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部之行目的有三:一,骑游领略西部的大好河山,享受退休生活,再展夕阳风采。二,休闲避暑,尽享西部大自然的馈赠,感受母亲河——黄河的博大和壮美。感受沿途的人文风貌和自然景观。三,展现团队精神,一路骑行一路歌,健康快乐伴征程。</h3> <h3>黄河</h3><h3>壮美的黄河</h3><h3>从天而降奔流不息</h3><h3>滋润着中华大地</h3><h3>民族的萌芽喷薄破土</h3><h3>你顽强的拼搏精神</h3><h3>缔造人间奇迹无数</h3><h3>你坚韧不拔的性格</h3><h3>孕育了中华民族<br></h3><h3>你奔腾咆哮永不屈服<br></h3><h3>向着一切罪恶抗争</h3><h3></h3><h3>你用温柔的浪花,<br></h3><h3>抚平曾经受伤的心灵</h3><h3>激励中华走向复兴</h3><h3>你温婉含蓄的性格</h3><h3>兼容并蓄厚德载物<br></h3><h3>承载着民族的魂魄</h3><h3>你博大精深的胸怀</h3><h3>传承五千年的文明</h3><h3>你跳动的脉搏</h3><h3>让时代血脉喷张</h3><h3>升腾着无畏的气概</h3><h3>你是民族的脊梁</h3><h3>时代站在你的潮头</h3><h3>催生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h3><h3>追梦中华民族百年复兴</h3><h3><br></h3> <h3>银川火车站主体建筑外形:两端向外悬挑,中间为多个连续的装饰半圆拱形设计,东西外墙竖向结构结合建筑舒展的造型立面效果,像腾飞的凤凰。完全是回族建筑的风格,这是新火车站站房最醒目的地方。</h3> <h3>马兰花花语,象征宿世的情人,爱的使者。 传说有一朵神奇的马兰花,能给勤劳勇敢的人带来幸福。</h3> <h3>夜幕下的银川火车站,在灯火的映衬下,五彩斑斓,夺人耳目,别有韵味。</h3> <h3>黄河铁索桥,多年废弃不用,但当年的风采依旧。依然守护着黄河,装点着黄河,倾诉黄河古往今来的传说。</h3> <h3>石嘴子码头遗址,早在秦汉时期,黄河石嘴子段就有船只往来,形成远近闻名的水运码头,别称风铃古渡。历史变迁,磨灭了当年辉煌的痕迹,它在黄河发展史中打上深深地烙印。<br></h3> <h3>古老的渡船——羊皮筏子。作为文化符号至今屹立在黄河岸边,正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农耕时代曾经盛极长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时代文明翻开新的一页。</h3> <h3>地理标志。位于110国道旁。平罗县境内。它浓缩了历史,见证了时代变迁,承载着古老文明的昨天。</h3> <h3>石嘴子黄河公园。石嘴子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山黄河大桥北1.5千米处的黄河岸边,紧依黄河,其沿岸石状如嘴,连绵分布而得名。</h3> <h3>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上的一颗明珠。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基本地形地貌特征是“三山两谷一条河”。甘德尔山颠的成吉思汗雕像象一尊大佛,守卫着黄河,守卫着乌海。</h3> <h3>甘德尔山位于内蒙古西部乌海市境内黄河东岸,属贺兰山北部余脉。甘德尔是蒙古语,意为哈达。落于甘德尔山主峰上的成吉思汗雕像,高达88.95米,大约相当于27层楼房的高度,雕像最底端周长300米。成吉思汗像雕像面朝西偏北,外部形象清晰生动,目光俯瞰着浩瀚的乌海湖,十分壮观。这个宏伟雕像的内部为乌海市博物馆,在海拔1800多米的山顶上修建如此规模雕像实属不易,工程耗时达8年。几十公里外就能看到山顶上的雕像。令人摆案叫绝。</h3> <h3>巨大的钢铁艺术雕塑“同心锁”雄浑壮观,格外引人注目。它位于我国著名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西北一侧。这座大型雕塑重达240吨,高达27米,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锁”。</h3> <h3>2001年,服役40多年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实施除险加固工程。为了让人们铭记这座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的辉煌历史和做出的巨大贡献,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者们精心创造,利用除险加固时拆除的6扇废旧闸门,建造起这座大型雕塑“黄河结”(同心锁),其主体由三把锁构成,分别叫永昌锁、永固锁、永恒锁,象征事业永昌、爱情永恒、婚姻永固。</h3><h3>这座巨大钢铁艺雕的永固锁安装有电动液压装置,可用特制的大钥匙启动锁环,实现开锁和闭锁。游客还可通过锁内阶梯上到项部登高远眺。</h3> <h3>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是黄河上唯一一座以灌溉为主的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该枢纽工程的建成,使河套平原这片原本多灾多难的土地有了黄河母亲的哺育,历史性地把黄河灾害变为宝贵的资源,形成了万顷良田,河套平原从而被喻为“塞外江南”、“塞上粮仓”。</h3> <h3>黄河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出水侧,水声震耳欲聋,动人心魄,蔚为壮观。不看不知道。</h3> <h3></h3><h3>“相聚河套源”。九曲黄河水, 流淌多少年, 流到阴山下,滋润着咱家园 。八百里平原, 富饶辽阔 ,最亲最爱是, 美丽的河套源 。一把同心锁 你我紧相连 ,情深意也重 ,守望着咱家园。 