>正在我兴致勃勃的当口,一抬眼,眼前多了一个背着手、黑着脸的人,如铁塔一般地站着。正是善钦老校长!他一言不发地站着,盯了我足足五分钟,吓得我手足无措,背上仿佛汗涔涔的。随后,他又一言不发,背着手、黑着脸走了!</h3><h3><br>尽管他没说半个字,但这一幕对我幼小心灵的震撼,实在太强烈了。我想,要评选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瞬间,这一幕,绝对可以上榜!</h3><h3><br>葛世南老师回忆说,善钦校长外表严肃,内心却很善良。那时,学校还没围墙,是开放式的,他经常巡视校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赶走校外的闲杂人员,以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尤其是,他上任后,全面恢复文革前的教务管理模式,实行八小时坐班制,教学工作抓得很紧,为巨口中学日后的辉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h3><h3><br>感谢您,善钦校长!也许,是您那一眼,击中了懵懂顽劣少年的心,也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u>“隐世高人”林定戎</u></font></b></h3><h3><font color="#167efb"><b><u><br></u></b></font>我总觉得,林定戎老师是有故事的人。<br><br></h3><h3>老师是教画画的。他体态瘦削,有一头卷发,散乱而倔强,似乎这样,才更匹配他搞艺术的身份。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似乎刻满了人世沧桑,悲苦、苍凉!<br><br></h3><h3>老师来自福州。引发我们好奇的是,教我们这届时,他应该有五十出头了吧,但他一直单身,也从未见有亲友来探望他。他嗜好烟酒,没事时,喜欢拎着一瓶酒,坐在二楼教室旁那间阁楼楼梯上,那是他的宿舍,喝一口酒,吸一口烟,目光迷离地看着远方,嘴里似乎喃喃说着什么。<br><br></h3><h3>因为是教美术的,老师写美术字又快又好。学校、乡里写大字标语,都由他操刀。运笔于纸,手起笔动,各种字体的标语一蹴而就,看得我们目眩神迷,惊为神技。<br><br></h3><h3>其实,写字对他来说真是小儿科。他的画应该更好,只可惜当时年少,实在不懂他的画技到底如何,但老师的博学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有时开怀畅饮后,他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三国水浒、古今轶事,张口就来;诗词歌赋、名人名言,信手拈来,真个是意兴遄飞,文采风流。据说,因为好酒,他常欠餐馆酒债,但他从不赖账,一发工资,就把债还了。<br><br></h3><h3>我初中毕业到南平念书,后又到外地求学,除了寒暑假回家乡,偶尔会见到老师外,几乎是音讯全无。不知哪一年,和同学小聚,席间偶然提起他,才得知他早已驾鹤仙去!</h3><h3><br>及长,读金大侠《笑傲江湖》,我常把那位人称“潇湘夜雨”的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和老师联系在一起。莫大爱拉胡琴,“琴中藏剑,剑发琴音”,有人评价他是武林中真正的隐者、世外之高人。老师又何尝不是?他仿佛飘然而来,又翩然而去。尽管少人知道他年轻时有过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挫折,而选择在巨口这个偏远山乡避世,但其心高远,其心超然,可不正是“隐世高人”吗?</h3> <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u>“大爱无疆”柯翊鲸</u></font></b></div><br><h3></h3><h3>大约是2005年吧,我已从南平调到福州日报工作两年了。那年教师节前夕,日报采访部想策划一个教师节的活动,我突然就想到了柯翊鲸老师。此前,我只知道柯老师支教巨口中学期满后,回到了老家长乐。至于具体在长乐何处、是否健在等等,我一概不知。<br><br></h3><h3>于是我想,何不借助身在媒体的优势,来一个寻找柯老师的活动呢?我把这想法跟采访部领导一说,他们非常支持,立即要我写出柯老师的故事,并以《当年支教的柯老师,您的学生在找您》为题,刊发了相关报道。<br><br></h3><h3>媒体的力量果然强大。见报当天,报社热线值班室就接到电话,说他们就是柯老师的亲属,家住长乐漳港百户村,看到报道,既感动又意外。我得知消息后,也非常激动,决定马上去长乐见柯老师。但他们告诉我的,却是一个悲伤的消息——柯老师已于几年前仙逝了!<br><br></h3><h3>尽管如此,我还是和同事一道,到百户村见了柯师母和柯老师的兄弟等。进村时,柯师母一路挽着我的手,说着感谢的话,令我又羞又愧。<br><br></h3><h3>柯老师,学生早该来看您的呀!