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白中学40年同学情深

渺渺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今年是我们七九届高中毕业四十年,按照逢十是大事,逢十应大庆的传统,我们参与毕业三十年聚会筹备的一些热心的同学通过微信、电话和小聚等各种方式形成初步共识,一致认为毕业四十年应该庆贺纪念一下。之所以有这样的共识。原因有二:一是现在我们已近花甲之年,如若不组织聚会,可能毕业三十年的聚会就是绝唱;二是如果四十年活动正常,那么再过十年,按照延续和惯性,五十年聚会不是不可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共识,我们便于今年7月初组建联谊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常委有周道贵、王立琴和李安林三人组成,下设四个组:组织组由周道贵、宣春阳等组成,具体负责人员招集;秘书组由张泯刽、张才斌等组成,具体负责方案制定、通知发布、材料组织等相关事宜;会计组由五成勇、张远婷、蒋俊等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登记造册、费用收取等工作;后勤组由祁若信、柏科平、赵云等组成,具体负责现场签到、接待、就餐安排等后勤服务。除四外小组外,我们将同学分成12个片区,设立12名联络人员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分别通知到人。机构虽然成立,但属于无经费、无报酬、无办公场所的“三无”牌,但大家热情和积极性很高,7月初成立机构,7月9日出台四十年聚会方案并同时发布关于中学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的通知,确定了活动时间、地点、出资方式、报名截止日期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7月10日开始,各片区开始分别通知各位同学,为便于联系、推进速度,我们及时将三十年聚会名单在群里予以公布,至7月29日,12个片区基本通知到位,随后我们进行初步统计,确定参加活动人员为170人左右,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各片区又分别进行了一次再确认,结果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初步统计基础上有所减少。人员通知到位后,我们及时碰头,就会场布置、程序拟定、物资准备、会务材料、老师邀请等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到人头,保证了工作繁而不乱。值得一提的是在筹备过程中,会场布置所需的签名墙是祁若信同学无偿赞助;</font><span style="line-height: 1.8;">横幅和摄影摄像由张泯刽同学无偿赞助,</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筹备人员的恪尽职守和义务奉献,才确保了这次活动如期进行。</span><br></h3> <h3><font color="#010101">祁若信同学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font></h3> <br>79届后白中学毕业四十周年<br>-----(曾记否)-----<br><br>虽然我们不是来自五湖四海,<br>但我们来自后白的各个村寨<br>自从79年毕业之后<br>我们匆匆走过四十载<br>虽然三十周年我们己抒情怀<br>但过了这十年情感依然存在<br>今天我们为同学情谊而来<br>不在乎酒菜的好坏<br>就为了对高中时代的深情缅怀!<br><br>曾记否:<br>课桌上不知是谁使的坏<br>中间划了一道线竞成了楚河汉界<br>虽然臂膀相邻<br>但彼此互不理睬<br>那道有形的线<br>却割断了多少无形的爱<br>现在想想真叫呆!<br><br>曾记否:<br>考试时题目做不出来<br>弄个小纸球往前桌一摔<br>要他把写好的试卷举起来<br>他不举<br>就伸手把他的衣服乱拽<br>再不举<br>就用铅笔尖扎他的脑袋!<br><br>曾记否:<br>每天吃的午饭都是我们自带<br>那蒸饭的铝饭盒常常找不到盖<br>二分钱递给打汤的鲁师傅<br>一勺汤里漂着两根可怜兮兮的白菜!<br><br>曾记否:<br>礼堂东侧有平房两排<br>那是我们远路同学的宿舍所在<br>更是我们谈理想增友谊的最好纽带<br>虽然有时吵闹的无法入睡<br>但那就是年轻人特有的状态<br>房屋虽然简陋狭窄<br>尽管床铺上多是破旧的铺盖<br>但不大的空间里充满了欢乐<br>更洒满了爱!<br><br>曾记否:<br>学校里的那口池塘我们曾经锹挖肩抬<br>试验田里的禾苗由我们亲手去栽<br>78年大旱我们挑水灌溉<br>没有草帽就顶着头皮晒<br>虽然汗流浃背<br>但感觉非常愉快!<br><br>曾记否:<br>那时的你情窦初开<br>夜里写好的小纸条准备向她表白<br>由于羞涩害怕第二天把手中的纸条又悄悄地放回了口袋<br>因为错过了这一步<br>终使你至今难以释怀!