长桥飞彩虹 ,玉龙卧河湾 ,我们相约母亲河 ,相聚河套源。</h3> <h3>黄河第一闸的地面建筑。为路桥闸一体结构。时代杰作,构思精巧。走过桥闸你才能体会到它的律动和博大。动人心魄。</h3> <h3>五原县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县,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近代,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傅作义“五原抗战”,阻击日寇,更使古郡五原名扬华夏,声震四海。</h3> <h3>诵读诗词、欣赏诗词甚至创作诗词已经成为五原县人民的一种文化追求和生活时尚,遍及全县的1200多名诗词创作者和爱好者发表诗词近万余篇,编辑出版了《书香古郡魅力五原》《五原诗词》《五原诗人》等50多部诗词作品集,真正让诗词的春风吹遍乡间田野,让诗教的风尚润泽百姓心田。有诗词之乡的美誉。<br></h3> <h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阴山下的历史写照。今天的五原是全国著名的粮、油、糖及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这是五原人民的骄傲。舞动原野香飘华夏。</h3><h3><br></h3> <h3>五原是著名的“葵花之乡”,种植面积达百万亩,年产3亿斤,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更可贵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骑友们和向日葵同乐,永远保持阳光的心态,向着快乐和光明前行。</h3> <h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著名的《敕勒歌》再形象不过地成为颂扬阴山地区的千古绝唱。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阴山,已少见当年的风貌。有谁能证实这曾经牧草茂密,牛羊遍地呢?阴山岩画,将为我们解开这千古之谜。</h3><h3>位于磴口县阴山格尔敖包沟和默里赫图沟的近万幅岩画组成了绵延千里的艺术画廊,镌刻着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珍品。早在公元六世纪初,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并记录在著名的《水经注》中。岩画多凿刻或磨刻峭壁、沟壑岸边的巨石之上或在突兀而起的黝黑色石丛之中。岩画栩栩如生。阴山岩画题材十分丰富,它从各个方面,真实地记录了古代阴山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意识。阴山岩画是古代北方描摹山地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这些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岩画艺术丛中一块瑰宝 。</h3> <h3>乌拉特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东端,隶属巴彦淖尔市,东临包头,西接五原,南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隔河相望,北与乌拉特中旗接壤。</h3><h3>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两川一面海,千里平原两道滩”。</h3> <h3></h3><h3></h3><h3>土默特部是个源远流长的蒙古部落。据考,土默特部即成吉思汗时期的秃马惕(即今之土默川)。</h3><h3>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上。地貌类型基本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部分。北部为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区,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左旗交通十分便利,京包铁路、110国道、呼包高速公路横贯全境,209国道、103省道和呼准铁路、呼准高速公路纵贯旗境东部。距呼市机场30公里。人杰地灵,景色宜人。</h3><h3></h3> <h3>土默特左旗复地,景色宜人,物产丰富,令人流连忘返。</h3> <h3>敖包不是住人的,是祭神的石头堆。“敖包”蒙古音译,意思是“堆”。现代敖包已被艺术化。</h3><h3>敖包本源于萨满教,玛尼堆源于苯教,佛教传入西藏之后和苯教在斗争中结合,形成当地特色佛教叫做藏传佛教,玛尼堆就是一个例子。藏传佛教在蒙古大地上盛传之后,敖包崇拜也与玛尼堆崇拜有了相似之处。这片独特的敖包群不知有何特殊意味?耸立在古老的土地上,吸引过客的眼球。蔚为壮观 。</h3> <h3></h3><h3>巴彦淖尔,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地理位置奇特,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h3> <h3>巴彦淖尔一景,巴彦淖尔市野生植物属于草原植物和荒漠植物两个植物地理区,以旱生植物为主。其分布规律从东到西为草原-干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从南到北是草甸植被-山地植被-高原干草原-荒漠。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及经度地带性,和土壤分布一致。可谓壮美、靓丽。</h3> <h3>包头110国道哈德门收费站。构思奇特,立意深远,建筑独特,工艺精巧。看着眼熟,似曾相识,别具匠心。