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趣事一游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钱币馆

雾里看花

<h3>前言:参观并听取了上海博物馆里中国历代钱币馆志愿讲解员对古币历史的介绍后,激发了我对中国货币史的兴趣,回来后特意上网查询,结合讲解整理记录,缺憾:鉴于时间有限,只听讲解没空拍照,部分图片只能借鉴。</h3> <h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不仅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形成了别具一格渊源的货币文化。</h3> <h3>早期人们用实物进行贸易交换,可是用实物不能分割和不易携带,海贝除了可作为吉祥装饰品外,还能以“个”为单位用于计数,同时坚固耐用便于携带保管,于是人们用海贝作为货币实物,这就是钱最早的概念。</h3> <h3>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贝,由历史文献中可见记载《盐铁论 错币篇》“夏后以玄贝”,由此可见海贝萌于夏代。商周时代是海贝作为货币的鼎盛时期,海贝的出现是一般价值形式转换为货币价值形式的体现。<br></h3> <h3>因商朝后裔多为经商之人,从此后生意人也被称为“商人”。现人们使用的汉字中凡是与价值有关的字均与贝有着密切联系,如:货、贷、资、财、购、赐、贫、赊、赌、贱、贼、贪……你们看,是不是很形象?</h3> <h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海贝作为货币供不应求,于是又出现了石贝、玉贝、骨贝……随着青铜制造的发展,渐渐人们用铜仿制海贝,铜的出现标志着经济贸易的发达及冶炼技艺的掌握,这也是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转变,从此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h3> <h3>进入青铜时代,人们用青铜铸造成海贝的样子,铜仿币以其大小、重量、价值的统一性,开始了青铜货币的新时期。古时人们对贝的喜爱会体现在将贝佩戴在儿童身上,以期望健康成长、驱邪生财,后将儿女称为“宝贝”。</h3> <h3>蚁鼻钱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由仿制贝转化而来。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这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因其外形象蚂蚁爬鼻,有的象鬼脸的样子,故叫蚁鼻钱或鬼脸钱。<br></h3> <h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刀币主要流通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刀演变而来;商周时期的青铜铸币中,有一种铲形的农具,称“钱”,亦有一种叫做镈,是锄草的农具,镈是铲子,同声假借,所以布币也叫铲币;环钱是以玉币发展而来,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大力发展经济,交易频繁下的产物。<br></h3> <h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巩固统一局面,他诏令统一币制,规定圆形方孔钱为标准制式,以黄金为上币(单位镒),以铜钱为下币(单位半两)。自此,圆形方孔钱在中国流通了两千多年,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统一的货币形式和货币单位统一是货币划时代的里程碑。民间对钱币也有了"孔方兄"的谑称。圆形方孔钱外形美观,内含"天圆地方"的宇宙奥妙和"外圆内方"的人生哲学。</h3> <h3>圆形方孔钱也成为金融业的象征,将其变形作为金融机构的标志,由此可知其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h3> <h3>“秦半两”奠定了“圆型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h3> <h3>“秦半两”、“汉五铢”,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经历过10个朝代,20多个帝王,五铢钱的特点是钱上有“五铢”篆字,五字交笔斜直,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似箭。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h3> <h3>隋文帝杨坚称帝后,重铸五铢钱,史称“隋五铢”。隋五铢问世的时候,历代旧钱仍在市面上流通,于是杨坚“用旧钱者,尽没于官”,用旧钱者一概没收,这就是传说中“罚没”的起源。</h3> <h3>公元618年,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于他,李渊改国号为“唐”,改元“武德”,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为了结束混乱的币制,开始废除旧钱,自行铸造了“开元通宝”,开元通宝寓意着开辟新纪元,流通中的宝贝。开元通宝的出现意味着用钱文标重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通宝、元宝等宝文币制。单位铢也变成了两、钱、分、里,一钱即一枚开元通宝,钱币的计数进制也由二十四进制变为了十进制。最初“开元通宝”为唐代欧阳洵题,非“开元”年号,与后来所产生的年号为宝文之惯例有所区别。</h3> <h3>古代的币制单位主要有:文、吊、贯、钱、两等,1两白银=1000文钱=1贯(吊)钱,人们出行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盘缠"一词即来源于此。</h3> <h3>记得小时曾看过一个故事《十五贯》,讲述的是无赖娄阿鼠杀人并盗走十五贯钱,谁知路人身上正好携有十五贯,故他人以为是其所杀,人赃并获,于是被屈打成招,判秋后问斩,幸遇苏州知府况钟(江西靖安人氏,人称况青天)私访查出真凶,平反冤案。这应该是我接触到的最早关于钱币的故事,后来还买过一本《百万英镑》的图书。