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格劳徒步-无以伦比的体验

何小姐

<h3>在这次缅甸之行中,格劳徒步是我们最期待也最忐忑的一个行程设计,最终却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旅程经历。格劳(Kalaw)位于缅甸东部掸邦海拔1300多米的高原,是一个缅甸中部的高原小镇,周围有五彩斑斓的红土地,在热带地区的阳光照射下,极具油画质感的乡土气息。在这里仿佛到了欧洲乡村,可以抓拍到你想要的意想不到景象。</h3> <h3>格劳小镇是徒步爱好者的集散地,只有一纵一横两条街道。在街边有好几个徒步旅行社,有一家旅行门口站着的女孩笑容特别灿烂,优优看了看帆哥,用确认过的眼神说:“就是她了!”。交流之后,我们希望带我们的向导英语稍好,可做简单的沿途介绍。她想了想说,那就我来做你们的向导吧,帆哥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说“very good!”。</h3><h3><br></h3><h3>一出门,小美就抛出白眼:“帆哥,你又撩妹成功了!”</h3><h3><br></h3> <h3>我们的向导Tina,笑容迷人吧!</h3> <h3>8月是缅甸的雨季,昨夜刚下过一场大雨。我们两天一夜的徒步在出发不久后,就遇到了泥泞的小路和湍急的小河。</h3> <h3>跨过小河,走上山丘,山下的美景尽收眼底,和我们前年去的欧洲乡村真有几分相似!</h3> <h3>沿途偶尔可看到穿着艳丽的农妇在田间耕作,看见我们露出羞涩的笑容。向导指着田间告诉我们,今年山姜产量不高,价格不错,现在很多都在出口,为农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h3> <h3>在田埂间,一个比小美还小的小姐姐乖巧的照看着小弟弟,父母在田间闷头辛勤劳作。小美看见了飞快的给小姐姐送去两个小玩具,在我们继续上路,悄然回头时,看见小姐姐正朝父母飞奔而去,兴奋的向父母挥舞着手中的新玩具!</h3> <h3>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第一个休息点,一个勃欧族的小村庄。</h3> <h3>村口有个漂亮的小学,孩子们正在教室门口纵情的玩耍。</h3> <h3>孩子们玩的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扔鞋子!现在知道缅甸人为什么喜欢穿人字拖了,原来从小这就是玩耍的工具!这游戏刺激,引得帆哥骚兴大发,非要一试!不过帆哥扔的是他自己的大皮靴!</h3> <h3>走进村子深处,一些大孩子在玩我们没见过的球类运动——藤球。原来小摊上卖的藤球是这么个玩法,一招一式难度挺大,孩子球技高超,怪不得国足难以走出亚洲!</h3><h3>这里孩子的世界没有手机、iPad,快乐可以很简单~~~</h3> <h3>小憩之后 ,我们继续前行。向导指着一大片红土地说,现在我们满目皆是葱郁绿色,不过到了十月、十一月,漫山遍野的辣椒都会变红,配上采摘姑娘的鲜艳服装,整个山丘都将“colourful”!,是格劳一道独特的艳丽风景。</h3><h3><br></h3><h3>想象一下,</h3><h3>在丰收的秋季穿梭于红彤彤的辣椒地……</h3> <h3>想象一下,</h3><h3>拉着爱人的手钻进玉米地......</h3> <h3>单单想象一下,帆哥就不自觉的陶醉了!</h3> <h3>下午的行程更为艰难,需要翻山越岭,路也更为泥泞。经过上午的热身,下午的小美变得活蹦乱跳,成为了大家的开路先锋。孩子的潜力真是无限!</h3> <h3>雨天路滑,老阿姨终于摔倒了!</h3><h3><br></h3><h3>帆哥说:</h3><h3>在哪里摔倒,</h3><h3>就在哪里躺好,</h3><h3>一定会有人给你拍照!</h3> <h3>翻过大山,又到一片草甸,帆哥得意的说这位施肥的大哥有意配合他拍照,最少连续抬手挥撒了十次肥料,也不知道他的庄稼是否还好!</h3> <h3>今天是当地人每月的“full moon”日,男女老少都盛装到寺庙拜佛,看见我们都很友善地和小美女合照。</h3> <h3>继续前行,天空却突然乌云遮顶。我们还有一个山头没有越过,顾不得满身疲惫,我们加速前进,最担心的是如果下雨,我们不能在天黑前赶到住宿的村子。</h3> <h3>在天黑前,我们终于到达了最后的山谷,穿过这个山谷,就是今晚我们住宿的村子。