给旅途增加了神秘色彩,</h3> <h3>赛汗塔拉生态园,是包头市区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又名“成吉思汗草原生态园”(“赛汗塔拉”蒙语意为“美丽的草原”)。位于包头5个城区之间,总面积770公顷,其中林地150公顷,草地500公顷,南北狭长约4.1公里,东西宽约2.2公里;海拔高度1034-1058米;园西靠近万青路呈带状台地,由北向南渐缓降低,南北高差8-10米,是全国城市中最大的天然草原园区。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举行祭敖包仪式。匠心独特。平时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更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神来之笔。</h3> <h3>赛罕塔拉园内敖包。</h3> <h3>赛罕塔拉城中天然草原的蒙古式建筑,独特而新奇。</h3> <h3>赛罕塔拉中心景区大营一角。供游人休息,娱乐,拍照。</h3> <h3>2014年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对《包头市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加以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任何人不得侵占、买卖、转让、租赁或者破坏城中草原保护区的绿地,以图表入法的创新形式对赛汗塔拉进行保护。“新《条例》中规定,城中草原保护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控制保护区。确保这片净土永久保存,永远珍藏在游客中心。</h3> <h3>宴会厅金碧辉煌,灯火通明。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纪念这个值得记忆的日子。</h3> <h3>美岱召,一个很奇怪的名字。美岱召(蒙古语“美岱”意为弥勒)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在包头土默特右旗很有名气——这里既有美岱召镇,还有美岱召村。美岱召,城寺合一,政教一体,人佛共居。其故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整个内蒙古的藏传佛教,从美岱召开始星星之火,绵延不绝。成为宗教信仰和文化的要素。</h3> <h3>美岱召,最具特质的建筑就是美岱召博物馆。其建筑风格,从空中鸟瞰,整个建筑群就是一朵盛开的金色曼陀罗花。其建筑形式在全国非常罕见。因一个寺庙建一座博物馆,这档次在全国也非常稀有,足见美岱召底蕴和内涵,神秘且不可测。</h3><h3>革命战争时期,乌兰夫、王若飞等革命家都以美岱召为掩护,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斗争。至今,美岱召里还存有乌兰夫革命斗争遗址,被地方政府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十四纪七十年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始传入蒙古地区,开启了蒙藏文化交流的新篇章。阿勒坦汗是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开创性人物。同在那个年代,美岱召见证了漠南蒙古民族的精神信仰转移——由最普遍的萨满信仰转向藏传佛教。开创美岱召发展新纪元。</h3> <h3>仰望美岱召后面的阴山,半腰上有一座险峻的山峰,上面高高地耸立着一座醒目的白塔。那座山峰叫宝峰山,山上的白塔里祭有阿拉坦汗的骨灰。作为一代枭雄的阿拉坦汗,去世后最先是土葬。后来三世达赖喇嘛来内蒙古草原讲经时,起出阿拉坦汗的尸骨,进行了隆重的火葬仪式,并在宝峰山上建塔安置骨灰。</h3> <h3></h3><h3>在美岱召大雄宝殿东部是“太后庙”。太后庙中曾供奉储藏三娘子骨灰。三娘子在历史上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明朝时蒙古可汗阿拉坦汗的第三妻,长期以来,她的手里握有土默特蒙古部落三分之一的兵权。由于她智勇兼备,才貌超群,深受阿拉坦汗的信任,并采纳了她与中原友好往来的主张。</h3><h3>与王昭君一样,阿拉坦汗去世后,三娘子又按照古代北方民族遗留下来的“收继婚制”习俗,三次下嫁给阿拉坦汗子孙辈的顺义王,维系了土默特部长达40年的安定局面。明廷在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封她为忠顺夫人。</h3> <h3>现代奶制品企业伊利,是内蒙古的一张名片。是国内的品牌企业。企业的成功、发展和品牌效应离不开深层次的文化建设。</h3><h3>伊利核心价值观:卓越 ,担当, 创新, 共赢</h3><h3>卓越:持续超越;担当:用心尽责;创新:日新日进;共赢:携手共进。</h3> <h3>荣耀先,蒙古族,蒙古名谦登若宪,别号一介,1896年生于归化城土默特旗(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西园村)。祖辈牧商,家境富裕。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黄埔军校一期生。</h3> <h3>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蒙藏学校学生爱国示威游行的组织者之一。1921年11月,参加李大钊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2月,带领蒙藏学校话剧团到归绥、包头等地演出,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1922年,在绥远办平民教育,先后在察素齐镇和归绥市开办了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察素齐分校和平民工读社。