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ADL结合早期康复训练介入,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与社会”(一)——针灸康复二科“爱”的延伸

咱、挚爱

<h3>  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在康复医学中指日常生活能力,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最基本的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这些活动对健康人来说是简单易行的,但对于病、伤、残者来说,则可能变得相当困难和复杂。残疾人若无力去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就可能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进而又会加重生活能力的丧失。</h3><h3> 让不能行动的人重新可以行动,使不能工作的人重新能够工作,为丧失生活自理的人重拾生活信心!为了使患者在常规的康复治疗时间外获得更多的康复训练,我科利用每日下午时间展开优质护理延伸服务:充分利用患者非治疗时间,继续加强肢体、语言、吞咽、步态等训练,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更多患者康复,重返家庭与社会。爱——每日在这里悄然延伸……</h3><h3> </h3> <h3>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给国家及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卒中后良好护理及康复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提供与患者需求或潜力一致的康复护理程序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61岁的杨阿姨,半年前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康复护士李华老师下午在阿姨完成针灸和在康复室的训练后,指导阿姨在床上进行桥式运动。瞧:在李华老师的指导下,阿姨做得很认真,有时耍点小脾气:“不想做了!再做10个就休息了”,这种简单的对话中,康复训练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h3> <h3>  年轻小伙也正跟着郭洋老师做着bobarth握手,嘴里数着数,透着不想输的劲儿。</h3> <h3>  行走训练也是卒中后患者康复项目之一,首先练习健腿向前及向后迈步;或两腿交互站立,交替练习将重心移到健腿及患腿上。脑梗或脑出血的患者多数出现下肢拖曳步态和小步态现象,为了纠正他们的异常步态,在康复病房里每日下午有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护士们在不厌其烦地训练他们的步态,纠正着姿势,鼓励他们前进。</h3> <h3>  为了强化患者肌力,促进下肢协调功能,顺利完成屈髋、屈膝和迈步的动作,上下台阶训练成了部份患者下午的必修课。在爬楼梯训练中,遵循"健上患下"的原则,护士在旁边唠叨:来,慢慢来,患侧下肢先下!</h3> <h3>  尤应娥老师在帮助卒中后失语的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简单的发音是这个世界最美的语言。</h3> <h3>  康复专科护士李华老师在指导患者各种手功能训练器具的应用,器具可爱的造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康复训练。</h3> <h3>  陈余丹老师指导患者锻炼患肢进食,多次尝试,在一次次共同努力中患者终于成功,露出欣喜的笑容。</h3> <h3>  康复专科护士廖林老师指导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h3> <h3>  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细节锻炼到被动关节训练及床上主被动训练等等项目,每天下午病房都热闹非凡,患者们都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h3> <h3>  为了更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护士和主管康复治疗师一同为患者制定了康复计划护理项目,以及布置家庭作业。患者回病房积极训练,在康复护士的监督和指导下,有针对有目的的提高了康复护理质量。并且每日根据患者表现进行评估,一个个笑脸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h3> <h3>  这是一位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从入院半个月以来两次康复评估单的对比数据,肌力的改变,肌张力的改变,自理生活能力等等每一项都在提高,从卧床到独立行走,逐渐回归自理生活。</h3> <h3>  康复治疗对于很多患者至关重要,它虽不能改变疾病本身带来的损害,却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肢体功能,让患者恢复自信,从而尽量摆脱疾病影响,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病房就是是患者的一个中转站,康复也不再是狭隘的在康复治疗室训练,如果说它在治疗时可能单纯的就是一个治疗,那么回到病房之后患者会比较放松,就像回到家一样。病房ADL结合早期康复训练介入,将康复渗透到生活中,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与社会,病房将是我们和患者一起奋斗的另一个战场。</h3> <h3>  康复治疗进入“大时代”,康复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康复宣教指导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我科也在定期组织康复知识培训,有兴趣的护理同仁可来科室观摩指导,护士办公室电话:8183250。</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柯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王青</h3></font></h3>

康复

患者

训练

病房

护理

护士

康复训练

步态

指导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