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7月16日,在进入雨季以来,最为晴朗的一天,心情也是特别激动的一天。在骑友们的相送!鼓励!加油!下我和儿子踏上了多年梦想骑行进藏的征途。</h3> <h3> 在出发前做好了一切吃苦准备的我,并不担心路上的艰辛,最担心的还是没有骑过长途的儿子能否坚持得下来。在亲朋好友的加油鼓劲下,他似乎有了一点点信心,可他怎么会知道一千七百多公里的骑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要吃多少的苦。连哄带骗把十一岁的儿子带上路,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有些茫然起来。</h3> <h3> 丽江-具甸-书松-飞来寺-盐井-芒康-登巴-左贡-帮达-八宿-然乌-波密-排龙-鲁朗-林芝-工布江达-松多-拉萨。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又怕又爱的1692公里将会是我们永恒的记忆!</h3> <h3> 白马雪山-红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业拉山-安久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九座大山!如果你永远待在峪底不去征服它,那你就永远不会感受得到下坡时的那种愉悦!痛快!</h3> <h3> 一路上能遇上各种各样方式进藏的,徒步-拉车-骑行-自驾-机车-磕长头的……有句话叫一生一次318,大家都带着自己的梦想与信仰一路向西。来自全国各地骑友一会儿三五成群,一会儿又各自拉开了距离,这一秒我超过了别人,下一秒又被其他人所超越,相互加油鼓劲!嘘寒问暖!有些骑友高反上气不接下气,还竖起大拇指鼓励其他骑友,甚至有些自驾的游客可能是被我们的壮举所感染、停下车前来合影留念。也许超越,被超,感染,被感染,感动,被感动这就是318的精神魅力所在吧!</h3> <h3> 在经过几天的适应期, 似乎儿子的表现没有我想象那么糟,而是越战越勇了。单曾嘎玛(儿子的小名)“累不累”,“你说呢?有点”,“能不能继续了?″侠(干)"儿子坚决的回答让我无比的欣慰,与其说这是一次艰辛的亲子之旅,不如说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生命伴旅。</h3> <h3>对于这次骑行,有人不解有人称赞,我只能说一句:、遵从自己的内心!一路的汗水和笑声脚下的路会铭记!用轮子丈量出的距离有一种说不出征服感!人生的道路难道不是正也在不断的翻越各种艰险,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努力去拥有属于自己的至高点!加油!</h3> <h3> </h3> <h3> 在河峪的高温下遇上烈日的暴晒、在高海拔的雪山丫口遇上滂沱大雨,在体力透支艰难行进时,遇上通往天堂似的长坡,真正感受到人在大自然中是如此的渺小。其实烈日下能让你遇上一点树阴、一条小溪,暴雨中遇上一个可以避风雨的小工蓬,就能很直接的感受到幸福其实如此简单。饥寒交迫、浑身没劲的到达一个小山村遇上一家小客栈,能吃上一口热饭时,那种强烈的满足感,吞食了物质条件所带来的依赖与习惯。</h3> <h3> </h3> <h3>路边遇上几棵挂满果的树莓,偶然间发现一块结满了野草莓的草地,或突然从路边的草地上窜出几只喜马拉雅旱懒,都能让孩子兴奋不以,在艰辛的旅途中收获到一份上天赐予的美味与快乐!“还有一棵”"这里……这里""哇!"“还有”。几分钟前的疲惫不堪早就忘得一干二净。</h3> <h3> 318、一条神奇的天路,它的险、奇、俊,吸引着众多骑友,踏上这条艰险的道路。如今318在慢慢″消失",目前己有很多天险,和高山正开工建设隧道桥梁。没有了这些艰难的挑战,骑行进藏将会平淡无味,抓紧吧!想要骑行进藏挑战自我的朋友们,一生一次318,可318是不会等你一生的。</h3> <h3> 👍坚起大拇指!是一路看到最多的手势,对于骑行爱好者并不陌生,骑行相册里自然少不了几张坚起拇指的照片,鼓励别人!激励自己!路上遇到熟人陌生人只要坚起拇指一切尽在不言中。</h3> <h3> 漫长的距离,伟大的坚持!两父子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齐心协力,风雨兼程十七天,完成1692公里的骑行,终于在2019年8月1日平安到达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充满希望的旅程,胜过终点的到达!短暂的激动过后满脑浮现的还是旅途中经过的点点滴滴。</h3> <h3> 此次进藏将会是父子俩刻骨铭心的记忆,一起晒过,一起淋过,一起冻过,一起开心过,一起在雪山丫口高歌过……一切的一切希望成为儿子童年,难忘的记忆!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