在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最早的蒙古族共产党员之一。曾参加北伐。1928年春,参加二次北伐,4月11日北伐进抵徐州茅村战斗中牺牲,年仅32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1982年地方政府颁发烈士证书。</h3> <h3>贾力更原名康富成。賈力更1923年2月,进入蒙藏学校学习,在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的引导关怀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的学习,1926年奉命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和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内蒙古,在土默特旗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9月,任中共土默特旗工作委员会书记。</h3><h3>1940年初,贾力更负责绥西地区的蒙古民族工作。同年8月,任晋绥游击区行政公署驻绥察办事处蒙政处处长。<br></h3><h3>1941年3月,赴延安工作,同时执行护送一批青年去延安的任务,途经大青山井尔沟小西梁时与敌人遭遇,因掩护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4岁。</h3><h3>解放后,为纪念贾力更烈士,土左旗人民政府将贾力更烈士故居进行了维修并陈列了一批文物,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r></h3> <h3>贾力更故居简介,正房东屋布贾力更烈士生平事迹及文物陈列展。院内建有东西房各三间。为生活用房和接待室。贾力更烈士半身大理石雕像安放院落中央。1986年,故居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命名为市、旗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賈力更纪念馆门前原城墙遗址,修复后样貌。</h3> <h3>内蒙古卓资县城,1948年由龙胜县管辖。1952年改为卓资县。因镇东有山,顶平如桌,故名 “桌子山”,后雅化为卓资山,卓资镇因此得名。</h3> <h3>卓资县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东南麓,是个多丘陵、少平川地区。县境最高海拨2206m,最低海拔1235m,平均海拔1750m。三月少花,四月少暖,正应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避暑纳凉的圣地,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因此季节性住宿极贵。令人望而却步。</h3> <h3>卓资山熏鸡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传统名食,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以个大体肥、色泽红润、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而闻名于华北各省、长城内外。品尝后确有独到之处,回味无穷。<br></h3> <h3>集宁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因大青山横亘中部的分隔,形成了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是多风的特殊气候。</h3> <h3>曾经牵动当时国共最高统帅的3次集宁战役是一部辉煌的史诗。集宁战役,捍卫了抗日战争在这一地区的胜利成果,重创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拖住了傅作义的几十万部队,有力地支援了辽沈决战的胜利,解放了集宁和绥东地区。它的丰功伟绩不仅在内蒙古的解放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同时也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h3> <h3>兴和东以大青山、阿贵山为分水岭,与河北省尚义县相邻;南以长城、大南山为界,与河北省怀安县,山西省天镇县、阳高县交界;西与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接壤;北与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毗连,素有“鸡鸣闻三省”的说法。</h3> <h3>据了解,现如今留存在兴和境内的一段赵长城遗址是从河北省马市口至高庙子(兴和境内)村南、东石嘴村东,经狄家夭西北过后河水,又经碾坊夭东北至付家夭东北,直到大青山山崖,依山势垒石为屏障。过大青山,由南向北延续至叭沟村,五十华里大都依山取石垒墙;兴和县境内的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由今宁夏北上,入阿拉善、巴彦淖尔市,沿大青山向东延伸,与战国赵长城相连,经今集宁,由今兴和县进入河北省境内,与战国燕长城相接,东至辽东郡(郡治在辽宁省辽阳市)东南部,长达万余里,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h3> <h3>兴和整个地形呈南北狭长状,趋向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境内山川相间,河滩穿插,丘陵、平原、山地镶嵌分布。境内山脉主要有南部大南山、东部大青山、西部岱青山和北部武大喇嘛山,境内最高峰为大南山的黄石崖,海拔2334.7米。