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农”

随遇而安

<h3><a href="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22300478&amp;efid=ZUkFHvZ4_xNp5p3QB3tqNw"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一亩地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的“逆袭之路”</a><br></h3><h3><a href="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23620719&amp;efid=BBf3EfCDK1Hx9iDBSkJQg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五年后农村最缺什么,是好是坏</a><a href="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40060155&amp;efid=a1F0n7JBn16_O9Lmubc0lg"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在“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中”看到十大农业创业机会</a><br></h3> <h3> ———banana</h3><h3>关注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振兴乡村绿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h3><h3> ———题记</h3> <h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体现出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我国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h3> <h3>“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国的政策就是要“关注农业,支持农村,爱护农民”。</h3> <h3>有古语指出:“农,天下之本也”,古代历代君王都知道“国之大事在农”,都不同程度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支持农业,虽然这种方式有待商榷,我们不予评论,但我们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中国历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以农养生,以农养政,“三农”问题从古至今始终关系到国名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名族复兴,重视农业,关注农村,爱护农民,既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也是我党执政的应有之意。</h3> <h3>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农业始终充当我国的三大产业之中的基础性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h3> <h3><font color="#010101">重视农业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样是一个耗粮大国,农业作为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提供粮食、农副产品以及工业原料等的支持,马克思也同样说过:“农业是社会最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作为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突出表现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上,除了少数依赖进口,我国的农业承担着全国14亿人口的口粮,共约20亿吨,数量之巨大,所以,重视农业就显得格外重要。</font></h3> <h3>同样,纵观之前的历朝历代动荡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不重视农业,苛政农业,导致了饥荒,造成民不聊生,政权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社会陷入混乱,这些都是历史教训,我们的前车之鉴,反观我国现在农业发展情况,农业发展良好,但也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进入新时代,尤其要重视农业、维护农业和发展农业,通过科技创新等,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互联网+农业”等措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h3> <h3>通过政府牵头倡导地方性本土化土地流转,农业专家指导,按照增产与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绿色可持续的原则,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生态农业,同时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如农村淘宝、拼多多果园等合作发展信息化农业,高效及时链接市场,拓宽市场渠道,总之,千方百计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所以,不能忽视农业。</h3> <h3>爱护农民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国情决定的。</h3> <h3>一方面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而打赢脱贫攻坚战也主要是让我们广大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其实,“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增收难、消费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这就要求要长期持续较快稳定的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减少农民。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转变农民身份,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优势与自然与人文文化打造特色小镇,发展民宿,打通农村旅游产业,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为农民引入农业种植保险,完善农业受损减产或绝收保险保障机制(今年暑假回家,位于北方的家乡今年格外旱,有的家就没啥收成,但保险使人们的风险降到了最低),另外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例如医保、低保和五保等(暑假回家,受惠于社保,政府发布相关政策,免费为农村低保,五保户家庭修缮家装维修)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h3> <h3>通过土地流转,打破农民零散化、不规模、不集约、低效率和高成本的种地模式,把土地集中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公司经营,农民通过收取租金、入股企业分红,也可以外出打工或在合作社打工,实现三重收益。同时,要加强对农民专业的培训,扶贫更要扶智等等。总之,要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等措施,千方百计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鼓的,日子过得美美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农民。</h3> <h3>支持农村是坚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立足“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h3> <h3>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农村建设依然处于开发程度较小、开发潜力巨大的现状,农村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所以农村开发与发展大有可为,但我们仍然要看到,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农村体制体制不健全、发展活力不足、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思想保守、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政府要有选择性的大力招商引资,引资入村;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支援家乡建设;大力投入农村教育,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改建农村破落房屋,恢复人文建筑古迹,留住乡愁,;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城市人口旅游消费等。</h3> <h3>总之,要向农村要生产力、向农村要驱动力,实现农村农民农业一体现代化,实现农村从农民集中地向农业集中地过渡,为破除我国“中等收入陷阱”助力,进一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村,所以,我们要支持农村,不能淡漠农村。</h3> <h3>“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业发展好不好、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国梦的实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代领导人对“三农”问题尤为重视,都有各自的关于“三农”的战略思想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了,没有他们,发展没有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看农村能不能发展”,江泽民同志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h3> <h3>所以,根据我们历届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我们知道:“我国在一直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数亿农民的支持;在我国经济增速发展的进程中,不能没有农业的物质保障,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说一千道一万,解决好“三农”问题,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坚定不移的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注:图片来自网络</h3><h3> 部分资料来源于新闻与中央一号文件</h3><h3> </h3> <h3>作者:banana</h3><h3> 郑重声明:此文是本人原创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刊发公众平台,严禁盗用,请尊重作者,维护版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