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 麻石街又名十字街。湘阴人没有不知道三井头的。原来有三口井,不知道何年何月填埋了。三井头往南,叫南门,往北叫北门,往东叫东门口,往西叫丰厚街。清一色的麻石铺成,故此又叫麻石街。</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三井头向南走,靠西有宋家巷,直走靠西毛家巷(巷子里名人康濯,杨沫,白杨)靠东,东明观(原名东明观完小,后改为城南学校,现驾校)内有石牛,石马,石龟。再往南,东边是南横街,西边是下烟园。我的老家就在下烟园。爷爷四十块银元买的属祖业。西边堤上便是洞庭庙,我甩胎衣的地方。不进巷子一直往前走上堤就是南门港。西乡围子里的鸡,鸭,蛋,西瓜,桃子李子各种蔬菜必须用船(小划子)运过来,到三井头卖掉,然后带些生活必用品回去,那时候没有车,更没有大桥,航运是主要交通工具。</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小时候背着书包一蹦一跳,一步一块麻石数着去城南学校读书,又数着麻石放学回家吃饭,数着数着究竟有多少麻石现在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父亲的一句话:麻石自有翻身转。十多年前修路,麻石街已复不存在。老父亲的话一语成谶。 </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每年发洪水,麻石街便浸泡在水中。南门堤上便响起隆隆的抽水机声,堤很高很高的。逛水便成儿时的一道风景。光着脚,在麻石街上打水仗,水是河堤浸涌过来的,很脏,但没有烂过脚丫。如果西正街进水了,家里只好搬到北门外婆家去。<br></b><b>我的对门家住着一位孤寡双目失明老人,叫缺私公,属五保户,手艺秤傩,湘阴人都知道:私公斗法,病人吃亏,类似北方跳大神。我们几个屁孩儿从门缝里瞧,瞧也瞧不清。不久,缺私公走了。由居委会安葬的。葬礼还蛮热闹,一路炮仗,我与邻居的发小捡一路炮仗,直到山上……<br></b><b> 后来搬来了一户叫张载爹皮匠专门钉木岐的。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雨具社社长,小儿子在省城花鼓戏院唱主角。张爹年轻时是远征军,每天早上他会打拳,写毛笔字。他常挂在嘴边是一句名言,我要像个人,纸毛铺里扎不赢。那些年我们都是烧煤做饭,我帮张爹做过几次藕煤,他为了表示谢意,介绍我到他儿子的同学县文化馆周祥云老师那里学摄影与画画,学了三天我不去了,但是我现在清昕得记着周老师在麻石街上写生时的画面,还有麻石街上传来的木歧声,的笃,的笃地,由远而近……<br></b><b> 巷子里我家斜对面,住着刘满爹专治眼睛。听说是一位耍蛇的大叫化子传的艺,红眼病,挑虫,满爹手到病除,于是有乡人送菜的,送豆子的,还是少不了尾数带三的红包。</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另外,就是我的祖母专门收害的。藏了许多菩萨,四清时金部烧掉了。那次我妺妹手腕肿了,请来了医生。奶奶生气了,她把医生骂走了。然后画一碗水,九龙下海吧。到菜园里扯一些苦瓜叶片加上牙膏,淘米水,捣碎。口里念念有词,画符念咒,贴在肿痛处。怪了,第二天小妹的手奇迹般的好了。听奶奶说师傅是宝庆的,我家西边上堤就是洞庭庙,传说排客传授的。那时,是封建迷信,现在是非物质传承,可惜没有传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麻石街上最具传奇的人物要数彭德政。他是一个精神病人,红白喜事少不了他。小孩子们拿他取乐,但他从不打人。他逢人就说他是彭德怀的兄弟,后来,彭德怀被打倒后,彭德政就不再说了。我们一些个屁孩儿,只要一看见彭德政,就问他彭德怀是你哥子嘛?在一个很冷,很冷的寒夜,他在麻石街上永远地睡着了……<br></b><b>那年,麻石街钟记烛铺里一个学徒崽跟着龙鑽部队(带铜帽子后为起义部队)走了。后来官至邵阳军分区司令员王应份是我表舅,他来过我家看望我母亲。从那时起,我就想去当兵。 <br></b><b>那年那月的那一天,国军青年军去了台湾。三天前刚刚新婚的一个女人独自流泪不止,十个月后生下一女儿,取名;心慈。那些年台湾家属天天挨斗,可怜心慈她娘。几十年后,那个男人回到麻石街了,给一笔钱与心慈,又回台湾去了,那一边有家了…… </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那些年,麻石街上挺热闹的。有棕铺,专做扫帚,棚子床垫。有专门卖窑货的,有纸扎铺,专售寿衣,寿被(迷信品)理发店,布店,百货店,商店。麻石街往北走有三家饮食店外,各种小吃,糖油它,白糖饺子,杯子糕,猪血。每逢端午饮食店门前排起了长隊都是买包子的(必须要粮票)。每天天不亮就去排隊买肉,买豆腐(凭票)那时我才七,八岁。</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 那年,妈妈跟我做了一件新衣(的确卡)要我去河边洗衣服,我一摔结果被旋涡转走了。我呆呆地坐在洞庭庙的石头上,望着河水发呆,跳河的念头一闪而过……</font></b></h1><h1> <b><font color="#167efb">麻石街始建何年何月,无从考证。麻石街上的那些人早已作古多时,麻石街早已不见踪迹。留下的仅仅是儿时的记忆,梦中的幻境。几十年后回到老家,心中喃呓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少时,麻石街很长,很长……</font></b></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而今,麻石街很短,很短……</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