</h3> <h3>贺兰山脉是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分界线,南起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北至巴彦敖包。贺兰山海拔2000~3000米,是内蒙古与宁夏地区的最高峰。贺兰山山势非常雄伟,东部峰峦重叠,处处是崖谷险峻。是古今一座名山。有诗为证: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 断峰迤逦烟云阔,古塞微茫紫翠连。旷野旌旗鸣晓日,高风鹰隼下长川。昔年僭伪具尘土,犹有荒阡在目前。<br></h3> <h3>这是内蒙古与河北省的分界线。与怀安接壤。</h3> <h3>怀安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居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晋冀蒙经济圈的交汇处,素有“金三角”之称。怀安属浅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海拔670—1900米,山区、丘陵区、平川区约各占1/3。</h3> <h3>怀安县境与尚义交界处有北魏太武帝二年(430年)始筑长城,明万历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1604—1609年)复修的外长城,境内东起东洋河西岸,自东向西经出气山、香炉山,自桃沟村转向南,至南堰截村南山顶烽火台止。全长36.116公里。有石砌、土夯、外部石砌中间填土3种建筑形式。沿长城置烽火台、敌台59座。年久失修大部分倾塌,少数保存较好。</h3> <h3>平远头大桥位于河北省怀安县境内。周围山峦起伏,景色宜人。盛产水果,地方特产小李子,个头不大,极甜。吃一口终生难忘。</h3> <h3>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下花园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h3><h3>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据专家考证,鸡鸣驿城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鸡鸣驿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h3> <h3>怀来县境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燕山山脉北侧,永定河上游。全境属燕山山地,燕山支脉向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境内南北群山耸立环抱,面积为749.22k㎡,占怀来县总面积的41.6%,习惯上称为南部山地和北部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大海陀山、燕然山分布在县区北部,构成北部山地,主峰有鸡鸣山、八宝山、水口山等;军都山分布于县区南缘,构成南部山地,主峰有笔架山、广陀山等。南北两山形成了怀来盆地的天然屏障。中间为“V”型盆地,惯称“怀来盆地”,官厅水库位于盆地中部。</h3> <h3>怀来的水美、山美、人更美。好山好水好风光。是骑行线路上一道风景线。离史哥裴姐老家很近。</h3> <h3>“居庸叠翠”是“燕山八景”之一。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被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汉代沿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h3> <h3>畅游草原集体合影,大家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内。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愿欢乐永在,愿友谊天长地久。</h3> <h3>骑行就像糖葫芦,有酸也有甜,甜里透着酸,酸里裹着甜。只有热爱才能产生激情。实践出真知。</h3><h3>1、享受之旅。骑行扩大活动半径,目睹了沿途风景和大好河山,真正感受到山美水美美。</h3><h3>2、红色之旅。走访参观了革命圣地和纪念馆,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雄史实。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壮怀激烈。激励我们不忘初心,感恩新时代。红色基因不能丢。</h3><h3>3、绿色之旅。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深入人心,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变为现实。我们身临其境。更是受益者,更是见证者。</h3><h3>4、文化之旅。中国地大物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种文化符号和元素相互碰撞融合,滋养着多民族大家庭,荣辱与共,生生不息。文化信仰孕育文化自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乐在其中。</h3><h3>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有生之年我们参与和目睹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退休生活使我们尽享天伦。放飞自我,追求健康快乐,追梦新时代。以此来庆祝祖国70岁生日,向祖国致敬,祝祖国繁荣昌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