</h3> <h3>铁钱是铜荒下创新的产物,它与铜钱只是币材不同,但同样在经济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汉代到五代十国的发展,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自南宋理宗朝后,铁钱开始走向衰落。母钱则是标准的样板钱,宋代主要采用母钱翻砂法工艺。</h3> <h3>因铁钱太重,大宗交易困难,北宋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由于流通的需要,银两、铜钱、铁钱和纸币需要进行互相兑换,“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br></h3> <h3>钱庄早在南北朝就已有萌芽,形成于北宋初年。“大宋钱庄”或是我国最早的钱庄,铸行了我国最早的钱庄钱,它具有面值大、携带方便、可异地兑换、代钱流通、信用可靠等功能和优越性,避免了纸质凭证易损易伪造的弊病,实际上具有代价币的性质。这就是金融业“通存通兑”的雏形。</h3> <h3>“淳化元宝”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所铸的第二版货币。此钱一套三枚,钱文是太宗皇帝用楷、行、草三体亲笔书写。“御书钱”即皇帝亲自书写的钱文;“对文钱”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h3> <h3>宋徽宗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至今无人超越,这种字瘦挺利索,侧锋像兰草,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书法。“瘦金”的意思是说书法为金,是富贵的意思。瘦金体“大观通宝”钱就是宋徽宗亲书。</h3> <h3>现电脑字体中宋体据说由宋徽宗瘦金体演变而来。宋代的御书钱充分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制盛行,从此文人士大夫地位大幅提高。</h3> <h3>明朝开国后,明太祖朱元璋着手重建财政体系。朱元璋下令全国统一货币制式,铜钱被铸为“洪武通宝”的字样。随后铜材稀缺,工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于是朱元璋通告全国,各省在铸币的时候要在背面刻上所在省份的简称,例如背刻“鄂“就表示湖北省铸造……以此类推,全国出现了正面统一,背面不同的货币,如果出现次品就可以直接追查背后所在省份铸币机构的责任,起到了互相监督和问责的作用。后朱元璋发行了“大明宝钞”,币值分成了6个等级: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两百文、一百文。一百文以下就用铜钱进行交易。为了照顾当时大批不识字的老百姓,朱元璋还对版面做了精心的设计,在纸币上画上一串串的钱币图案,一串代表一百文,一贯就是画个十串,通俗易懂。<br></h3> <h3>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为什么割让香港岛99年,因当时国际惯例:若一国领地,租借别国100年,视同默认放弃主权);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h3> <h3>进入清代,清朝货币主要是银元。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作《原道醒世训》,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其铸币特点:“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寓意天国,天为最大;囗字里是个王,寓意此中居王我最大。<br></h3> <h3>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光绪元宝一枚,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纪念慈禧七十寿辰而铸。此币铸额稀少,是近代机制币中最为知名的精品。正面为双龙,背面为寿。</h3> <h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它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h3> <h3>袁大头发行版本较多,但民国三年与其年代版本存在差异:1.民国三年的“民”字多一点;2.“中华民国三年”版本为六个字,其他年代版本为七个字,如“中华民国十年造”,多一个“造”字。</h3> <p class="ql-block">大多数人,可能只知道孙中山先生登上过硬币,但其实孙中山先生也发行过纸币。1906年,为了筹集革命经费,孙中山在河内以“中国革命政府”的名义向海外发行面值100元的纸币。此钞正面英文,背面法文,两面均有孙中山的签名“Sun Wen”。</p> <h3>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1911年12月29 日经辛亥革命后,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成立时铸造发行的纪念币。它的正面中央为孙中山侧面像,上下铸有“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隶书字样,左右为五瓣梅花各一枝,意为“五权宪法”之意,周边有珠点、齿状装饰。背面中央为中文隶书书体“壹圆”二字,左右各辅以嘉禾图案,每枝一穗三叶,代表“三民主义”之意,上侧铸有“MEMENTO”(纪念币)字样,下侧为“BIRTH OF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诞生),左右上方分列六角星图案。</h3> <p class="ql-block">大家一定想知道古代是怎么币别防伪的呢?1.立法酷刑,伪造者重罪(伪造者死刑,有朝代甚至株连九族),告发者有赏;2.垄断铸币所用金属;3.不断提高更新铸造技术,铜钱上合金比例严格定义;4.铸币时每省有各自简称,匠师有各自个人暗记,可追溯发行单位及个人;5.官家提供造币专用纸钞,纸质材料不同,同时在纸币上印有复杂的图案,且有大量不同颜色的印章,印章周围有很多的文字,或是银票上隐藏特殊签字,一般极难模仿;6.不断提高印刷技术,后期采用套版印刷及引进西方印刷技术增加防伪手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