</h3> <h3>走进村口,夜幕即将降临,小美拖着疲惫的身体,再也做不了开路先锋了,估计是真累坏了。</h3> <h3>到达今天住宿的农家,他们正在昏暗的灯光中准备晚餐。这个村子现在还没通电(在缅甸即便在城市也经常停电),主要靠自家蓄电池发电。灯光昏暗 ,人影绰绰,久违的感觉。</h3> <h3>饭菜做好了,出乎意料的丰盛可口,也可能是我们太劳累了,哈哈!今天我们整整徒步10小时,长达20公里,路途的艰难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每个人都坚持到了最后,给每个人点赞!</h3> <h3>昨天到达村子时天色已晚,早上起床才好好地看了一下这户农家。农家楼房分为上下两层,旁边有单独的厨房、储物晾晒阁楼和家畜房,门前院子里的花正开得妖娆!在当地这已是条件不错的住宿地。Tina笑谈我们人均40美元住的是这种院子,人均20美元住的可就是一楼生畜,二楼人住的竹房子!想着不用闻着牲畜的气息入睡,马上表示这40美元值!</h3> <h3>天刚亮,农家主人就开始为我们准备早餐。</h3> <h3>早餐中西合并还有美味的水果,铺上带花小桌布,一下子就精致起来了!</h3> <h3>这是他们的蓄水池,在雨季可以蓄到充足的雨水,供日常生活洗刷所用;饮用水现在政府修建了专门的管道,有清洁的水源可以饮用。</h3> <h3>这是主人家小儿子的卧室,昨晚他们把楼上最大最干净的房间让给我们居住,踩在咯吱作响的木地板上,我们打地铺在木地板上睡了一夜。</h3><h3><br></h3><h3>原本听说在农家的夜晚可以看见满天星斗,但昨晚只听见密集的雨滴敲打在屋顶铁皮上叮咚作响,果然是雨季,一夜无眠~~</h3><h3><br></h3><h3>主人家的小儿子二十出头,是个音乐发烧友,经常在房间里配合手机鼓点,捣鼓他的吉他🎸</h3> <h3>临走前和主人来一张欢乐的合影!</h3> <h3>昨晚一夜大雨,今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在格劳买的雨衣派上了用场。</h3> <h3>翻过一整座山,就来到著名的茵莱湖畔。</h3> <h3>茵莱湖为缅甸第二大湖,湖面海拔970多米,三面环山,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根据我们观察 ,茵莱湖欧美客居多 ,中国游客甚少。</h3> <h3>茵莱湖周边的村庄也很值得一逛,一到酒店我们就骑上免费自行车,闲逛起来。热辣的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微风中留下我们轻快的身影。</h3> <h3>纪念一下格劳之行~~~</h3> <h3>晚上回到酒店,大家做了一次徒步分享会。优优说之前给小朋友赠送礼物有一点怜悯赠予的感觉,但之后看到小朋友拿到礼物兴高采烈的样子,以及Tina主动问是否可以给她三岁小女孩留两本绘本,她的心融化了,真正的感觉到为他人所需,是一种幸福,她决定回去写一篇这个主题的作文;小美也主动流畅的分享了5分钟,特别强调当爸爸在快摔倒时还扶住自己,感受到了爸爸的坚强和特别的爱。老父亲听完快感动落泪了,哈哈!</h3> <h3>第二天,我们乘着宛如女孩纤细腰身的小船,来到茵莱湖水上木屋酒店,做返程前的最后修整。湖上美景美不胜收~~~<br></h3> <h3>生活在水乡泽国中的茵达族人,一般是把四根高脚木桩的房屋建在湖畔或岛边的浅水中,形成了一个个水上村落。远远望去,碧水之上村落点点,别有天地。</h3><h3>每家的门前都系有一叶扁舟,一出家门就以船代步。所以,人们从小练就了用脚划船的硬功夫。当地人认为,用脚划船速度快而耐久,并能腾出手来撒网、抛叉,一个人在船上作业,可以行船捕鱼两不误。这个独特的传统划船方法至今仍在普遍采用。</h3> <h3>从水上木屋返程途中,我们找到一个水上邮局,将一张缅甸的明信片寄回中国,也算完成学校交给孩子们的暑假任务</h3> <h3>寄出明信片,邮递员告诉我们两周后才会到达。两周?它将通过水路转向陆路,越过山丘,跨过国界。</h3><h3>缅甸的日色总是慢</h3><h3>车,马 ,邮件都慢</h3><h3>一生只够爱一人~</h3><h3><br></h3> <h3>我是如此的渺小,只想看看世间的美好~~</h3><h3><br></h3><h3><br></h3> <h3>缅甸,再见 !<br></h3><h3>希望还可以再见 ,相约冬季辣椒红遍田野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