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篇(读书文摘)

雨烟

<h3>你方唱罢我登场,为夺权利哪顾它。</h3><h3><br></h3><h3><br></h3> <h3>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br></h3> <h3><font color="#ed2308"><u><b>五代篇</b></u></font></h3> <h3></h3><h3></h3><h3>【五代】 一.后梁三帝(朱温、朱友珪长、朱友瑱) 后梁历三主,共17年。 1.朱温(父)梁太祖 当上了皇帝,建都汴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他是败黄巢、灭唐朝、拆长安,将史册翻到五代这一章的那个人。 2.朱友珪(长子) 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五月末,朱温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想传位于义子朱友文,却被亲长子朱友珪刺杀。 朱友珪杀父后,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凤历。 3.朱友瑱(三子)后梁末帝 二月,朱温第三子朱友瑱发动洛阳禁军兵变,逼朱友珪自杀。 乾化三年(913年),朱友瑱在开封称帝,史称后梁末帝。 <br></h3><h3></h3><h3></h3> <h3>二.后唐(历四帝,共14年。) 后唐历四帝,共14年。 1.李存勖唐庄宗 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即位称帝,史称后唐庄宗。建国号为唐,定都洛阳,史称后唐。 庄宗被郭崇韬义侄所杀,李嗣源在百官的请求下监国。其子李继岌被随从缢杀,征蜀大军由任环率领归附李嗣源。 2.李嗣源(后唐明宗) 李嗣源是沙陀人,善于骑射,为人沉默寡言,被李克用收为养子,赐名嗣源。在李克用与后梁朱温的战争中,李嗣源英勇冲杀,屡立战功,被誉为“李横冲”。 李继岌死后的第四天,消息传到洛阳,六十多岁的李嗣源身着孝服,在庄宗柩前即位,成为后唐第二代皇帝,史称后唐明宗。 3.李从厚(子继位)史称闵帝。 )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明宗病逝。其子李从厚继位,史称闵帝。 4.李从珂 (明宗养子)史称末帝。 后唐应顺元年 (934年)四月,河东节度使李从珂起兵杀掉李从厚,自立为帝,史称末帝。 937年一月十一日,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李从珂自杀,后唐灭亡了。 <br></h3> <h3>三.后晋 后晋历二帝,共十一年。 1.石敬瑭(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婿) 后晋缔造者石敬瑭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沙陀人 2.石重贵(石敬瑭之子) 3.后石重贵出降,后晋灭亡。耶律德光当上皇帝(国号辽) 正月初九,耶律德光穿戴汉人衣帽,文武百官照常办公。 二月一日,耶律德光头戴通天冠,身穿赤纱袍,登上金銮殿,做了汉人皇帝,改国号为辽,尊耶律阿保机为辽太祖。 这年三月十七日,耶律德光因受到中原百姓的反对,在开封站不住脚了。于是,他动身北上,留下表哥萧翰坐镇开封。四月二十一日,耶律德光病死在北归的路上。 <br></h3> <h3>四.后汉 1.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汉缔造者刘知远是沙陀人,原是石敬瑭的大将。他刚称帝时,仍然用后晋的年号,并声称要打败辽兵,接石重贵回来。这样,他很快便赢得了后晋旧臣的好感,受到了地方豪强的支持。改国号为“汉”,史称他为后汉高祖。 2.隐帝刘承祐(刘知远之子)(拖孤贤臣郭威) 刘知远临终前,将太子刘承祐托孤于郭威和史弘肇。 刘承祐即位,史称隐帝,进封郭威为枢密使。 隐帝大权旁落,和心腹李业等人秘密策划,降诏给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让他在魏州杀死郭威和宣徽使王峻。 郭威起兵,隐帝在逃亡时被亲信误杀。众将拥戴下做郭威称帝,后汉亡。<br></h3> <h3>五.后周 1.郭威 郭威在众将拥戴下做了皇帝,建立周朝,史称后周。 晋王李克用在位时,郭威的父亲郭简在他手下担任顺州刺史。幽州军阀刘仁恭攻破顺州时,郭简被杀了。这时,郭威才几岁。不久,母亲也去世了。 *事件(有人把这段情节联想到鲁智深原型) 郭威成了孤儿,还是个孩子,贫困无依,无法独立谋生,只得投奔潞州人常氏。 18岁时,郭威投军,在后梁潞州留守李继韬部下当兵。 郭威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作战勇敢,深受李继韬的赏识。 郭威爱喝酒,喜欢打抱不平。一天,郭威酒后上街,见一个屠户欺行霸市,大家都很怕他。郭威不服气地走到这个屠户面前,让他割肉。屠户割完肉后,郭威故意说割得不对,并大声斥责他。屠户咽不下这口气,扯开衣服用手指着肚子说:“算你有种量,你敢杀我吗?”郭威借酒使气,照他肚子就是一刀,将他捅死了。 屠户一命呜呼,郭威被抓进监狱。