<br><br></h3><h3>从我们这届起,中考开始要考英语。但是,那个年代,英语老师奇缺,正规大中专毕业生本就凤毛麟角,谁愿意到巨口那山沟喽任教呢?<br><br></h3><h3>终于有一天,学垒校长带着一位老者走进了教室。老者身材颀长,面容矍铄,已经稀疏的头发一丝不苟,衬衫的风纪扣也扣得一颗不落。<br><br></h3><h3>校长说,这是你们的英语老师,今年70岁了,专门从福州请来的!<br><br></h3><h3>我们一听,全都惊呆了!这么大的年纪,不在省城安度晚年,甘愿来到这偏僻山乡教书,太不可思议了!想到这,我们唯有肃然起敬。<br><br></h3><h3>自此,柯老师成了我们的英语老师。从唱《字母歌》开始,我们终于学会了平生第一个英语单词!<br><br></h3><h3>但实话说,等我们上了高中,才发现柯老师的英语实在太蹩脚了,许多发音带着明显的福州腔,甚至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这不妨碍我们求知的热情。等到中考时,我居然考了46分!这个分数,在乡镇中学里,已经算很高了。<br><br></h3><h3>柯老师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有一天晚自习,一位女同学恶作剧,把另一位女同学吓得魂飞魄散,自此就有些疯疯癫癫。柯老师亲自把她接到福州家中,请了最好的医生为她诊疗。<br><br></h3><h3>正如他的外表一样,柯老师是十分自律和规律的人。他进校园后,每天清晨,都会见到他在操场上慢跑的身影。刮风下雨,则改到教学楼走廊上,天天如此。然而,毕竟年事已高,手脚有些不灵便,有一天,正在跑步的他,滑了一跤,摔伤了。这可吓坏了全校师生,赶紧将他送回福州治疗。<br><br></h3><h3>我们猜测,或许柯老师这一去就不会回来了,即使他想回,他的家人也一定不会让他再来的。但万万没想到,等伤好了,柯老师居然又回到了学校!<br><br></h3><h3>那年中考语文,无巧不巧,作文题目是《记一个最可爱的人》,几乎所有巨口中学的考生,都把柯老师写入了作文中!</h3> <h3><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b06fbb">“天妒英才”黄强</font></u></b></div><br><h3></h3><h3>此刻,已经是凌晨3点了。我没有睡意,因为我想到了黄强老师,那位始终笑语盈盈、儒雅博学的化学老师!<br><br></h3><h3>应该是七八年前吧,我在筹备巨口同乡会年会,有人告诉我,黄强老师也来福州啦。我一听,大喜过望,马上要了他的联系方式,并邀请他出席年会,老师欣然应允。</h3><h3><br>见了面,才发现老师依旧那样年轻和帅气,因此,当他告诉我已经退休时,我无论如何不敢相信。</h3><h3><br>化学课,本来是很枯燥的,尤其是乡村中学,缺乏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很难搞实验,又少了很多乐趣。但老师却把这课上得兴味盎然。他上课逻辑清晰,抑扬顿挫,更兼写得一手好板书,每次上课,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很多同学中考化学都得了高分。而我们这届,光考上南平一中的就有十个左右,巨口中学一时红遍小南平,引得不少在樟湖中学和临近乡镇中学就读的学生回流。这其中,老师自然功不可没!</h3><h3><br>那次的同乡会年会后,我们福州的同学小聚,都会叫上老师。有一次聚餐,老师说,他最近身体不好,在吃药。但看他脸色没甚变化,我们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学垒老师说,黄强老师是得了贲门癌,正在做化疗,我们都吃了一惊,但也只能默祝老师能够战胜病魔。<br><br></h3><h3>果然,不久的一天,老师又恢复了神采,与我们相聚了。席间,老师问起我子女的情况,得知小女明年要高考,他主动提出,必要时可以帮小女补习化学。</h3><h3><br>然而,仅仅过了不久,竟传来老师去世的噩耗!<br><br></h3><h3>不敢相信,不愿相信,但,这又是无法挽回的事实。老天何以如此无情,早早就夺去了这样一个好老师的生命,真是天妒英才啊!</h3><h3><br>到殡仪馆送别老师后,我们几位同学都莫名伤感。师恩绵绵,竟无缘回报,痛何如哉!</h3><h3><br>正如葛老师所言,巨口中学的学生是有福的,我们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老师。是他们的无私奉献、真情付出,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也改变了山乡的命运!</h3><h3><br><font color="#b06fbb"><b>善钦老师、定戎老师、翊鲸老师、黄强老师,以及所有教过我们的巨口中学的老师,千言万语,只有感谢。若有来世,我们再续师生缘!</b></font><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