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深圳出发,一行八人两辆车,驰骋七个多小时,初到井冈山,红色圣地到啦!茨坪镇,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茨坪毛泽东旧居就在这里,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h3> <h3>井冈山地区与湖南交界,出湖南便进入井冈山山区,便感受到浓郁的红色气息。在一个隧道入口处山上安装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草书字牌。高速出口处一个巨大的红色旗帜雕塑,上面写着“井冈山”三个大字,基座上题着“天下第一山”。沿路多有红色火炬等标志性建筑,非常壮观</h3> <h3>井冈山方圆五百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我们去的仅是茨坪附近的景点,若要将井冈山的景点全部游玩,即便是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大致游玩,最低也需要五天。</h3><h3>因此我们在茨坪毛主席旧居前“偶遇”了一位百年前移居井冈山的老乡后代在此做土导游,我们的游览开始了。</h3> <h3>毛主席的茨坪旧居。</h3> <h3>随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响亮口号,我们</h3><h3>参观革命圣地景点,先后参观游览了杜鹃山景区,黄洋界景区及八角楼景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h3> <h3>杜鹃山风景区</h3> <h3>搭乘缆车上到山顶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到达,缆车上可见一座座大山,丰富的植被,千年老树出孙枝,满山遍野翠竹林。</h3> <h3>后面就是旧版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五指峰</h3> <h3>来个大合照!</h3> <h3>我们小学读书时课本里就有一篇课文是《八角楼上的灯光》,讲述了毛主席在油灯下写文章的情景。毛主席在井冈山写了两篇重要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无边的黑暗中,八角楼上的灯光虽然显得那么微弱却一直透射到很远很远。</h3> <h3>2016年小年,习主席来到茅家坪八角楼毛主席曾经办公和居住所在地,接见了当地优秀人物代表,这个地方现在成为了旅游参观圣地!</h3> <h3>八角楼后面的墙上还存有当年红军战士写的几条标语。</h3> <h3>黄洋界,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h3> <h3>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竞险:南部山冈星罗棋布,古称“万箩倒米”;北部峭壁深渊,长满松竹杜鹃;气候四季变幻多端,云雾弥漫,风大、雾多、云奇,故又称“汪洋界”。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那妖娆的迷雾和翻滚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同奔腾的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气象,蔚为奇观,让您不觉是在人间。毛泽东同志曾赋诗曰:“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h3><h3> 景致有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红军挑粮休息处旧址——黄洋界荷树、营房等。</h3><h3>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h3> <h3>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h3> <h3>大井毛泽东旧居位于江西井冈山市大井村中央,旧居前有一棵树,树下有块乌黑的石头,据说是毛泽东当年读书的地方,叫读书石。</h3> <h3>我们在毛主席读书石处留影!</h3> <h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山临水,耸立于挹翠湖旁,与茨坪革命旧址群隔湖相望。该馆始建于1959年,馆名由朱德元帅亲笔手书,建筑古朴庄严,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馆舍建筑面积达3065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这些文物、图片再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h3> <h3>博物馆展览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画作、书法作品、文字展品以外,还有很多实物、模拟当时的机构所驻房屋、人物雕像等。博物馆的内容即便非常丰富,观看展览,灵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h3> <h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门前合影!</h3> <h3>在茨坪毛主席旧居里的毛体书法家!请他作诗赠弟弟弟媳!福到财到运气到!</h3> <h3>井冈山两天之旅圆满结束!去了福地沾沾喜气,把好运带回亲们!祝各家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好运连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