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备~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把无铭武士

A落雁弓客服

<h3>1934年 我军在长城脚下的喜峰口之战中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日本同年开始颁布新军刀敕令 恢复传统样式的日本刀型军刀。由于这类军刀的制作成本高昂 往往作为军官自行购买的列装品而自行装备。这样一来 一些收入微薄的军官买不起新做的军刀 会在临行之际拿出家里旧藏的古刀(区别于新作刀)加工改装从而做出简易的军刀样式方便携行。这种情况被后世叫做“古刀从军”。</h3><h3> 这只好品的古刀从军刀依旧保留着士族时期的素雅品味 二尺四寸六分 四分反 是新刀期宽文年间的典型样式 锻造细致缜密 沸出的丁子刃清新自然 整刀刚健质朴 配重合理 虽无铭 但生茎 很好的保留了极鉴定的信息 经推断 可能是新刀小林肥后守国康或是河内守康永一类订做物的影打作品。现存的拵也都是原装 甚至很难得鞘还保留了栗型 装配严丝合缝不摇不晃 铁地鋄金的装具朴素中带着士族的尊贵。</h3><h3> 这只刀虽说配了一支订做的从军皮鞘套 但刀本身并未有任何战斗损伤 我等猜想应是战争末期资源匮乏 临时从后方征集来的军士还没有切身投入战斗很可能日本就无条件宣布战败了 这样这只临时改过的武士刀依旧没有派上用场从而保留到了今天 无论是从抗战胜利的军品角度 还是从曾经峥嵘的武士角度 这只刀都是一只不错的佳品 望诸君共赏。</h3><h3> 这支刀持握手感非常棒,刀装因为年代久远给人一种非常古朴的感觉浓郁,又因为是古刀从军又有了一层特殊的意义在里边,无论是喜欢军刀还是武士刀的朋友都可以接受,万金易得名刃难求!!!</h3><h3>数据:</h3><h3>全长~含鞘全长102厘米</h3><h3>刃长~刃长73.8厘米</h3><h3>元幅~元幅3厘米</h3><h3>先幅~先幅2.45厘米</h3><h3>元重~元重0.7厘米</h3><h3>先重~先重0.55厘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