<br><br>曾记否:<br>学校的操场在院墙之外<br>每个班都要派运动员参加比赛<br>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br>重要的是主席台上吴世花同学的东北普通话<br>如珠落玉盘声声入耳<br>更让周同学久久难以忘怀<br>背着老师同学悄悄地献上了他的爱!<br><br>曾记否:<br>谭老师杨老师朱老师还有老师张龙海<br>他们用慈父慈母般的爱<br>在我们学习上遇到困惑时<br>用他们细心的讲解使我们茅塞顿开<br>更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领略了新的世界<br>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永难忘怀!<br><br>啊!四十年的光阴过的真快<br>当年的帅小伙早已不帅<br>当年的美女己悄然变成外婆奶奶<br>虽然我们回不去学生时代<br>但现在的幼儿园小学校门口相遇己是常态<br>虽然白发己占据了我们大半个脑袋<br>但阳光的心态让我们青春常在<br>虽然我们大都人老色衰<br>但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豪迈<br>虽然我们大多有了第三代<br>但帮助儿女培育下一代我们更显能耐!<br><br>啊!四十年过的真快<br>有人当了老板<br>有人成了阔太<br>有人当了领导<br>有人在菜场卖菜<br>但今天我们都不要见外<br>因为有同学的情谊在<br>更有彼此默默的关爱<br>只要我们身体健康人人健在<br>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br>我们继续欢聚一块!<br><br>二0一九年八月十日:祁若信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在这个火热的季节,我们满怀火热的激情,在这里举行火热的高中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不仅意义深远、倍感亲切,而且会留下难忘的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眼间我们已经高中毕业四十年了,毕业三十年聚会仿佛昨天,今天,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回忆校园趣事,共叙同窗之谊,畅谈人生经历,倾述离别之情,既是莫大的荣幸,也是莫大的缘份。</font></h3>   四十年前,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那样青涩、那样纯真;那种互助、那种包容;那份师生情、那份同窗缘,罄南山之竹书乐无穷,决东海之水流趣不尽。<br>  四十年间,我们历经风雨:高中毕业,大学难入;步入社会,恰逢改革;成家之时,砌房造屋;生子之时,计划生育;培育子女,富贵就读;子女婚嫁,天价房屋;临近退休,还带俩个。尽管命运多舛,我们砥砺前行,尽管都不容易,但我们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先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后代。 &nbsp; &nbsp; &nbsp; &nbsp;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已届退休,岁月沧桑,花褪残红,人生如秋,两鬓如霜。能够举行如此聚会实属不易,我们自应倍感珍惜。试想再过十年,我们都已年近古稀,再行聚会,终有念想,联谊会更难。<br>&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已步入人生的又一转折,明朝思想家吕坤曾说四十以前是个进心……,四十以后是个定心……,六十以后是个退心……。尽管我们有隔日黄花自有香如故的自信,有六十岁年纪三十岁心脏的活力,但毕竟我们已经慢慢变老,要有退下来和放下来的准备。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font></h3> &nbsp; &nbsp; &nbsp; 真的幸福在心境不在环境,今后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就象扬州八怪郑板桥说的那样:<br>&nbsp; &nbsp; &nbsp;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了六旬犹少;<br>&nbsp; &nbsp; &nbsp; 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胜两日,算来百岁已多。<br><br>&nbsp; &nbsp; &nbsp; &nbsp;祝愿我们的恩师和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br>&nbsp; &nbsp; &nbsp; &nbsp;祝愿全体同学家庭幸福,心想事成!<br>&nbsp; &nbsp; &nbsp; &nbsp;祝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二〇一九年八月十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