李继韬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偷偷将他释放,然后又将他召到麾下当兵。 2.周世宗柴荣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郭威病死。柴荣即位,史称周世宗。 世宗准备直取幽州时,突然患病,匆匆回师南下, 回到开封后,到第十八天,年方39岁的世宗就病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全部失地的雄心壮志未能实现。 周世宗死后不久,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五代这段历史时期结束。 <br></h3> <h3><b><font color="#ed2308">【十国篇】</font></b></h3> <h3>一.前蜀(王建) 1前蜀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朱温称帝,建立后梁,王建拒不承认。 这年九月,王建在掌书记韦庄的策划下,率众为唐室大哭三日,然后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2.王衍(子) 前蜀王建光天元年(918年),王建病死,其幼子王衍继位。王衍只知吃喝玩乐,毫无才能,只因其母受宠,他才有幸做了蜀主。 前蜀咸康元年(925年),前蜀被后唐所灭。 前蜀历二主,共35年<br></h3> <h3>二.后蜀 后蜀历二主,共32年。 1.后蜀缔造者孟知祥 后蜀的缔造者孟知祥是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武艺高强,智勇双全。 后唐明宗在世时,碍于对他的恩宠,孟知祥没有称帝。等明宗一死,在成都正式称帝,建立蜀国,史称后蜀。这时,后唐大乱,根本无暇顾及西蜀。 2.孟昶(子)成都植蓉 孟知祥去世后,其子孟昶继位。他下令在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美化城市。每当九月花开,全城一片锦绣。成都简称蓉城,就是从孟昶植蓉开始的。 后蜀宰相毋昭裔与赵崇祚编印唐、五代词五百首,取名《花间集》,对后世影响很大。毋昭裔还出私资百万营建学馆,并雕版刻印《九经》,使蜀地文风大盛。 <br></h3> <h3>三.吴 1.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 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从小成了孤儿,吃了好多苦,饱受磨炼,成年后力气极大,能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百斤重的东西,能日行三百里。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拜杨行密为吴王。 吴国最强盛时,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 吴国又称南吴、杨吴。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其子杨渥继位 2.杨渥(子) 杨渥喜好游乐,又排挤功臣。徐温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于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 3.杨隆演 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王位,改元武义,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无法控制局面,于920年郁郁而终,其子杨溥继位,于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掌握在徐氏手中。 4.杨溥 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吴国灭亡了。 吴国历四主,共36年。 <br></h3> <h3>四.南唐 南唐的缔造者李昪是徐州人,小名彭奴。 南唐历三主,共39年。 徐温死后,徐知诰继续掌握朝中实权,被封为齐王。 吴睿帝杨溥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50岁了。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见老之将至,便急于夺位受禅了。这年十月,他逼杨溥禅位,改吴天祚三年为升元元年,自称皇帝,建国号为大齐。 后齐王景通等人再三奏请,徐知诰答应恢复李姓了。 这年二月,徐知诰改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他自称是唐室后裔,命群臣考证他祖先的出处,最后确定他为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的十世孙。 李昪在位的十几年间,南唐户口增加,财用充足,南唐成为乱世里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栖身之所,南唐的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李昪称帝后,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忘本。