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书法,兼顾笔画和结构很难

水墨车夫

<h3>我们知道初学者在学习书法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h3><h3>由于书法的技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部分,所以初学者的目是在尽快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三个层面所要求的技法水平。</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h5><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h5><h3></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唐 · 杜甫《绝句》</h5><h3><br></h3> <h3>因此,这就造成了初学者的困惑,到底应该如何兼顾这三个层面的学习,达到这三个层面快速的突破呢?</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以忍最高。</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退一步天宽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h5><h5><br></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我认为初学者在学习书法技法这一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有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同时兼顾三个层面,也没有人可以同时做到兼顾两个层面,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是没有办法兼顾很多东西的,如果你可以兼顾其中的两个,甚至是三个,那么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天才。</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h5><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唐 · 虞世南《蝉》</h5><h5><br></h5> <h3>心理学和社会学家发现在人群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在十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是比较卓越、比较成功的,剩下的八个人都是普通的人,如果我们以智商来论断的话,在十个人中,顶多有两个人,他的智商是非常出众的,那么剩下八个人,他的能力和天赋都是一般的水平,不是说有多差,只是在一般的水平而已,而你我都是普通人,都是凡人,所以你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开始就不应该去想怎么样兼顾两个层面,甚至三个层面的问题,这不是你所在能力范围内所要考虑的问题,你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攻克一个层面,如果能够把一个层面完全的掌握,那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奢求同时兼顾两个层面?</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水天一色,梅竹双清</h5><h5><br></h5> <h3>这就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人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所有的成就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打基础,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慢慢积累而成的,想要速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速成的方法,那么世界上全部的人都成书法家了,也不会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是书法家。</h3><h3><br></h3> <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h5></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宋 · 戴复古《山村》</h5><h5><br></h5> <h3>所以把这个问题给说透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往下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个层面的问题给解决好了之后,如何衔接每一个阶段学习的任务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我们以往学习成就存在的前提下,如何对接到下一个阶段的书法学习。</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养气得天寿,静读育德风</h5><h5><br></h5> <h3>我认为要想做到掌握书法技法中的三个层面,那么,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把前一个阶段的内容给完完全全、踏踏实实的掌握,做熟练了,有了基础之后,再去碰下一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都能够有100%的把握,做到高水平,做到熟练。</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h5><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宋 · 王安石《梅》</h5><h5><br></h5> <h3>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比如说我们去盖一栋房子,那么首先我们要把这栋房子的地基给打好,然后才能在上面垒砖块,在上面盖围墙,然后慢慢地架大梁等等,放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开窗户,然后砌墙,粉刷,装修等等。</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厚德载物</h5><h5><br></h5> <h3>但如果一开始你的地基就没有打好,那么后面你就是装修的再豪华,谁敢进去住呢?</h3><h3><br></h3>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宋 · 苏轼《题西林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h3>所以,在你该打地基的阶段,就不要老是想着怎么样去装修你的房子,怎么样去布置你的家具,不要想这些问题,打地基就好好的打地基,做基础就好好的做基础,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笔划的学习,结构的学习,章法的学习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学习笔画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学习笔画的技巧,不要想着结构怎么样去处理学习结构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怎么样去处理一幅作品中的章法。</h3><h3><br></h3>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h3>学习笔画的时候想着结构,学习结构的时候,想着笔画和章法,学习章法的时候又开始担心结构和笔画,那这样的话,你只会累死你自己。</h3><h3><br></h3>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天地为家休嫌居室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乾坤作志堪称胸怀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h3>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佛学故事,很能够反映这方面的问题,佛家有三句非常著名的话,也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ext-align: center;">  烟波不动影沉</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ext-align: center;">沉,碧色全无翠色深。</span></h5><h3></h3><h3><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ext-align: center;"></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ext-align: center;">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ext-align: center;">镜中心。</span></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 ">——唐·雍陶《题君山》</h5><h5><br></h5> <h3>有一天,有一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讲了这三个话,讲了这三种境界,小和尚非常不解的问他的师父,最后那个阶段,为什么又回到了起始的阶段。老和尚告诉他,实际上第三个阶段并不是像第一个阶段那样,这三个阶段,就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开始出生生的时候是非常幼稚的,看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也不会歪曲和变形,天真无邪。但是人到了中年,经历了一定的社会洗礼,开始慢慢的要说一些违心的话,做着一些违心的事,甚至为了生存,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东西,这个阶段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么等到老年的阶段,修炼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想着世间纷繁复杂的东西,不会为欲望所动,看什就是什么,做什么就专心的做什么,不会想其他的事情,砍柴就是砍柴,跳水就是跳水,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唐·王驾《社日》</h5><p style="text-align: right;"></h3> <h3>这和小时候的状态虽然有很相似的地方,但是人在这个阶段已经积累了小时候不具有的眼界、知识、学识和涵养,这个时候看东西更加纯粹,也更能够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物,更能够深入研究,</h3><h3><br></h3> <h5>平心尝世味,冷眼看人生。交不可滥须知良莠难辨,酒莫过量谨防乐极生悲。</h5><h5><br></h5> <h3>所以,我们学习书法也是这样,不要老是想着兼顾每一个方面,把每一个方面都做好了,也就成功了。</h3><h3><br></h3>