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云和县,浙江省丽水市下辖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9°21′-119°44′,北纬27°53′-28°9′之间,东邻丽水市莲都区,西倚龙泉市,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接松阳县。县域总面积984平方公里,辖4街道3镇3乡、16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1.37万、常住人口11.39万</h3> <h3>云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以高丘及低、中山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山地、丘陵问陷落成山间盆地,龙泉溪及支流沿岸有宽窄不等的河谷盆地,其中以云和盆地面积最大,约26平方公里,为云和县主要产粮区。云和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多分布在西南部,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h3> <h3>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2] 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在东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设置东西2个关门,东门称“宾炀”(亦名仰京),西门称“阜民”(亦名通福)并建楼各3间。</h3><h3>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两个关门的旧址上建筑了城门,并左右环以墙墉。乾隆四十年(1775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两度重修再建,增设了南北迎薰和拱辰两个城门,改称东门,“宾炀”为青阳门,西门“阜民”为阜安门,各城门上均设置了楼阁,城门间用砖块,卵石构筑了矮墙。至此,云和古城框架基本形成。此后虽经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几次修葺,古城的面貌、规模仍无多大改观,而后城门和大部分城墙也未完好保存下来。</h3> <h3>云和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山水资源独具特色,其中,仙宫湖是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此外,云和还有开心岛景区、坪垟岗畲族文化村、经堂下、石塘峡等多处景点,是度假旅游的不二选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