他衣着朴素,脚穿蒲履,不用金银器,只用铁器。 晚年,李昪为了长生,相信方士之言,服用丹药,中毒而死,在位七年。 2.李景(子) 升元七年(943年),烈祖李昪bian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 后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唐军一溃千里,淮河水军全军覆没。李璟上表柴荣自请传位于太子弘冀,同时,南唐奉周正朔,用其纪年,去除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南唐自此一蹶不振,为避后周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3.李煜(南唐后主)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驾崩,因其长子李弘冀已亡,其六子李煜(初名从嘉,937-978)继位,复都金陵。此时的南唐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 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不通晓政治,便把国政托付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23] 宋军破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6] 又过了两年多,吴越王钱俶应宋太宗赵光义之邀去北宋首都开封朝拜,并纳土于北宋 。五代十国终于结束。 南唐历三主,共39年<br></h3> <h3>五.吴越 1.吴越国的缔造者钱镠(定都杭州) 吴越国的缔造者钱镠(谐音留)于唐宣宗大宗六年(852年)生于浙江临安。 *“警枕”佳话 吴越拥有现在浙江全省、江苏南部和福建北部一些地方,它的北边和西边是南唐,南边是闽国,东边靠海。 南唐的地盘比吴越大得多,实力也比吴越雄厚。钱镠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怕南唐来攻打,不敢疏忽大意。他晚上不敢安稳地睡觉,叫人用小圆木做了个枕头。要是睡得太熟,脑袋一动就醒了。他把这个枕头称为“警枕”,后世传为佳话。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钱镠病逝。临死前,他嘱咐子孙说:“一定要好好服事中原王朝,即使他们改朝换代,也要以礼服事他们。”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建造的。当时的杭州有“佛国”之称,富裕起来的百姓纷纷吃斋行善。 由于钱镠的子孙牢记钱镠的教导,吴越亡国时,他的子孙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善待,百姓也避免了刀兵之苦。 长兴三年(932年),钱镠去世,终年八十一岁,后唐朝廷赐谥号武肃。 2.钱元瓘 钱镠之后,第五子钱元瓘即位,在位十年,善事中原后唐、后晋政权,保土安民。长兴四年(933年)七月十三日,后唐赐封钱元瓘为吴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四月,钱元瓘恢复建国,地位和待遇如同后唐同光年间一样。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去世,后晋赐谥号文穆。 3.钱弘侑第六子钱佐(钱元瓘养子钱弘侑) 钱元瓘去世后,钱元瓘养子钱弘侑的乳母勾结内牙指挥使戴恽,重臣童德安把钱元瓘去世的消息封锁,伏兵将其戴恽杀死,废钱弘侑为平民。同日,将吏根据钱元瓘的遗命,奉第六子钱佐为节度使。九月初三日,钱佐继承王位。后晋仍封以钱佐为吴越国王。钱佐性格温和谦恭,喜好读书,礼贤下士,亲自亲自勤理政务。 4.钱倧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钱佐去世,谥号忠献王,庙号成宗。因其子尚年幼,故由其弟钱倧继位。 当时内衙统军使胡进思跋扈,干预政事,钱倧深感厌恶,内衙指挥使何承训建议诛杀胡进思,钱倧犹豫不决。何承训怕事情泄露,向胡进思告密。胡进思先发制人,和指挥使诸温等以内衙兵发难,将钱倧软禁在义和院,假传命令,说钱倧因突然中风,传位给其弟钱俶。 5.钱俶 宋开宝八年(975年),钱俶应赵匡胤约,出兵与北宋会师南唐金陵。十二月,钱俶入朝表贺。宋太祖赵匡胤最后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吴越。高僧延寿乃德韶之法嗣,此时沉疴在身。吴越王钱弘俶前往探病时,对宋灭南唐危及吴越走向,征询延寿的意见,延寿则尽力劝谕钱弘俶“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钱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决定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由此,吴越的生产力免遭破坏,人民也免遭生灵涂炭,从而稳定和巩固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曾评说:“其民(指吴越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这是对吴越钱氏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吴越钱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h3><h3> 吴越历五帝,共86年。 <br></h3> <h3>六.闽 1.闽国的缔造者王审知 闽国的缔造者王审知是唐末光州(今河南固始)人。其大哥王潮死后,王审知想让位给二哥,二哥说他没有三郎功劳大,坚辞不受,王审知只好继任。 不久,朝廷在福州建立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他为琅玡王。 朱温建立后梁之后,封王审知为闽王。 不幸的是,王审知死后,继任者多是暴君。 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在福州湖滨建了十几里长的楼阁,称为水晶宫,经常游玩不归。 王延钧称帝,沉湎酒色,不理朝政。 王延羲即位后,更是荒唐。一天和群臣喝酒,要剖腹看陪酒大臣肠子。 王审知的继任者一个比一个荒唐,国家大乱,南唐趁机进兵,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无力抵抗,只得投降,闽国灭亡了。 闽国历六主,共37年。 <br></h3> <h3>七.楚 1.楚国缔造者马殷 楚国缔造者马殷是许州鄢陵 河南鄢陵)人,少年时当过木匠,应募从军后,在秦宗权军中当小将。 马殷战功卓著,待人宽厚,深得将士拥护,被推举为节度使。后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 2.马希范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马殷病卒,终年79岁。马殷死时遗命诸子兄弟相继,马希声、马希范相继嗣位。 3.马希光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病死,众兄弟争位。马希光即位 4.马希萼 马希萼争位不胜,向南唐主李璟称臣求助,后攻入长沙,杀了马希广,自立为楚王。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 5.马希崇 马希崇推倒马希萼,派将官押送他到衡山县囚禁,马希崇自立为楚王。不料,押送官反倒拥立马希萼为衡山王,向南唐求救。 南唐主令边镐率兵攻入长沙,马希崇投降,马希萼被南唐软禁,楚国灭亡了。 楚国历五主,共56年<br></h3> <h3>八.南汉 南汉在位的皇帝有四位: 1.高祖刘龑,原名刘岩,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建立者,917年—942年在位。 2.殇帝刘玢,原名刘洪度,一作刘弘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 3.中宗刘晟,原名刘洪熙,南汉第三位皇帝,高祖刘龑第四子,殇帝刘玢之弟,943年——958年在位。历史上最残暴君主之一</h3><h3> 4.惠帝刘鋹,原名刘继兴,南汉末代皇帝,中宗刘晟长子,958年—971年在位。(荒唐皇帝)<br></h3><h3>.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历四主,共五十四年。<br></h3> <h3>九.南平 1.南平的缔造者高季兴(高赖王) 南平的缔造者高季兴是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封高季兴为南平王,正式建国。 南平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小的国家之一,疆域盛时约包括今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等地。 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年),高季兴病死,后唐明宗追封他为楚王。为了与南边的楚国区分,又称“北楚”。 宋兵南下伐楚,经过江陵时便将南平灭掉了。 南平历五主,共57年<br></h3> <h3>十.北汉 1.刘崇 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亲弟弟,长得与众不同,有一副美髯,而且重瞳。但他空有一副好皮囊,却嗜酒成性,喜好赌博,是个草包。 昏聩无能,既无率兵之才,更无称帝之德。他乞求契丹为援,大损国人颜面。 2.刘均(子) 刘崇死后,其子刘钧继立,奉辽帝为父皇帝。 3.刘继恩(刘均养子) 天会十二年(968年)七月,刘钧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闷而死,养子刘继恩即位。 4.刘继元(刘均另一养子) 同年九月,刘继恩被杀,另一养子刘继元即位。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辽国援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了。 北汉历四主,共29年。<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